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责任

2015-05-30范富春

出版广角 2015年17期
关键词:文化自觉高等教育

【摘要】当前,随着全球文化交流和融合步伐的加快,学术界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已经从“本体研究”向“关系研究”转变,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高等教育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一书就是众多杰出成果中的佼佼者,本文通过对《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一书进行解构和分析,力求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文化自觉;文化责任

【作者单位】范富春,淮阴工学院。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承担着致力于科学研究、输出高端人才、传承文化知识的重要功能。随着全球文化交流和融合步伐的加快,学术界对高等教育的研究重点从教育本身向与之相关的领域延伸,尝试从“本体研究”向“关系研究”转变,力图将高等教育放在更加广阔的视野和领域中研究和分析,借此重新审视高等教育的功能定位,深入挖掘高等教育的意义作用,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措施。本文尝试通过探索《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的重要内涵和理论构建,力求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理论参考。

一、将高等教育研究置于文化视野之下

对高等教育的研究方向,学术界始终存在“价值观”与“方法论”上的分歧。就高等教育研究现状来看,大多数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教育”本身,无论是终身教育、创业教育、实践教育还是远程教育等,这些理论研究成果都是从教育本身入手,通过对高等教育进行微观解剖,进而丰富高等教育自身功能,实现高等教育与外部需求同步发展。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发生调整,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前所未有。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侵蚀作用正日益加深,从这个角度来讲,高等教育研究不仅要从微观上着眼,而且更要从宏观上入手;不仅要从本体研究上下功夫,而且更要把研究的着眼点放在关系研究上,通过从关系研究入手,独辟蹊径,顺势而为。这也正是《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一书的可贵和过人之处。

这本书认为: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不是偶然的,二者在起源上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上的亲缘性,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要依靠文化的力量,而文化的发展也必须发挥教育的作用。

首先, “教育”与“文化”在词源上具有亲缘性。该书指出,在古拉丁语中,“文化”一词表达的是“耕种”的意思,这意味着“文化”一词最早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和改造自然的行为。在18世纪的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文化”一词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述,他认为 “文化”是指通过教育能够获得的东西,明确指出了教育的最重要属性就在于传承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认为:“文化”一词由两层含义组成,一层是“文”,也就是知识,另一层是“化”,也就是教化。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将教育放到文化领域去思考和审视是有必要的。同时,文化是人与社会联系沟通的媒介,教育要想实现与社会需求同步发展,必须要借助文化的力量。德国哲学家兰德曼认为:人是社会的存在,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的存在,也就是说人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是通过繁荣文化、推动文化进步来实现的。

以上的种种观点都在阐述一个问题: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对社会和人产生巨大的作用;要想实现教育的发展,实现教育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与推动,必须借助文化的力量,这一点也适用于高等教育。本书将高等教育研究置于文化视野之中,绝不只是在研究视角上的单纯转换,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深入研究,对高等教育的研究范式进行了深层次转变,将高等教育的研究与相关的文化领域和哲学领域等紧密结合,尝试运用哲学、文化的观点和视角来审视高等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并以此为基础确立一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实际的学科体系和理论。这也是本书的一个重大突破。

二、高等教育与当代社会的价值构建

当前,学术界对高等教育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教育内容上,即赋予高端人才以怎样的技能。可是,这种技能大多数是即时性的,很多学生毕业后,很快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或已过时。于是,更多的学者对高等教育的教学进行了拓展,更加注重从社会需求上来审视教育,进而提出了终身教育和创业教育等理论。这些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从根本上讲,还是扬汤止沸,并不能解决高等教育在研究理论上的局限性问题。在这一点上,《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给我们带来了惊喜。

作者指出,我们以前只把高等教育看作社会系统中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或社会现象,忽视了高等教育同时也是人文世界中的一种价值、精神现象或精神生产活动。因此,他阐述了高等教育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高等教育要突出价值影响。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因此高等教育的关注点不应该只停留在社会实践经验的继承上,也就是说,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更应该从文化世界和精神领域去影响受教育者,在进行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文化影响和价值引导。就高等教育来讲,高校虽然在教育方式和手段上实现了科技化和数字化,但在教育内容上仍然存在缺陷,一味地突出知识教育、技能培训。很多高校只重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只是将学生作为“劳动力”来培训,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等从不过问,导致很多学生虽然智商很高、能力突出,但是在为人处事方面有明显缺陷,始终与社会格格不入。这不仅是教育内涵的一种缺失,更是教育功能的一种缺位。如果高等教育能够更多地从文化视角来审视问题、观察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则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社会、把握社会规律和经济规律,进而完善社会关系,实现个体的良好发展。二是高等教育应该注重文化传承,这种观点在文化全球化的视野下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民族文化实现了交叉、融合、对撞,但一些文化正在衰败甚至消亡,传统的道家、儒家文化等哲学的传承能力越来越弱,这在某种意义上动摇了当前社会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和价值根基。因此,高等教育必须注重文化传承,既要突出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也要突出文化塑造和精神指引;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什么,怎么做,而且要教会学生为了什么做,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面对文化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坚守、传承文化的过程会出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教育研究者可能会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一书通过介绍和研究英国的绅士文化、美国的实用主义文化和日本“摄取性”文化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对各国教育的深远影响,给人们提供一些成型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三、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中须处理好三个问题

对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领悟。这本书认为,从长远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妥善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妥善处理高等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作者认为,高等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绝不能表现为内容和形式上的照搬照抄,一定要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吸收和消化;传承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不能实现教学方式的现代化,而是要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提供更多可能。

二是妥善处理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从短期来看,高等教育发展要与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相适应,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人才支撑和理论支撑。但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完全沦为社会发展的奴仆,要在教育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的力量,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自我超越,脱离经济领域的束缚和局限,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和空间实现更大的发展。

三是妥善处理高等教育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高等教育发展一定要适应文化和社会发展规律,因此,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一是文化转型期的高校改革。当前,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侵蚀,特别是社会生产力结构的变化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传统文化领域中很多规律和理论已经过时陈旧,社会关系必须进行变革。在这个时期,高等教育要顺应社会变革步伐,在能力教授和价值引导之间寻求一个巧妙的平衡点。二是未来高校改革的方向。当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成熟稳定之后,高校改革必须从价值领域入手,实现知识继承和文化传承并重,并尽最大努力对社会关系和文化传承施以正确的引导,最大限度地体现高等教育的功能、意义和价值。

总而言之,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看,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进一步突出文化属性和文化功能。在注重技能培训和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激发自身的文化功能和文化自觉,并以此给予受教育者更多的精神引导和思想指引。也只有如此,高等教育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真正与时代和社会发展同步。

[1]王洪才. 论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其使命[J]. 高等教育研究. 2014(6).

[2]陈婉兰,胡守坤. 高等教育文化传承功能的重塑与创新[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

猜你喜欢

文化自觉高等教育
以文化自主自觉为内核推进泰拳市场产业化进程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沈阳城市文化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