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传播需要了解中国公众的“世界观念”

2015-05-30张昆韩宏

对外传播 2015年12期
关键词:国人跨文化公民

张昆 韩宏

2015年10月,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协同创新中心推出的《中国公众的世界观念调查报告》正式发表。该报告考察了当今中国人的“世界观念”,调查国人对当今世界格局,以及主要国家的认知、态度、评价和行为等内容。报告一经发表,在学术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为什么要调查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

设计并组织这次调查,主要是基于三方面的考虑。

1、了解、呈现中国公众的“世界观念”,为他国公众认识中国提供参照系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正从一个闭塞的农业国转变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畅行天下。与此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社会越来越敢于承担,在联合国、G20、亚太经合组织、金砖五国等国际场合,赢得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不管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中国作为一个全球大国的形象日益鲜明。

事实上,国际关系和国家形象之认知与建构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当外国公众建构中国形象时,他们首先会考虑中国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国家,如果他们认为中国人“丑化”或者“美化”本国形象,他们在建构中国形象时亦有可能失去准心。因此,研究中国人眼中的他者形象可以为世界观测中国、建构中国形象提供重要参考系。

2、让世界听到中国公民的声音

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中国已成为无法割舍的经贸伙伴。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更让西方国家不敢轻视。2012年9月,日本政府宣布将钓鱼岛“国有化”,中国内地多座城市爆发了大规模自发的保钓反日游行,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抵制日货行动,直接导致当年日系汽车生产厂商下调生产计划、缩短作业时间,不少城市的7-11便利店也因受到游行市民的冲击而停业。可见,随着国人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觉醒,他们在面对国际争议事件时的表现也更加积极主动。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在设计电话采访问卷时特别设置了“最喜欢/不喜欢的国家”,以及“你认为哪些国家是中国的朋友/敌人”等问题,意欲考察中国公众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直观态度和感受。1976年,《纽约客》杂志封面曾以“纽约人眼中的世界”作为主题;2009年,《经济学人》杂志封面则以“中国如何看待世界”作为主题。时代正在改变,中国人怎样看世界?中国人喜欢购买哪些国家的产品等问题,受到世界持续关注。

3、为我国政府制定外交政策提供舆论支持

我国外交长期秉持“外事无小事”的观念,重大外交政策往往仅由最高领导人和少数核心决策人员做出。普罗大众只能通过大众媒介了解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动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普通公民有机会对世界大事做出自己的评价,一些与本国有关的外交事件在网络论坛里常能够引起广泛的讨论,普通公民开始评价甚至监督政府的外交行为。

本次调查聚焦中国公民的世界观念,意在展现中国公民对于不同国家、重大国际事件的基本判断,揭示中国公民关心的国际问题,在为我国政府今后制定相应的外交政策提供民意支撑的同时,也为外国公众了解、认识中国的立场,特别是了解中国人民的态度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中国人如何看待世界?

经过数据分析,本年度“中国人的世界观”全国性民意调查主要得出以下发现:

1、综合考量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要素,在当今国人心目中能够称得上世界大国的共有9个国家,其排序依次为美(67.9%)、中(27.4%)、日(16.5%)、俄(12.4%)、德(11.9%)、英(6.2%)、法(3.9%)、韩(1.7%)、印(0.5%)。

2、美国是国人心中的第一号大国,但是绝大多数国人表示自己并不了解美国,大部分国人(40.7%)认为美国今后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同时,认为美国是中国敌人的人数(18.2%)要多于认为美国是中国友邦的人数(5.5%)。

3、国人对于邻国的看法存在较大差异。25.5%的国人认为俄罗斯是中国的朋友,72.2%的国人认为日本是中国的敌人。在10个邻国中,人们最讨厌的是日本(47.8%),但也将其列为第二“最喜欢国家”(3.9%);韩国虽位居“最喜欢国家”之首(4.7%),但也被列为第三“最不喜欢国家”(3.1%)。

4、国人对欧洲国家存在遥远的想象。国人对于欧洲国家的了解较少且对欧洲事务感兴趣程度普遍不高,但同时也更愿意前往欧洲旅游和购买欧洲商品。

调查对于对外传播的启示

1、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从广大群众中寻找“合法性”来源

冷战结束以来,各民族国家大多从国家中心向国民中心转向,国家形象建构、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早已变得与公民息息相关,像Globe Scan和PIPA这样的全球调查公司每年都会为一些西方国家开展针对该国公民的世界观念调查。赵月枝在探索中国对外话题体系的“合法性”来源时,指出“中国叙事”需要站在本国和世界范围内最大多数人民的立场上,才能真正具有世界意义。可见我们在从事跨文化传播时不能仅关注“别国眼中的中国形象”,也要对“我所见之他者”投注更多的关怀。对外传播归根结底要落在每一个受众身上,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更能切中要害,也有利于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2、 对外传播不仅需要“宏大叙事”,更需要“民本关怀”

过去我们在进行对外传播时通常从宏大的议题着手,采用国家形象纪录片、承办国际重大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开设孔子学院等传播方式。网络媒介的普及和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带来了中国的政治生态和文明进程的深刻变革,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也日趋多元。不少受访者对涉外事务展现出强烈的表达意愿,他们对于国际事件和他国形象有自己的见解,却又苦于没有表达的渠道。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不少受访者认为国际事务与己无关。今后在进行对外传播时,应该倾听广大群众的声音,挖掘被主流所忽视的个体价值,鼓励普通群众参与到对外传播中,让他们成为弘扬中国文化、展现中国形象的“公民使者”。

3、让世界看到“中国态度”,彰显大国气度与大国风范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国际话语场中并没有获得与其相符的地位。究其原因,中国和中国人长期以来不愿意发出自己的声音,中国的国际形象只能任由西方国家建构,中国的国际话语或被代表或淹没无闻。过去我们在对外传播时多关注事实和价值的传递,此次调查给我们的启示是,态度和情感也应该成为对外传播的内容。中国应该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拒绝再被代表、被想象、被建构,这是一个国家在崛起过程中应有的气度和风范。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世界也越来越渴望接收到中国人的第一手信息,希望了解中国人的真实心态和对国际事务的参与程度。

4、善于寻找对外传播突破点,以跨文化协商谋求“最大公约数”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系列有趣的现象,如中国人虽然最不喜欢日本,但是却时常购买日本的品牌(21.7%),并且也有不少受访者愿意去日本旅游(7.2%);中国虽然对于欧洲国家评价普遍较好,且不少人愿意去欧洲旅游,但是中国人对于欧洲事务并没有展现出很高的关注热情。这就表明集体认同和社会互动两者亦有可能呈现出相反相成的状态。具体而言,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公民可能因为媒体报道、历史社会等一系列原因对中国政府抱有较大的偏见,但是具体到文化、经济产品选择时,他们的抵触情绪并不一定会很强烈。这启示我们,在进行对外传播时,首先要了解外国公众的喜好,善于寻找突破点,采用外国公众所喜闻乐见的渠道、呈现手法和表述方式进行传播。调查还显示,中国人对于相对遥远的国度(欧洲、非洲国家)不仅所知甚少,而且了解意愿不高。因此,在对外传播时需要注重跨文化传播的适应或调整,在传播过程中主动与他国话语进行沟通和协商,取得跨文化接受和理解的最大意义空间,获得跨文化沟通的“最大公约数”。

猜你喜欢

国人跨文化公民
论公民美育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口腔健康,为何不被国人重视
被嫌弃的宋国人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国人赴日“抢盖”引反思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