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涉藏文化产品对外传播的路径分析及建议
2015-05-30古俊伟
古俊伟
涉藏文化产品的对外传播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对外传播的重要领域。《纽约时报》评论版(Review Desk)是该报向西方受众推荐书籍、电影、表演和展览的重要窗口,由其推荐的文化产品受到社会公众关注的几率会大为增加。本文通过分析1979-2014年《纽约时报》涉藏评论的历时性变化和所推荐文化产品的来源构成,提出了中国涉藏文化产品对外传播的路径。
1979-2014年《纽约时报》共刊登涉藏评论137篇,介绍涉藏文化产品120部。其中,书评37篇,介绍图书33部;影评40篇,介绍电影33部;表演评论30篇,介绍表演27场;展览评论30篇,介绍展览27场。1997-1999年是涉藏评论的高峰期,此间《纽约时报》推荐了影视片10部,涉藏图书6部、涉藏表演6场、涉藏展览5场。从总体上看,在进入21世纪后,《纽约时报》涉藏评论的数量呈现下降趋势,表演评论明显减少,书评出现了下滑;影视评论和展览评论较为稳定。2009年-2014年,《纽约时报》刊登涉藏影视评论8篇,展览评论7篇,表演评论2篇,书评2篇,继续保持了本世纪初以来的趋势。由此可见,文化产品的发展有其本身的特点,和政治层面上“西藏问题”发展并不完全同步。
中国涉藏文化产品在境外的传播情况
1979-2014年《纽约时报》介绍了120部涉藏文化产品:美国61部,境外藏人32部,欧洲13部,中国12部,其他来源2部。可见,在涉藏文化产品领域,美国具有最大的话语权,达赖等境外藏人也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而中国的话语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纽约时报》推荐了涉藏图书共33部:美国17部,境外藏人6部,欧洲5部,中国4部,其他来源1部。来自中国的4部图书如下:1981年画册《西藏》,该画册的照片由中国摄影师拍摄,文字由7位藏族人负责完成;1982年科普读物《世界屋脊》,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领域的学者编写;2002年小说《尘埃落定》的英译版《红罂粟》(Red Poppies),由藏族作家阿来创作;2005年小说《天葬》,由旅居英国的华裔女作家欣然创作。这些产品出现在1980年代初和21世纪后,没有反映中国政府关于“西藏问题”的观点,也没有反映中国西藏的社会现实。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末是西方“西藏问题”话语形成的关键期,在此期间《纽约时报》没有介绍来自中国的图书。
《纽约时报》评论版共介绍了涉藏影视片33部:美国20部,欧洲5部,境外藏人4部,中国4部。《纽约时报》推荐了4部中国产影片均与意识形态无关,包括故事片《盗马贼》(1988)、《可可西里》(2006)、《转山》(2012)和纪录片《珍贵的虫草》(2014)。这些影片展现了中国藏区的风光和社会生活的某一个侧面,但没有反映中国政府在“西藏问题”上的观点。
《纽约时报》评论版共介绍了27场表演:境外藏人18场,美国7场,中国仅有2场。1989年“西藏之家”的成立标志着境外藏人演出定期化和综合化。《纽约时报》推荐的涉藏表演一方面将境外藏人提升为藏族传统文化的代表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纯粹的藏族艺术表演越来越难以在美国获得市场,藏族传统艺术表演越来越依附于其他现代流行艺术表演,西化进程明显。1987年《纽约时报》介绍了来自拉萨的一家歌舞团的赴美演出,主办方是美国的亚洲协会。1996年,《纽约时报》介绍了中国歌手朱哲琴(英文名Dadawa)的专辑《阿姐鼓》(Sister Drum)。
《纽约时报》推荐了涉藏展览27场:美国18场,境外藏人组织4场,欧洲3场,中国仅2场。从展览的内容上看,16场以藏族的传统艺术品和文物为主,满足了西方人关于古老西藏的想象;3场具有现代气息的涉藏画展出现在2010年之后,展现了西藏艺术的现代转型;8场摄影展中,反映旧西藏的摄影展2场,反映现当代西藏的6场摄影展大多和西藏的自然风光或传统文化相关。克莱尔·哈里斯(Clare Harris)在《收藏世界屋脊的博物馆》一书中认为,西方将西藏转变为博物馆中展品的做法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纽约时报》推荐的涉藏展览在很大程度上将西藏凝固在了西方人关于西藏过去的想象之中。
中国涉藏文化产品对外传播的路径建议
《纽约时报》在推荐涉藏文化产品时具有明确的选择性,有意识地维护了美国的西藏话语权,维持了美国主流社会关于西藏的想象。为此,中国在涉藏文化产品对外传播中有两项方面的任务需要完成:一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境内藏族是藏族文化的代表;二是向西方说明现代的西藏,将西藏从西方人关于西藏过去的想象中解放出来。
第一,以涉藏影视片和展览作为涉藏文化产品对外传播的突破口。首先,涉藏影视片和展览已经成为国际上涉藏文化产品的两个最重要类型。进入21世纪后,《纽约时报》涉藏评论推荐的涉藏表演和图书的数量出现了明显下降,但该报推荐的涉藏影视片和展览的数量维持了稳定。其次,西方受众对于现代西藏的兴趣开始升温,而涉藏影视片和展览正是反映现代西藏现实的重要形式。进入21世纪后,《纽约时报》推荐的涉藏影视片大多数以现代境内外藏人社会为背景。这一时期《纽约时报》推荐的涉藏展览中,已经出现了具有现代气息的涉藏画展和摄影展。最后,中国在涉藏纪录片和展览领域的对外传播亟待加强。进入21世纪后,《纽约时报》推荐的4部涉藏故事片中,有2部来自中国。但该报推荐的14部纪录片中,中国拍摄的仅有《珍贵的虫草》。这一时期《纽约时报》推荐的15场涉藏展览中,来自中国的仅有葛加林的个人摄影展《西藏面容》。
第二,帮助藏族艺术家走出国门。为了改变境外藏人代表藏族文化的局面,中国需要帮助国内藏族艺术家走出国门。《纽约时报》评论版推荐中国涉藏文化产品的一个标准是这些产品来自中国藏族。在《纽约时报》推荐的4部中国版图书中,就有藏族作家阿来的小说《红罂粟》,该小说2000年获得中国茅盾文学奖,讲述了解放前夕西藏部落的故事,呈现了一个西方知之甚少的残暴的、封建的、战乱的西藏。纪录片《珍贵的虫草》的导演是藏族人多吉次仁才让(Dorje Tsering Chenaktsang)。在《纽约时报》推荐的两场来自中国的表演艺术中,就包括一场“藏戏:来自拉萨的音乐与舞蹈”在纽约的表演。当代的中国西藏的艺术家正在迅速地成长,他们享有较大的艺术自由,而经济增长和交通通讯的发展为这些藏族艺术家走向世界提供了便利。长期以来,中国藏族艺术家的产品由于不符合西方对于西藏文化的刻板认识而没有被西方美术馆接受的情况确有存在,但2010年之后这一情况得到了改观,反映传统西藏艺术现代性转型的展览已经在美国出现。中国在鼓励藏族艺术家走出国门时,一方面要注重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向西方展现原汁原味的藏族艺术;另一方面也要展示藏族艺术家对现代艺术的追求。
第三,走出国门的涉藏文化产品要淡化政治色彩。首先,淡化政治色彩的涉藏文化产品容易被西方接受。纵观36年间《纽约时报》推荐的涉藏文化产品,意识形态较浓的涉藏文化产品主要集中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21世纪后涉藏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色彩逐渐减弱。《纽约时报》推荐的中国产品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没有政治色彩:该报推荐的4本图书均没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电影《盗马贼》、《可可西里》、《转山》和《珍贵的虫草》都不涉及意识形态;来自拉萨的一家歌舞团的演出、中国歌手朱哲琴的专辑也没有政治色彩;展览方面是两位摄影家的个人摄影展。其次,在西方社会,中国政府主办的涉藏文化活动经常被视为宣传,而且中国政府在欧美国家举办的涉藏文化艺术活动也容易受到境外藏人和国际支持西藏组织的干扰。《纽约时报》也曾对这种干扰活动做出过报道。中国政府在境外的涉藏文艺活动可以通过中国国内的非政府组织或民间团体来组织实施。
第四,加强与境外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合作。在中国境内合作拍摄涉藏影视片为中国涉藏文化产品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历时性机遇,这些合作拍摄的影视片容易获得境外受众的认同。2009独立制片人书云拍摄的纪录片《西藏一年》客观地记录了江孜卡麦乡普通藏族居民一年的工作和生活,在境内外获得好评,成为近些年来涉藏文化产品对外传播的一个范例。美国博物馆在举办涉藏展览时,会大量借用私人收藏,或进行馆际互借,中国的博物馆可以和美国的博物馆建立馆际合作。中国在境外举办涉藏文化演出活动时,也需要加强和境外相关机构的合作,积极寻求对方的支持。这些境外机构的配合有助于中国涉藏艺术活动在境外的成功举办,有效地减少“藏独”组织等对于活动的破坏。
(本文是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增强中国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深度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14ZDA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