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应急报道水平 实现广播媒体突围
2015-05-30张根清杨博
张根清 杨博
【摘 要】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发生爆炸事故,各媒体报道情况差异显著。从未来发展来看,广播媒体除应加强自身报道外,更应该融合其他媒体优势,整合媒体渠道资源,拓宽传播渠道,扩大广播影响力。做好应急预案,用媒介融合的思维做最强应急报道是广播媒体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央广高速广播 应急报道 天津滨海爆炸 媒介融合 广播媒体突围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各媒体的报道不仅是对事件本身的信息传播,也成为媒体之间展现实力和相互竞争的一场较量。在报道中,广播、电视、网络、纸媒均有所发力,各有表现。但从外界关注来看,各媒体属性所造成的差异十分明显,广播在其中有较好表现,但也存在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媒体表现,做以下分析。
一、各媒体(除广播外)在天津滨海爆炸事件中的应急表现
天津滨海爆炸事件发生之后,各媒体都迅速关注,但媒体差异较之以往却有了很大变化。
(一)网站
以往的门户网站多为报道首发地,但本次事件发生后,网站速度稍显滞后,主要报道集中于微博、微信。但随后不久,整合各种信息的报道通过门户网站发出,各大网站的报道量、信息量都有较好表现。整合、梳理、汇总信息,成为门户网站的一大特色。
(二)微博、微信
天津滨海爆炸事件报道中,“微博+微信”的时代特征较为明显。爆炸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当地网民就爆料:“8月12日晚23点30分左右天津塘沽区发生大爆炸,一声巨响很多人以为地震都跑下去了。”还通过智能手机记录下当时情形,通过微博、微信上传现场照片、视频,包括天空出现蘑菇云、火光冲天、火球飞落、窗户被震碎、汽车被烧毁、受伤市民跑到街上等情况,这些内容瞬间刷爆微博及微信朋友圈。此时,大多数媒体都无法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微博、微信在第一现场发布的“社会记者”功能凸显。但是,“边帮忙,边捣乱”的情况也同时存在,在爆炸发生的24小时内,网上正能量充沛,除了事件进展外,“世界上最帅的逆行”“我若回不来,我爸就是你爸,你记得给我妈上坟”等内容在微博上疯传,并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但随着救援者牺牲人数的攀升、信息披露的滞后,新媒体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充分暴露,谣言四散,在短时间内干扰了受众对事件的认识。尤其微信朋友圈具有相对封闭性,所以自净能力较低。《中国青年报》8月15日报道了《传播涉天津港爆炸事故谣言,逾300微博微信账号被查处》,其中甚至包括《郑州晚报》微信官方账号。很快,各媒体记者到达现场后,由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微信发出的新闻迅速占据了报道中的绝大篇幅,成为微博、微信上信息来源的主流。看似新媒体微博、微信发力,实则背后是传统媒体人和媒体机构的身影。
(三)报纸
由于印刷制作等技术原因,纸媒通常无法第一时间发出声音。但是,大多数纸媒在此次事件中表现不俗,甚至极为抢眼。以《新京报》为例,8月12日23时30分事件发生,13日凌晨4点,已有《新京报》多位文字及摄影记者到达爆炸点核心区,当天发出原创新闻92条。由于受技术条件限制,这些报道首先通过《新京报》官方微博、微信发出。随后不久,《新京报》新媒体“动新闻”还制作了三维动画,用视频的方式报道新闻。在传统报纸方面,仅仅几个小时,《新京报》紧急调整版面,做出两版报道,13日早晨按时出刊。天津当地很多纸媒,如《天津日报》《每日新报》也在13日早报中有所报道,反应迅速。这几个小时的调整、采访、出刊背后的不易可想而知。而在事件发展后期,很多深度报道都是报纸发出的,报人的执著、专业精神无疑是非常突出的。
(四)电视
电视的报道状态和报纸相似,最初多以各自官方的新媒体账号抢速度,随后开始了更加专业化的电视报道。记者到达现场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兼顾。在各大网站、微博、微信中,电视媒体所拍摄的视频内容、整合的图文内容都受到了受众的极高关注。而就视频节目本身,视频的专业化、权威性无疑是电视媒体的独门利器。
总体来说,各种媒体依然存在着优势和劣势,不再是所有形式的新媒体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却依然存在新媒体传播假消息的可能性;传统媒体虽然受到技术条件的约束,却也能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声,为自己赢得一分机会,但稍不留意,也会成为假消息传播的帮凶。在应对突发事件的问题上,新旧媒体本来泾渭分明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清,这恰恰证明了媒介融合的大潮已然形成。
二、广播在天津滨海爆炸事件应急报道中的优劣势分析——以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为例
就目前情况看,大多数广播媒体追求小而专,走类型化广播之路。除一些新闻广播频率人数稍多外,大多数广播频率工作人员数量在30到50人,一些小型广播全频率仅10人左右,在新闻报道能力上较弱。尤其大型新闻报道,人力投入量大、人员专业化程度要求高,这些广播媒体往往选择了“整合报道”,或者播出电视信号。因此,以往传媒学界教科书中所提到的广播对新闻的报道速度快、容易对突发情况进行直播和插播,在现实中有时并不能实现。或者即便报道了,因为媒体局限,外人并不知晓,网络上更是鲜有二次传播和影响力的扩散。
特别是此次天津滨海爆炸事发深夜,很多广播媒体在零点后停机,或者播放录播节目、专题节目,留守人员少,不具备直播能力。为了避免以上这些不足的情况出现,打造中央级广播媒体专业形象,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在天津滨海爆炸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即启动应急预案、调拨人力,不但发挥了广播媒体的即时性和灵活性优势,还结合新媒体的渠道发布信息,在报道中显出了一些优势。
(一)全时直播
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实行24小时直播制,在夜间0点到6点也能保证同时有两名主持人直播节目,导播间有一位导播、一位实习主持人、一位主任值班。8月12日晚23点30分左右爆炸发生,13日0点25分,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即播出了第一条口播新闻。凌晨1点整,频率停止了所有常态节目,开始了《天津滨海爆炸事件特别直播》,搜集整理各方信息进行报道,成为第一家播报、第一家开启特别直播的广播媒体,甚至在其他众多媒体中,这样的直播报道也是比较早的。整个特别直播报道持续20小时。
(二)灵活调度
为随时应对突发事件发生,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频率规定所有人员24小时手机开机待命;为了支持此次报道,除原有值班人员外,由频率执行总监整体协调,并紧急增加两位编辑开展工作,做背景支持;凌晨1点50分派出的第一批两位记者于4点35分到达现场,这也是全国第一批到达核心现场的记者;早上8点第二批两位记者到达现场;下午17点第三批两位记者到达现场。至此,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共有六位记者在爆炸事故现场,加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天津站的记者,前方有近十位记者不断发回报道。在报道进行中,及时通过微信组成报道联络群,前方后方保持随时沟通,前方发回最新内容,后方给予相应支持,灵活调度所有人员、所有节目。在13日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中,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记者最先到达会场,占据了会场最有利位置,并通过多部手机连线,创造性地全程音频直播了首场新闻发布会。带有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标识(LOGO)的话筒也占据了最核心位置,通过其他媒体的图片、视频扩大了传播。
(三)开放平台
在报道的同时,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打开平台,分别与现场目击者、现场救援人员、天津本地媒体人沟通,持续通过广播发出来自现场的声音。而后台编辑也不断和救援专家、医疗专家联系,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整个报道过程中,除了连线自家记者外,还多次连线天津当地广播人、当地报纸记者、现场电视记者、现场目击者、现场救援人员、各方面专家、评论员,借助外界力量充实、丰富了报道内容,使整个报道更加多元化。
(四)新媒体传播
借助新媒体的技术手段,及时快速地发布消息,这种媒介融合、兼容并蓄的传播方式已经被很多传统媒体认可并采用。不过从以往经验看,即便广播媒体对很多突发事件的报道水平较好,但在新媒体呈现时,往往表现不佳。因为声音本身的复制转发属性不强,网络属性不高。所以突发事件发生后,网络中大多看到报纸和电视的图文、视频报道,而极少见到网络中热议某广播的音频报道。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在天津爆炸现场使用自拍杆连接手机,用手机发回视频报道可以看出,手机的视频防抖功能已经显著提高,电视新闻报道中过去的“重装备、大投入”,已经向“轻装备,重内容、重观点、重传播”的模式转变,视频也已经不再是电视的独门绝技。此次报道中《新京报》“动新闻”所做的爆炸事件视频报道丝毫不弱于部分电视媒体。因此,事件发生后,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立刻调动新媒体组编辑团队,以最快速度配合节目、支持节目,并不断更新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今日头条》订阅号。
微博。8月13日1点06分发出第一条官方微博,随后开始持续更新最新消息。8月13日~14日,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官方微博共发布相关内容65条,其中13日40条,14日25条。同时,频率官方微博及时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官方微博、中国之声官方微博、国家应急广播官方微博互动。8月13日2点45分,中国之声官方微博告知粉丝,可以通过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收听最新消息,该微博被迅速转发关注,很多中国之声的粉丝通过微博了解到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对该事件的报道情况。
微信。8月13日~14日,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官方微信公众号启动特别策划,推送天津爆炸事件专题,并实时跟进。在时间上,专题组合推送先于《人民日报》、中国之声的微信公众号。“救援天气”是在权威气象发布基础上的整合信息和原创分析,先于中国气象局发布。相关文章通过微信朋友圈迅速传播,还有部分内容被其他媒体未加标注来源直接发出。13日12点,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官方微信公众号制作祈福天津H5页面传播,页面点击量超139万。
《今日头条》订阅号。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同步在《今日头条》订阅号中不断发布最新消息,利用《今日头条》进行图文传播,最多一条推荐文章推荐量超过11万,阅读量超9万。在全国所有广播媒体的《今日头条》订阅号中,被推荐和被关注数据是最高的。
网站。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同步在央广网、央广官方贴吧、频率官方贴吧中随时发布信息。多条图文报道得以快速扩散传播,并且被各大门户网站抓取。
通过以上方式,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实现了广播新闻的多元传播,扩大了受众对新闻的了解,同时拓宽了广播媒体的新闻传播途径。
三、提升应急报道水平 实现广播媒体突围
对比其他媒体,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虽然在此次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略有成绩,但是还应进一步提高应急报道水平,根据广播媒介的特性扬长避短。
(一)应急报道规范化
在此次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尽管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相关报道较为有序,但仍需将每次处理不同突发事件的经历和经验进行总结,将其加入到应急报道操作手册中;还应规范新闻发布渠道、发布方式、汇报制度、应急级别、应急主持人、应急记者、应急导播、应急编辑梯队,以及片头、音乐,还有新媒体报道渠道、方式等相关细节;更要明确不同突发事件的报道方向、采访方向,不同专家的储备和联络方式等,制定专项应急方式。
(二)应急平台开放化
突发事件发生时,媒体要及时核实消息的真实性,但又不能限于自家媒体记者。事实上,记者立刻到场是很难实现的,尤其是大多数广播媒体自身人员较少。在记者缺乏的情况下,则需要敞开胸怀,做好平台。国家级应急广播媒体更应该敞开胸怀,用平台化的思维制作节目。好在广播的优势也在于其设备轻便、参与度高,比如在此次突发事件报道中,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就利用这种优势与多位其他媒体记者、现场目击者、知情者连线,做全方位报道。但这些连线还是略显仓促,如果能在平时整理积累更多的各地媒体资源,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那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可以形成信息互补的联盟,配合作战的力量总会高于孤军奋战。这样,应急报道就会更专业、更高效、更准确、更可靠。
(三)应急报道多渠道化
各种报道中,广播媒体扩散能力有限,而这种有限本质上并非“广播媒体”所限,而是“广播人”所限。大家习惯了强化声音,忽略了多媒体传播,忘记了广播媒体也可以发布图文信息、制作视频内容发布,更有某些广播人思维还不够开放。殊不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媒体的大潮已然到来,广播人应该与之和谐共生,将之为我所用。同样是媒体,某些优秀的传媒公司借助新媒体运作推广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了优质的内容,还要有配套的推广手段打造品牌,形成内容与渠道的良性循环,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受众。
在近半年中,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除了强化自身广播内容外,积极布局其他渠道,在音频方面,和蜻蜓.fm、喜马拉雅FM、企鹅FM、优听FM、多家车联网硬件公司都已经或者正在签署合作协议,通过移动音频媒体传播音频。在图文方面,专门设立新媒体组,开设并且升级了微信服务号、微信订阅号、官方微博,开通了《今日头条》官方订阅号,并且从机制上让新媒体组和母体脱离,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方式制作新媒体产品。同时,与央广网保持内部密切合作,及时将新闻通过网站进行二次传播。此次突发事件报道中,在网络上可以看到的广播媒体图文新闻报道,很多都来自中国之声、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而这些内容大多是由专人沟通、发布,或是通过央广网进行图文传播。在此次突发事件报道中,除了固有的音频渠道外,其他图文渠道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甚至不仅仅限于自身平台,当其他一些媒体了解到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记者在现场并希望进行连线报道时,频率没有选择占据所谓的独家资源,而是允许记者通过连线积极向其他媒体提供报道内容。这样不仅帮助了其他兄弟媒体,还通过其他媒体宣传了自身频率,可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当然在反思中,我们发现目前所拥有的渠道还远远不够,如果能够进一步与各种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甚至广播、电视机构合作,联合报道或许会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四)应急人员专业化
在媒体报道中,现场记者、后方编辑的专业化水平一直是一个难题。不专业,往往导致报道缺乏深度,甚至闹出笑话。在近半年中,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一直努力提升频率人员应急专业化程度。
在设备方面,办公室常年储备应急采访包,保证基础的突发事件采访需求。并且逐步增强对员工的培训,让更多员工了解多种设备的使用方法。近期还将增加摄影、摄像方面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综合报道素质。
在体能、技术方面,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几乎每月都与消防部门、拓展部门、应急部门联合组织拓展训练,分批让记者、主持人亲身体验,提升应急报道的体能状况。近期还与相关部门合作,分批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频率已经有四分之一人员参加了心脏复苏技术培训,并取得了专业证书。此类培训将逐步覆盖全频率所有工作人员。
在知识储备方面,频率在招聘之初就注意人员知识水平配置,如频率中有2名成员曾在中央气象台工作,对气象有深度了解;有12名成员具有电视工作背景,在视频制作方面有知识和能力储备;频率每周邀请相关救援专家做客节目,通过专题节目向听众介绍应急救援知识,也让频率成员自身了解应急救援;每一周或两周邀请一位专家对全员进行培训,学习新闻报道等技术技巧。
从此次突发事件报道中发现,这些日常的储备和训练对应急报道是有积极作用的,能够为应急报道提供无形的帮助。
四、结语
观察此次突发事件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等广播媒体都有不俗的表现,但广播应急报道的未来不仅仅在于突发事件报道的播发速度,更在于专业化、多渠道化、跨平台化、互联网化。在“互联网+”思维的引领下,敞开胸怀,做好内容,做全内容,形成广播记者全媒体化,做优质声音报道、优质图文报道、优质视频报道,进一步提升广播的影响力,形成以广播为核心的媒体集群,或许将成为广播应急报道新的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
(本文编辑:莫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