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幸福的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2015-05-30李宏
李宏
【摘 要】本期请各位欣赏获得2006年亚广联大奖的儿童节目《幸福之声》。幸福之声是一个专门为盲童播出的儿童栏目的名称,每天早晨在伊朗国家广播电台播出。本文从主持人的主持技巧、角色定位、尊重儿童、把握儿童心理等方面赏析这个节目的成功之处,探讨优秀儿童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广播 盲童 直播现场 想象 感受力 幸福人生
【中图分类号】G229 【文献标识码】A
欢乐、纯真、透明、美好,这是我第一次听《幸福之声》的印象。尽管没有英语同声翻译,手中也没有英语译稿,但这个节目用自然、真诚的声音,让现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都听懂了节目中传递的美好。
营造外婆家一样温馨自在的直播现场
如果不是听到主持人阿兹拉·瓦西里(Azra Vakili)女士应阿里的要求去打开播音室的窗户,如果不是这一老一小两位主持人清晰地数着阿里从窗户走到播音台的距离:“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五、六”,你根本感觉不到《幸福之声》正在播出的事发生在播音室。孩子们是那样的开心,真实地表达、尽情地游戏,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就像在最疼爱自己的外婆家。把直播间的氛围营造得像外婆家的客厅一样温馨,这是节目主持人瓦西里女士最成功的一点。
瓦西里女士主持的《幸福之声》每天早晨在伊朗国家广播电台播出。2005年,因为考虑到盲童对声音的依赖,已经做了30多年儿童节目的瓦西里女士,专门设计了一档为盲童播出的广播节目,当然,瓦西里女士也希望双眼明亮的孩子能够一起来听。
做儿童节目本来就很困难,因为孩子们更喜欢看电视。如何吸引孩子(特别是健康的孩子)收听广播,一直是瓦西里女士考虑的问题。瓦西里女士本人就是一个外婆,慈祥、和蔼,她的声音温暖、温柔,无论是真实的形象还是声音形象,都散发着美好的亲和力。她请盲童到电台的录音间,给他们听不同的声音,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让孩子们好像在外婆家一样放松。孩子们在这样的直播间里开心地游戏,快乐了他们自己,更吸引了收音机前的盲童,也引起了健康孩子的好奇和思考: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我可以和他们一起去玩吗?后来,《幸福之声》栏目的直播间真的出现了许多双眼明亮的孩子,他们和盲童一起游戏、一起做节目,获奖的这期节目就是这样的。2009年我去伊朗电台参加“伊朗国际广播节”时发现,瓦西里女士真的是伊朗全国大人孩子都非常喜爱的 “外婆”,她得到了一位儿童节目主持人所能够拥有的最高荣誉。听说我要去瓦西里女士的家采访,担任翻译的先生问:“我女朋友也想一起去,可以吗?她是瓦西里女士粉丝,从小听她的节目长大,并且因为她选择做小学老师,因为这样就可以一直和小朋友一起听她的节目。”
像尊重成年人一样尊重孩子
如果说营造像外婆家一样温馨美好的直播现场是主持人瓦西里女士的职业技巧,那么,真正让孩子在话筒前表现得自如、自信的秘诀是瓦西里女士对孩子的尊重,那种发自心底的、像尊重成年人一样的对孩子的尊重,完全平等,没有一点大人“哄孩子”的感觉。这种尊重给了孩子完全的自信、完整的自由表达空间。
这里还想特别强调的是,瓦西里女士对待盲童就像对待健康孩子一样,没有一点同情、怜悯,一样的喜爱、一样的肯定、一样的全部接纳。听节目的过程中,你根本听不出她是在和盲童对话。这种平等,更能给予盲童尊严,更能增加盲童的信心,激发他们的潜能。这一点,是儿童节目主持人非常重要的素质,可以说是评价其职业水准高下的关键要素。
孩子是主角 主持人是绿叶
听过、看过许多国内的儿童节目,发现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某些主持人在节目中更关注的是自己,更多展示的是自己的形象,比如自己如何有爱心、如何博学,如何才高八斗、文武双全……孩子在节目中成了主持人表现自己的道具。还有另一个误区是:主持人特别关注、着重表现的是节目的主题思想,孩子成了主持人手中的棋子,成了主持人为达到传播目的的工具。而听了《幸福之声》这期获奖节目,你会发现,它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主持人明白自身的定位和节目的终极目的。瓦西里女士在节目中把孩子放在主角的位置,而自己是配角,孩子是红花,她自己是绿叶,她的存在是为了展示孩子、调动孩子、吸引孩子、引导孩子,最终达到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获得知识、获得幸福感的目的。
给孩子创造想象的空间 埋下再探索的种子
知识性是儿童节目共有的特点。这期获奖节目试图让盲童了解天气是什么样的,回答“天气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这个问题。主持人巧妙地以小主持人盲童阿里“打开窗户”这个细节切入,然后用吹气球这个游戏让盲童感受空气,进而顺应小主持人阿里的思路,扩展到让孩子了解声音的由来,最后让孩子在自己制造的“噪音”(吹口哨的声音)中结束。从头到尾,主持人始终没有正面回答盲童的问题,没有给一个确定的答案,没有给天气、空气、声音等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只是让盲童感受春风的温暖,感受吹气球的快乐,体验气球爆破的刺激,体会制造声音的过程。这是一种智慧选择:让孩子从中获得一定的知识,不用已有的概念去局限孩子,而是留给孩子广阔的想象空间,并在孩子心里埋下进一步深入探求的愿望和线索。
节目中还有一个细节:主持人瓦西里女士问孩子们“气球里是什么?”盲童阿里回答是“天气”,视力正常的潘蒂回答是“空气”。主持人瓦西里并不去纠正阿里,只是肯定地接过潘蒂的话,接着再问,“空气是怎么进去的呢?”这个细节体现了主持人对儿童心理的把握,特别是主持人对儿童自尊心、未知欲的保护。遇见这种情况,大人完全可以忽略。你忽略了,孩子会自然地调整自己跟上你,并对你所说的内容保持浓郁的兴趣,还会因此对你所提的问题再进一步地思考。但如果你当着大家的面强调地指出孩子“错了”,孩子会产生一种受挫感,反而会跟不上你的思路,还会对你所讲的内容失去兴趣。
培养孩子感受幸福的能力比给孩子知识更重要
这是《幸福之声》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也是这个节目听起来简单明快却依然显示出深刻性的原因。盲童主要通过声音获取知识,《幸福之声》也是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而开设的。但知识只是幸福生活的营养品,并不是幸福生活的必需品。让盲童(天生残疾的孩子)一辈子生活在幸福之中,最关键的是培养他们感知幸福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平和、喜乐的生命观,排除生理缺陷可能导致的阴影。主持人在节目的进程中,通过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元素,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们传递这样的观念,让孩子去发现平常生活中的美好,发现残缺生命的独特美。比如让阿里的妈妈讲阿里帮助她找到掉在地上的钮扣的故事,就是想告诉盲童:尽管眼睛看不见,但他们却有视力正常的人所没有的灵敏听觉和触觉,凭着这样的能力,他们能做和正常人一样的事,甚至比正常人做得还要出色。
出于这样的理念,主持人瓦西里女士自己写诗、写歌,也邀请诗人、文学家为盲童写诗,还鼓励收音机前的盲童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写下(或者说出)自己的感悟,并把这些童真的语言改成诗、请作曲家谱成曲,让孩子们演唱,穿插在直播节目中播出。比如:这期获奖节目中的《风儿的旋律》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树叶在亲我的指尖,
听见小鸟在树上对唱的歌声了吗?
世界上还有好多美妙的音乐,
就像鸟鸣声一样好听!
我是个幸福聪明的孩子,
我的耳朵可以听到这个世界所有的声音;
我爱诗,我喜欢闻花儿的香味,
我的指尖有魔力,
我用我的指尖感知这个世界,
感谢真主我聪明又幸福!
这些诗文、歌曲增加了节目的声音元素,活跃了节目,更重要的是,有效地传递了节目的主旨,培养了孩子感受快乐、感受美好、感受幸福的能力。
听《幸福之声》,一开始是感受到欢乐,后来是体会到美好。听完节目,我满脸是“含泪的微笑”,我被节目中的盲童所感动,更被主持人感动。我赞赏她的职业素养、职业技巧,更敬佩她的职业目标: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收音机前的每一个孩子(特别是残疾的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
(作者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学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