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营造轻松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氛围

2015-05-30赖雪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语文学习氛围阅读

【摘要】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每个时期都积累了许多珍贵的文化财富。课堂是学习知识、收获心得、个人素质得到提升的场所,在这个平台中要想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教师要依据课文的内容,使用不同的授课模式将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有生机,这就需要老师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同学们可以身临其境的参与当中,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使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氛围 深临其境 阅读 语文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74-01

在中国以前是推崇考试分数大于一切的,更有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一说法。使每个学生学习的目的都变得直接而有压力,就是为了分数而学习已然失去了学习本身的目的,也使学习变得枯燥乏味,老师在讲台上不停地‘填鸭式教育但是过分紧张的课堂学习过后,学生依然不知所云。如何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开心中提高学习及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了解写作背景,营造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们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这样对于即将学习的内容就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就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教师在授课前,就应该简洁而又全面的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况,让学生们对文章更有了解。比方说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作者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朱自清生于1898年戊戌变法当年(此时可以简单介绍戊戌变法,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调节课堂氛围)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他生活在中国最动荡不安的年代,对于人民生活疾苦都有很深的体会和理解,他的《匆匆》写于1922年,也是五四运动之后。面对令人失望的现实,心情苦闷,念旧、低徊、惋惜和惆怅之情不能自己。但朱自清毕竟是一个狷介自守、认真处世、勤奋踏实的人,虽感伤而并不颓唐,虽彷徨而并不消沉,用他哲人的眼光来思索问题。一曲《匆匆》又怎能表达他内心的彷徨和苦恼同时又表述了尽管现实是如此的残酷,但依然珍惜光阴励志向上!事实上,学生们也许并不能切身理解文章真正表达的那种深沉的社会意义,教师应尽可能的渗透另一种思想,就是教导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时光匆匆一定要珍惜光阴。背景介绍过后,文章讲解过程,教师们可抓住文章用到的一些修辞和特色句子让学生模仿造句,可以大大提升孩子们的写作水平。

二、轻松氛围,形象生动

形象生动的东西更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易接受新的知识,这样老师就需要把传授的课程生活化,形象化,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比如课本中的《龟兔赛跑》的故事,老师可以课前准备好该故事的小视频,在课堂上可以先讲述大自然生活着许多小动物,让学生们参与其中,有什么动物?孩子们回答:兔子,老虎,乌龟等等。然后老师可以播放《龟兔赛跑》的视频,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使孩子们完全进入故事中。视频中骄傲的兔子输给了一直坚持默默往前走的乌龟,面对这一结局老师应该适时的提问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继续让学生参与其中,讨论结果!同时最后得总结从故事中学习到了什么。

利用播放小视频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环境中学习知识,这也迎合了孩子们的喜好,不会让课堂枯燥乏味,大大的提高教学效率。

三、身临其境,切身体会

中华文化五千年,沉淀下来许多无价的文化财富,诗词歌赋也是其中珍贵的精髓了。但是面对诗词小学生充满了恐惧,不知所云,并且这些读不通的东西还需要记忆,这个棘手的问题不仅学生要面对,老师同样也要面对,如果只是一味的让学生们死记硬背根本达不到学习的目的,并且可能因此而影响下边课程的传授。面对这个问题,大部分老师选择给孩子们翻译理解这些古诗词,这不失是一个解决的办法,但是解释出来的意思和原文要表达的意思毕竟有些许出入。想怎样让学生不畏惧这些之乎者也呢?老师需引导学生深入诗人写作的环境,去體会当时诗人的感受,达到学习和背诵的目的。

例如,小学课本中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特别简单,许多学生可能上小学前就能背诵,问其意思,大概也能说出几句,但是真正生活中又仿佛用不到。这首诗简单的写出劳动的苦和粮食来之不易,要我们应该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做到不浪费。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去田间劳动一次,如果不能出去,也可以带领孩子们在操场上跑两圈,问孩子们累吗?引导他们,咱们仅仅跑步就这样累,想想农民伯伯在烈日里劳动是不是更辛苦,咱们是不是不能浪费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呢?然后可以在延伸到生活中其他方面,什么成果都不是白白得来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个人的劳动成果。这样加上教师对诗词的解释,不仅达到背诵的目的,同时教育孩子们珍惜劳动成果的目的也达到了。

总之,对于小学生的语文教育,要让课堂鲜活充满生机,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提出问题要善于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找到答案。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每一个故事都是鲜活有生命力的,教师要用自己的方法将这些渗透了感情,被作者注入活力的文章展现在学生们面前,让孩子们走进文章,走进生活,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语文的魅力和学习语文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崔国明.语文教学之“相机而动”论——有感于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现象[J].教学月刊.2011(07):11-13.

[2]郭灵燕.创建和谐小学语文课堂的尝试[J].小学时代(教师版).2009(10):56-57.

作者简介:

赖雪梅(1970年10月-),女,江西省南昌市人,本科,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语文学习氛围阅读
激发小学生语文学科学习激情的新途径探析
当前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及建议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