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自主自觉为内核推进泰拳市场产业化进程

2016-12-15杨超

武术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文化自觉

杨超

摘 要:泰拳的产业化推广作为现今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上在于以文化自觉自主的创新性为源头,对泰拳进行创意性的文化产业链条构造,以达到泰拳在中国市场化、产业化的目的。泰拳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相通性为文化自主创新奠定基础,而文化自主创新又是泰拳市场产业化的起点所在,以区域优先发展模式、文化创意产业链条模式及跨界融合模式对泰拳市场进行产业化推进,正是在凸显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对泰拳进行有效推广的三大必经模式。

关键词:泰拳文化 文化自觉 创意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10—0077—03

泰拳相传由古暹罗王所创,距今已500多年历史,在古泰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现代泰拳在技战术上以招数凶狠、动作简单、注重实用为技术特点,以KO对手为战术目标。国际上,泰拳的暴力性和攻击性与西方的暴力美学相合,而使其成为了一项世界性的搏击运动。随着我国七届全国泰拳锦标赛的举行及国家体育总局在2010年正式为其立项的契机,泰拳的推广已经在我国大中城市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随着推广进程的增进,泰拳在国家监督体制方面的规范性、自身经营管理的合理性、市场开拓的产业性、受众教习的狭窄性等方面的鄙陋日益突出。

1 自主文化推动泰拳市场产业化进程可行性

1.1 泰拳文化与中国文化相合性为自主文化创新奠定基础

1.1.1佛教文化的心灵规训

(1)佛教是泰国代代相承的传统宗教,泰拳赛前仪式中“敬神”环节即是对佛教思想浸润至内心的虔诚显现。泰拳手在具有悠扬节奏“撒拉玛”的音乐氛围下,头和大臂分别佩戴传统服饰“蒙空”和“帕戎”登上擂台,然后绕圈台行走一周并手扶拳台,最后在拳台各个角落行“甲礼”。“蒙空”“帕戎”皆是经法师施过咒语,预示吉祥、辟邪的信物,“甲礼”则是一种崇祀佛教三宝的礼仪,在泰拳文化中预示向祖先及其他神圣行礼的最高敬意。佛教思想对泰国各层次物质生活、精神活动皆以“净心唯理”为根本的出发点。(2)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渐渐融入了儒家、道教、玄学思想,使其具有了民族文化表征,以致在国人心中形成了“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的文化共识。佛教文化中我无法,法无我的基本思想,启示人们不因现实沧桑虚幻而放弃实际追求,但也无须将现实世界看得过重。佛教思想在中国现代民族精神的构建中,其“修心正身”的现实价值理念与泰拳文化中体现“静心唯理”的理性教育思想皆以人内心发展为规训出发点。

1.1.2儒家文化的伦理规训

中国的儒家思想长期影响泰国文化,儒家思想中的伦理道德的理性文化深深地烙印在其民众心中。泰拳赛前仪式中的“甲“礼要以全身五个器官着地来行礼,原意上也是对佛教三宝表达敬畏之心、对先祖表示敬意之情的礼节。”莫甲“礼则是由”甲“礼演化而来的对国王、双亲、先师表达崇敬之意的崇高礼节。“怀礼”以双手合十,成“莲花状”,寓意指普通民众间的行礼,并由双方心中怀有的敬意深浅决定双手合十摆放的高度。儒家文化的以“孝”推“仁”,建立由血亲情理而肯定“仁者爱人”的合理性,再由“仁”向“礼”转变,实现由家庭到国家再到社会的情理体系的建立,界定上、中、下阶层的行为标准。

泰拳手在仪式中根据不同对象表达不同尊敬之情所行礼仪的区别,正是儒家思想映射下的伦理对其的规训。

1.2 文化自主创新为泰拳市场产业化的源头

1.2.1 市场产业化需以文化产业化为先导

泰拳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其在向世界传播过程中着重文化内核的传承,把拳术中的文化符号作为文化传播的形式,使人们先接受其文化形式而后进行其拳术的教授。其在世界的广泛传播也得益于使大众对泰拳文化的认可,从而促进大众学习的主动性,而非被动接受。泰拳在国际化进程中形成了其良性的文化产业链。

文化产业化指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效益为目标,依靠专业服务和质量管理,形成的系列化和品牌化的文化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国际泰拳文化的产业化就是把泰拳所折射出的佛家、儒家、哲学文化实体化,如赛前仪式的保留,再根据泰拳技战术特点迎合欧美暴力美学的价值导向,从初期泰拳市场文化品牌的打造,中期专业赛事公司市场的调研、赛事的举办及媒体舆论的运作到后期赛事自主文化产品的发售等各阶段,都进行了规范化的经营和组织。

1.2.2文化产业化又以文化自主创新为核心

文化产业链的建立都需以市场化为根本标准,通过市场的商业化进入市场,并且建立起文化创意的一系列产业链的建立。而一种体育文化的产业化也需符合市场化规律,主要需具备以下条件:一是需要文化的自省,包含文化的融入、整合和创建三个阶段。文化的变迁会导致文化的内容、形式甚至是文化基核的变化;二是文化产业的商品具有其内在的市场化可塑价值,这样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企业集中度才能高,才能形成产业链条。 三是开始阶段需资本的大量投入,初级阶段文化产能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效果还比较间接,只有当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产能才能在良性文化机制的推动下较高效率的转化为市场效益。

泰拳文化资本的继承和创新是其形成产业化的源头,我国泰拳市场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其无论从对泰拳文化自觉性的开发创新,还是在各文化实体的建立,产业链的形成及文化产业机制规范性等方面均处在较低发展阶段。而泰拳在国际市场的产业化成功,在其根本上归结于对自主文化的创新和实践。

2 自主文化创新推进泰拳市场产业化模式构想

2.1 区域发展率先成熟模式

区域发展先成熟模式需要比较区域的发展优势与潜力,选准泰拳市场产业化的突破口,国家应站在战略高度,综合考虑资源、空间、主体、投资、布局等五个要素。任何产业在发展初期适应“增长极”理论是可行的,“增长极” (Growth Pole)指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推进性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即在任何产业发展初期,综合各要素于某一发展程度较高的领域或空间,即可实现产业在局域化模式上的迅速成功。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四大经济特区的设立实际上就是增长极理论的有效利用。

“增长极“效应分为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在产业发展初期适应极化效应,在极化效应取得一定规模时,扩散效应则应成为主导。泰拳进入我国市场以来,赛事在南方区域发展较好,而北方以及一些二三线城市则发展相对较低迷。我国南方泰拳市场开拓已初具规模,极化效应因此得到较好体现,在此阶段,国家应致力于以南方热点城市为极向南方其它二线城市扩散,致力于把南方市场率先打造成功。

2.2 文化创意产业链模式

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

泰拳的推广模式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部分,狭义模式即市场产业链模式,包含四个层次,如果把四个层次看做四个同心圆,内圈即核心层是文化内容的创意,文化品牌的创作,这是泰拳市场推广的根基,是各方运转机制的辐射源;第二个内圈是文化产品的制造和生产方式,如赛事的举办,这是文化内容转化为产品的关键;第三个外圈则是文化产品的发行和服务,这标志着产品由生产环节进入市场领域。泰拳的市场推广是第二内圈和第三外圈的相结合。最后外圈则是产品、服务后期的延伸,如由赛事激发的一些列后期主题商业活动等。文化产业的收益,要从文化创意为核心起点,要注重第一内圈的产出和回报。

泰拳的广义推广模式即以行政单位职责不同而划分的不同阶段产出模式,即政府的体制规范、市场的合理运作、泰拳场馆的自我管理升级、媒体的舆论导向及受众的广泛开拓。具体措施:在现今泰拳国内发展的条件下,应将泰拳两种推广模式相结合,将狭义的推广模式置于广义之下,又以狭义中的市场产业化推广为主。

(1)国家监管部门应利用行政干预对泰拳场馆经营管理制度、训练内容、市场定价等进行规范化的约束,并出台相关法律监管政策,从立法渠道去规避泰拳场馆运营中对消费群体有所损害的行为。此外,加强与国际泰拳理事会的业务交流也是国家必行措施之一。(2)在市场产业化推广中,前期由武术管理中心在泰拳推广中首先树立文化创意的核心思想,以文化创意为理念进行招商投标,以引进资本、文化企业,并由中标企业将泰拳文化与中国文化共通处进行自主创意,形成自主文化品牌,从而转化为实体产品投放市场,如扩大赛仪式儒家文化寓意的宣讲,根据赛前仪式出版一系列网络宣传推广的文化视频等。(3)中期在市场赛事的运营开发应交予专业赛事承办公司去全程操作,基于泰拳市场的调研,赛制的改革,赛事举办的时间、空间可行性,赛事举办的成本收益计算、赛事举办的风险评估、服务保障及后期影响力的预测等方面都急需专业公司来操作。(4)基于前期的泰拳推广程序,再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牵头,由赛事运营公司具体负责,加强后期服务、产品的延伸价值创造。如赛事圆满完成后,生产与该赛事文化主题有关的小商品,甚至开发系列网络游戏等,又或者以赛事主题文化为核心理念,开展泰拳明星进校园、进社区的一系列实践活动等。

2.3 产业跨界模式

泰拳文化产业属于体育文化产业的一种,体育文化产业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凸显其集群优势已是势在必行,泰拳与我国散打、韩国跆拳道、日本空手道同属竞技格斗类项目,积极寻求他们之间的内部跨界合作,是对格斗类项目产业集群形成的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泰拳产业与娱乐业、网络媒体业、广告业、旅游业等的外部跨界合作更是产业化合作链条的集中表现。

产业链条中的任何一环其实都是泰拳与其他行业的不同程度的跨界合作的一环。在实现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再进行产业跨界大融合,是实现泰拳甚至各类格斗类项目在中国市场产业化的必经途径。现今在中国举办的如火如荼的“武林风”“昆仑决”“功夫全能技”等格斗类赛事实际上就是格斗类项目内部合作的尝试性举措。托尼贾作为泰国最具名气的影视之星,不可否认的是其对泰拳的国际性形象宣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托尼贾的影视动作表象实质上就是泰拳产业与娱乐业的生动性结合。

3 结语

泰拳在中国推广应结合其在国际市场的成功经验,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重视下,以市场产业化为主要导向,实现泰拳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从而为泰拳文化产业广义和狭义的链条建立提供创意源头,并在泰拳文化产业集群形成基础上去全面、良性地推动泰拳在中国的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晓晨,赵光圣,乔媛媛. 仪式·教育·人: 泰拳赛前仪式的理性教育检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4):46-48.

[2] 王晓晨,乔媛媛. 解读泰拳的职业化[J].搏击·武术科学,2008(5):91.

[3] 尤慧君. 泰拳职业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1):37-38.

[4] 李冬梅,王天宇,袁 奇. 基于 SWOT 分析的中国泰拳赛事商业化运作构想[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1):29-30.

[5] 李春木,汪如锋. 泰拳运动在我国开展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0(12):85-86.

With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s the Core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of Muay Thai Market

Yang Chao(Department of P.E.,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Muay Thai industrial promotion toda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culture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its fundamental is to culture consciousness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s the source and Muay Thai for creative cultural industry chain structure, to achieve the Muay Thai in the Chinese market, industry. Muay Thai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similarities lay the foundation for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ulture, and the culture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s a start point that Muay Thai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market, to regional priority development patter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hain mode and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mode of Muay Thai market industrialization push, which is the three necessary models of effective promotion of Muay Thai to highlight the self-confidence of Chinese culture under the premise.

Keywords:Thai cultur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creative industry

猜你喜欢

文化自觉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现状调查与研究
文化强国视域下国家话语能力的建构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在文化认同中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文化自觉视角下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机理研究
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
浅谈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