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分析

2015-05-30赵玉凤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9期
关键词:预设初中数学

赵玉凤

【摘要】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课堂中不是缺少生成的条件,而是缺少教师的发掘。教师要勇于面对学生的非预设生成,积极对待,冷静处理,被学生问住又何妨?面对突然生成的课程资源,教师要以有价值、有创新的情境为契机,善于调整或改变预先的教学设计,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从而达成或拓展教学目标,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加和谐有效。

【关键词】初中数学: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108-01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新课改强调预设与生成的有效结合,尤其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为评价标准。生成是体现学生对数学的创造的,是基于学生的角度,是从学的意义理解的。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主体,强调学习方式的构建,强调在关注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学生的自主建构,因此,对数学课堂上学生生成策略的探析就显得特别有意义。在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进行预设与生成呢?

一、预设问题要有合理性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数学问题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应在“现有水平”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既要寻找知识的固着点,也要关注知识的增长点,这样便于将新知识同化,也使思维得以深化。

二、科学合理地预设及其反思

预设主要体现在上课之前,教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规划、设计、预想及安排,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选出有梯度、有思维量,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题目,预设可以体现在教案中,也可以不体现在教案中;预设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预设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学生能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反思总结。

预设为何要科学合理?从实践来看,数学课堂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我们反对的是以教为本位的过度的预设,我们提倡的是以学生学为重心的精心的预设。因此,教师在科学预设时要认真考虑以下问题:(1)预设前是否对了解学情?(2)哪些内容学生通过预习已经了解和掌握?(3)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引导和讲解?(4)哪些问题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我们提倡的这种预设应是有弹性、有留白的预设,要为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只有过样,才能使预设具有针对性、开放性。

三、推敲课堂,调节数学课堂教学的节奏

实践教育学认为,课堂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因素多种多样。笔者发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难以想象的“突发事件”、“突发情况”。对突发情况的处理效果,一定程度反映了教师教学技能的水平。教师要树立一种有备无患的防范意识,通过认真研究推敲课堂教学活动,以此准备好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法和对策,有效化解突发情况,使突发情况或问题不但没有成为课堂教学的“败笔”,反而成为课堂有效教学的“亮点”。

例如,在讲“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教师通过研析、假想等活动,发现该节课学生认知容易存在“不能正确判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问题,并且在该环节能够得以展示。此时,教师对已确定的环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将解题策略讲解作为教学重点,围绕该解题不足的存在原因以及解决策略,进行讲解指导。在此预设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充分设想,为有效教学准备了充分“备份”,提升了教学效能。

四、精彩生成

所谓“生成”,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所出现的有一定教学价值的新目标、新问题等未含在预设中的新的教学资源。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探究到刚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的时候,却出现了教师始料未及的精彩生成:(甲学生的手举得高高的)“我认为(三边长:3厘米、4厘米、6厘米)只要判断出6-3﹤4或6-4﹤3或4-3﹤6就可以断定能围成三角形了。”此时教师还没转过神来,乙学生又解释了一遍,教师仍然不知所措。接着丙学生说“我们的结论是相加,甲说的是相减,和课本上不一样。”此时的执教教师没有了主意,急得脸通红,不知所措,最后还是没转过弯来。教师在迷茫中却牵着学生的鼻子进行了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此时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生成的回忆之中。

分析:这一案例是一个极佳的有一定教学价值的新的教学资源,即精彩生成。可由于教师预设不充分,对学生估计不足,教学机智缺乏,没有把学生当成真正的学习主体,将这一精彩的生成扼杀在摇篮中。如果给学生一些讨论探究的时间与空间,直至得出学生的结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也能围成三角形”,这才是“学有所得”的有效课堂。

当然没有预设教案,也就说不上动态生成。所谓动态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倘若教师没有作好准备就进行施教,可能是无的放矢,也无法上升到动态生成,可以这样说,单纯的动态生成的课还比较少,只有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教师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因势利导改变原来的教学程序或内容,自然地变为动态生成,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动态生成中,教师还要高屋建瓴,甄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作动态生成的“课眼”,引导教学进程,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发展。

参考文献:

[1]祝中鲁.“预设”不可弱化——兼谈对课程改革的一点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05.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马水琴.数学,因错误而美丽——初中数学易错点教学的三步曲[J].中国校外教育,2013,3(33):182-183

[4]盛秀永.精心预设,动态生成:探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6)

猜你喜欢

预设初中数学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