风险管理护理在急诊剖宫产手术35例中的应用
2015-05-30陈爱春
陈爱春
【摘要】目的:分析风险管理护理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急诊剖宫产手术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产妇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可显著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急诊;剖宫产手术;风险管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9-0135-01
剖宫产术是临床处理多胎妊娠、妊高症先兆子痫、胎位异常、巨大儿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等多种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急诊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会因自身的病情而出现严重的恐惧、焦虑、紧张、对手术环境异常敏感等情况,加大了剖宫产手术风险[1]。为寻求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有效护理方式,笔者选取70例急诊剖宫产产妇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剖宫产手术产妇7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最大年龄40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27.4±2.4)岁;平均孕周(38.9±1.9)周;初产妇23例,经产妇12例。对照组最大年龄39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27.1±2.6)岁;平均孕周(39.1±2.0)周;初产妇25例,经产妇10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产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常规基础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风险管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在急诊科护理中成立急诊剖宫产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由3~5名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为组员,详细分析急诊剖宫产产妇潜在的护理风险,并将其汇总成册;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及考核工作,增加风险意识,提高处理风险事件的能力。②制定完善的护理流程及制度。护理风险管理小组需结合科室情况,制定科学的护理制度及护理流程,主要包括风险评估、接诊、风险告知、术前准备、术后转送及交接、护理配合、新生儿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内容。③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对每位急诊剖宫产產妇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并加强防范。④加强服务意识。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水平,掌握专业的急救护理知识,提高其服务意识,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感染、管道连接错误、用药错误、意外跌倒、坠床等。并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析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护理、交流沟通、服务态度、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专项护理等内容,满分为100分,得分大于等于80分为满意,低于80分不满意,共满意与不满意两项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在医院各项手术治疗中,剖宫产手术风险最高,其与母婴围生结局及整个家庭都有直接关系,因此对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急诊剖宫产手术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在急诊剖宫产术中应用风险管理,加强风险因素分析,并规范护理制度,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手术室属于高风险科室,具有工作节奏快、患者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患者易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羊水栓塞等意外情况,因此医护人员需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密切观察产妇体征变化情况,准确评估护理风险,及时应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危急事件[2]。护士长要合理安排护士的工作时间,采取弹性排班制度,提高工作质量,降低差错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
综上所述,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加强护理风险分析,并规范护理制度,可有效减少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满意率,改善医院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菊.探讨剖宫产手术护理中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4,37(5):529-531.
[2]刘辉,闫秋菊,杨婷.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2):101-103.
(收稿日期:201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