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趣导学,舞动网络环境下历史课堂教学

2015-05-30汪文撤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4期
关键词:兴趣历史情感

汪文撤

【摘要】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出发,通过巧施妙用正确的教学方法,阐述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舞动课堂,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实现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历史 兴趣 情感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129-02

一、“以情激情”,让学生“主动”

1、丰富教学情感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历史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富有情感,不能让“机器”喧宾夺主。富有情感色彩的历史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既是认知性学习,也是情感交流。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当然,这也对历史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更富有感染力。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动作、表情与信息技术手段水乳交融,能使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堂更有灵性,实现多方和谐的有效教学。因此,教师在对历史概念、现象和规律进行叙述时,要做到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感情的运用等,都要求教师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2、巧设历史情景

依据《历史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网络环境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历史情景,使教学内容变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激情,主动自主探究。

如学习“戊戌变法”这节,我让学生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分组表演一段历史短剧,再现历史情景:

第一幕:

旁白: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一部分有远见卓识的中国人已开始觉醒,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举人准备向皇帝上书,请求变法。

侍臣:参见皇上,康有为、梁启超请求进见;

皇:传! 侍:传康有为,梁启超进见;

康、梁:臣康有为(梁启超)参见皇上; 皇:平身,爱卿上书有何事情?

梁:是为变法而来。 皇: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康:我们大清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倍受列强欺侮,人民痛苦不堪,要改变这种局面,臣认为只有实行变法,实行新政。

皇:你们先回去,让朕考虑一下。

第二幕:

旁白:几天后,皇上再次召见康有为和梁启超;

梁:启奏皇上,臣等的意见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皇:朕支持你们,你们二人负责起草一个法令,三天之后送给我;

康、梁:谢皇上。

旁白:这时,以荣禄、李鸿章为代表的顽固派坚决反对。

荣:祖宗之法不可变!

康:为什么不能变?祖宗制定的法律是用来治理疆土的,现在疆土要守不住了,还谈什么祖宗之法?为了保住大清基业,我们现在应该顺应形势,颁布新法,才能救国。

李:难道朝庭中的六部都要裁撤,一切制度法律都要改吗?大清朝自开国以来,还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呢? 荣:李大人说的有理啊!

康:从目前的形势看,中国的日趋衰落,完全是因为旧法所致,确实应将其全部除,推行新政,即使一时难以办到,也应该一步步地逐渐解决。

皇:爱卿说得有理,还有何事? 康、梁:臣等无事。 皇:退朝。

第三幕:

旁白:慈禧太后召见皇帝,光緒帝急匆匆来见太后。

皇:儿臣参见母后;

慈禧:起来吧,过来。听说你们要变法,是吗?荣禄说得对,祖宗定下的规矩是不能变的,难道你要欺宗灭祖不成?

皇:可是,可是…… 慈禧:可是什么?

皇:如果不变法,我们会亡国的呀!

慈:混帐!我们大清国地广人多,实力雄厚,怎会亡国呢?来人,把他给我带下去,关起来!荣禄,你马上带兵去把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抓起来!

荣:喳! 皇:母后,三思而后行啊!(剧终)

旁白:就这样,戊戌变法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破坏下失败了。但是变法的失败并没有让当时的中国人放弃,反而使人们认识到,要想救中国,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才能实现。

通过短剧,学生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编写剧本,自己进行舞台设计,自己选出小演员分担角色,自己排练,生动地再现了历史情景,既锻炼了表演能力,又从短剧中学到了历史知识。

二“以趣导趣”,让学生“好动”

1、风趣教学语言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生动风趣,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如在讲解《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一课,由于学生对于英国历史的了解很少,君主立宪的概念也比较抽象,因此我在讲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后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时,把这个阶级所掌握的财富和拥有的政治权利比喻成“有钱无势”。学生在对当今社会现象的直接认识是“有钱,必然有势”,而这时我却提出当时的资产阶级“有钱无势”,就引起了学生对此的兴趣,学生急切地想知道原因,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又如整个英国、法国、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战争的背景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革命双方都在革命爆发前进行过激烈的谈判,讨价还价,最终双方不能达成妥协,革命爆发。因此我结合社会生活中冲突双方在发生暴力对抗前都有一个对话阶段,概述为“谈不拢的结果就是打”。这样学生就可在现实认知的基础上理解历史事件,注意力也集中起来,整个教学环节非常流畅。

2、利用多媒体,让课堂有声有色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展现,可以播放视频、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利用网络和校内资源,足不出户就能浏览到大量的教育教学信息。丰富的网络资源、独特的影音效果、方便的网上交流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新发展构建了广阔的平台。根据学习的需要,学生利用多媒体手段把从网络中搜集了大量的人物、事件、故事、战争等方面的图片与材料,还有大量的网址,投影于大屏幕,如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评价,都可以从网络世界中找到的答案。丰富多彩的历史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生动有趣的画面,悦耳透彻的知识讲解,学生们被吸引了,感到新鲜。同时也可以把这些资料保存在专门的文件夹中,通过共享,实现了学习资源的扩展与复制。

三、循循善诱,让学生“善动”

1、追根问底,让学生思想处于活跃的状态

在探究历史中,教师应强化学生的“质疑”训练,引导学生遇到问题总要问个“为什么”,使学生在追根问底中探究和成长。

如在学习《赤壁之战》时,我将最近播放的金城武和梁朝伟等人主演的电视剧《赤壁之战》片断截取下来,制成课件,让学生欣赏。欣赏完之后,我设问学生:“曹操败走华容道时,诸葛亮为什么派关羽去镇守华容道呢。假如诸葛亮派张飞或赵云去镇守,结局一样吗?”

通过类似的“质疑”训练,引导学生通过查询资料、网上交流等方式,使问题都有了结论。追根问底,让学生思想处于活跃的状态,鼓励学生积极探究思考,虽然有些问题显得有点幼稚,甚至不准确,但却把学生的思维真正舞“动”起来了。正是这些“追根问底”,教师才可欣赏到学生智慧的火花,也达到了实施新课程的目的。

2、鼓励争辩,让不同的观点正面交锋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鼓励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等多样化教学。历史教师可在学生容易误解处、教学重难点处,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处,设置一些辩论题。如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歷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秦始皇是历史伟人,还是暴君;曹操是英雄,还是白脸奸贼;辛亥革命的成败,是非成败拿破仑等等,这些都为历史辩论教学的实施提供素材。

辩论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相互表达、倾听中,想法、思路明晰化、外显化,同学之间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在争辩、讨论中,同学之间相互质疑,其观点的对立及相互指出对方的逻辑矛盾,可以更好地引发探究者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辩论学习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它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批判性、逻辑性、创造性、语言的组织与表达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的稳定性的最佳学习形式之一 ,是展示学生多方面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

3、联系生活,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

要根据初中学生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把历史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我经常指导学生撰写简史、历史人物小传、历史小论文,仿制历史文物,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迅、刊物、画报、剪辑,制作学习软件等等,取得很大的成功。

如在《原始农耕文化》教学中我设计了探究问题:“观察半坡人用来取水的陶制尖底瓶示意图,思考:1、半坡人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两头尖,中间粗,还有两个小孔)一个取水瓶?2、你能设计一个既省力、又方便的取水瓶吗?”同学们在观察、讨论中发表了多种见解,有的同学通过互联网查阅关于设计方面的资料,下载了许多科技图纸,有些同学用小论文的形式介绍了自己作品的使用原理,有些还配有插图说明。有的设计了一个用饮料罐改装的上窄、下粗的取水模型,并介绍:“这样设计能增大取水容量,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

通过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可以靠思考和学习来解决现实的问题,不仅觉的“历史”有用,学生也觉得自己“脑袋”有用,对学习越来越有信心。

参考文献:

[1]《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美)里德利等著沈湘秦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叶澜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网络环境中历史学科的动态教学》,王建辉 马艳华《山东教育(中学刊)》2004年第Z5期

猜你喜欢

兴趣历史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新历史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