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次贷危机后国内外金融监管思路和模式研究

2015-05-30冯越

2015年17期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监管模式

冯越

摘要: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其中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所受到的损失最为严重。各国政府为了恢复经济,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同时,诸多学者对次贷危机展开了研究,主要研究的内容有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其走向等。次贷危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是显著的,金融监管的改革是必要的,在国内外,各个国家改革的内容主要体现在金融监管的思路与模式两方面,本文对此内容展开了全面的研究,旨在指导中国金融监管的有序与高效改革。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监管;思路;模式

引言

在金融监管思路与模式方面,发达国家的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我国金融监管的改革要对其经验进行学习与借鉴。在次贷危机爆发后,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均积极改革着金融监管,旨在以此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次贷危机与金融监管的概况,并阐述了主要发达国家及国际金融组织的金融监管改革,同时分析了次贷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的方向。

1、 次贷危机和金融监管的概况

1.1次贷危机

在2007年,次贷危机在美国爆发,此后迅速蔓延至全球,金融危机随之出现,它对世界上的多数国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损失最为严重的为发达国家。在次贷危机的作用下,不仅经济领域受其影响,还波及到了其他领域,部分国家出现了危机的后续反应,如:希腊债务危机与部分国家的破产危机等[1]。

1.2次贷危机后金融监管的不足

一方面,金融监管与金融市场不适应。近几年,在金融自由化思想的影响下,美国金融监管出现了放松的现象,该思想提倡的政策为金融自由化,要求市场的缺陷需要市场自身来调整,而政府对市场的监管与经济的干预要逐渐放松,在此背景下,金融监管日益放松。同时,此思想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自由化与开放化,在此基础上,全球经济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主要体现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了经济的渗透,此后,直接影响着国际经济与金融秩序的合理性。

另一方面,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具有滞后性。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时的金融监管模式与金融市场的发展存在明显的脱节,此时滞后的监管模式是造成次贷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在危机前,部分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模式为机构监管,但在金融市场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监管模式未能满足金融市场发展的需求[2]。

2、 次贷危机后宏观谨慎监管思路的发展

2.1宏观谨慎监管的概况

次贷危机后,各个国家均对危机的出现、成因、影响及发展展开了分析与研究,其中对监管思路的认识更加深刻,宏观谨慎监管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理念对监管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3]。

宏观谨慎监管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在金融监管时,将金融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此时对宏观经济的预警得到了加强,同时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有所减少;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的行为对金融体系有着一定的影响,极易出现内生风险。

2.2次贷危机后宏观谨慎监管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环境下,国家间的交流日益频繁,金融关系日益深入,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对金融监管理念进行了改革,其中宏观谨慎监管的作用是显著的,它使金融体系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稳定性与健康性。在次贷危机后,宏观谨慎监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

谨慎监管主要是指借助比率监管与内部控制的方法,促进金融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此时的监管主要包括宏观谨慎与微观谨慎,在二者有机配合的基础上,实现了对金融体系的有效维护。宏观谨慎监管属于自上而下的监管,其中宏观部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监测的核心为资本市场的投资情况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在危险出现后,金融监管人员将对风险进行提示与解决,同时金融机构管理人员要对内部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应用高效的措施,以此保证机构的正常、有序与稳定运行[5]。

3、 次贷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

3.1在主要发达国家方面

3.1.1美国的改革

(1) 改革的措施

在次贷危机的冲击下,美国众多商业银行或者倒闭、或者破产,金融机构的数量大幅度减少,为了实现经济的振兴与复苏,美国调整了自身的金融体系,根据新形势的需求,构建了新型的监管模式,具体的改革措施来自于小布什政府与奥巴马政府。

前者制定了金融监管的改革方案,具体的改革思路体现在四方面,分别为根据历史监理的原则,对银行、保险、证券与期货分别展开监管;对现有的监管模式进行改革,使功能监管模式的作用更加显著;对英国的金融监管经验进行借鉴,并结合美国自身的实际情况,以此保证金融监管机构的统一性;关于金融监管内容的确定,其依据为监管的目标。后者在前政府改革的基础上,对次贷危机影响下的金融监管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与系统的总结,根据美国金融体系的现状,对金融监管展开了全方位的改革,该政府提出了改革思路为《多德-费兰克法案》,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对金融监管机构进行了整合,并且明确各个机构的职能;在美国金融监管体系中最权威的部门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同时对银行、信用评级机构等的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6]。

(2) 改革的影响

美国金融监管的改革涉及诸多的行业与机构,在其改革政策全面落实的基础后上岗,将对全球范围内的金融监管实现积极的指导,同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在次贷危机后,美国政府对大型的商业银行进行了注资,在国家控股的作用下,实现了对危机的应急处理,在金融机构的经营情况有所好转后,政府减少了对其干预,以此遵循了市场经济的原则。同时,政府为中小金融机构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通过对其支持,促进了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此类机构对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美国金融监管的改革,对全球的金融监管均有着一定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美国的金融市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随着其金融体系的日益完善,其他国家与地区均可以对其成功的经验进行借鉴[7]。

3.1.2英国的改革

次贷危机后,英国认识到了金融监管问题的严重性,面对全球化的金融风险,急需改革金融监管,不仅要有效加强全球与区域的金融监管合作,还要积极发挥本国金融监管的职能作用。英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内容主要有明确英格兰银行在金融监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并维护其法定的职责;英国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要具有系统性,主要包括干预力度与干预手段。同时,在次贷危机后,英国政府对金融机构面对的风险进行了处理,具体的措施为采用了市场化的方法,并且结合了半市场化与非市场化的模式。最后,对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了保护,并且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进行了合作。

3.2在国际金融组织方面

次贷危机后,国际金融机构均十分关注金融监管的改革,其中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巴塞尔协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了内部决策权、构建了IMF金融管预警机制。此后的全球金融监管改革方向为:金融监管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结合更加紧密,同时金融监管具有了较强的透明度、清晰度,其国际化的特点也日益显著。

4、 次贷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选择的思路与模式

4.1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不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当前,我国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制约着金融监管作用的发挥。同时,我国金融监管未能与金融创新保持一致,金融监管的空白较多;再者金融监法规的可操作性相对较弱,对于风险缺少良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随意性较为明显;最后,金融监管法律法规缺少完善性,此时金融监管难以保证合理性与公平性[8]。其二,不健全的监管组织体系。我国金融监管的部门主要有人民银行、证监会与银监会等,此时的组织体系与国内外金融业的发展存在脱节现象,同时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中的监管当局间缺少必要的联系,并且与国外金融监管组织间的沟通缺少及时性与高效性。

其三,不系统的监管方法体系。目前,我国金融监管的范围不够全面,在监管工具使用方面未能运用国际高效的工具,对其中的风险判断与预警能力不足。

4.2我国金融监管的改革方向

次贷危机后,世界范围内的国家与相关机构对金融监管进行了改革,我国在金融监管改革过程中,可以对其经验进行借鉴,在宏观谨慎监管理念的指导下,首先,要积极控制银行的信用风险,其次,要积极管理商业银行的风险内部控制,最后,要落实巴塞尔协议的相关内容。

同时,我国要促进金融监管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在监管模式方面,主要选择的模式有两种,一种为全能监管模式,另一种为多边监管模式。根据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对二者的选择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要对二者的监管成本与效率进行考虑,并使其满足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实际需求[9]。

随着国内外金融市场的日渐复杂,金融机构面对着激烈的竞争,此时我国金融体系面对着诸多的风险,为了对其中问题的有效处理,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要不断完善,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进行有效的规范,使其经营更加合法、稳定与高效,进而其竞争力也将得到了增强。再者,要促进监管组织体系的健全,各个组织间的交流与沟通要保持及时性,同时面对国际复杂的金融环境,要对国外金融监管组织的成功经验进行学习与借鉴。最后,要促进监管方法体系的改革,使其具有丰富性与全面性,在此基础上,对金融风险的预测与预警将更加准确。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研究了次贷危机后国内外金融监管的思路与模式,文中主要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与金融组织机构的金融监管改革,同时根据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相信,我国金融监管的效果将更加显著。(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生产力学会“金融危机”课题组,王力.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金融安全若干问题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11,07:2-32.

[2]祁欣. 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变化趋势分析[J]. 国际贸易,2011,05:55-59.

[3]于永宁. 金融监管模式的博弈与选择[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76-85.

[4]钟伟,孙宝沙. 次贷危机后全球金融监管理论的新近进展[J]. 南方金融,2009,12:16-20+86.

[5]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调查统计处课题组. 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 金融发展评论,2012,09:88-119.

[6]杨松,魏晓东. 次贷危机后对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思考[J]. 法学,2010,05:36-46.

[7]陈斌彬. 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述评——多边监管抑或统一监管[J]. 法商研究,2010,03:141-147.

[8]周玉强,汪川,武岩. 国际金融危机后香港和新加坡金融监管体制比较研究[J]. 亚太经济,2013,02:98-103.

[9]孙志娟. 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路径研究[J]. 西南金融,2014,09:23-27.

猜你喜欢

次贷危机金融监管模式
浅析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及防范
浅谈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次贷危机下的经济法作用
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与新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论金融监管与金融行政执法风险防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