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中的补语在日语中的表达(上)

2015-05-30杨文骏

2015年3期
关键词:异同补语日语

杨文骏

摘要:汉语中的补语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可以分为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可能补语、状态补语、程度补语等等。本文主要探讨结果补语及趋向补语在日语中的表达。

关键词:汉语;日语;补语;异同

1.引言

提到补语,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述补结构,述补结构有粘合式和组合式。而补语又分为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可能补语、状态补语、程度补语等等。可以说,汉语中的补语,本身就有一个庞大的系统,那么在日语中,我们又该如何表达呢?

2.正文

(1)结果补语。由结果补语组成的述补结构是一种粘合式结构,有“动词+形容词”和“动词+动词”两种。接下来分成不同的结构类型来讨论。

例1:a.时间紧迫,很难说明清楚。

b. 時間が少ないんだから、はっきり説明できない。

首先是“动词+形容词”的形式。“はっきり”的中文意思为“清楚,明了”,“ できない”则表示不可能的状态,“はっきり”在这个句子中是副词作为状语,和补语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这个句子我们也可以翻译成“时间紧迫,很难清楚地说明。”因此,对于同样语义的表达,相对于汉语,日语显得相对单一。

例2:a.小李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

b. 李さんは人と付き合う方法を学んだ。

这是一个“动词+动词”的例子。“人と付き合う方法”中文意思为“与人相处的方法”,作为句子的宾语,“学ぶ”充当谓语,日语单词“学ぶ”就是“学习”的意思,而通过时态变化,变为 “学んだ”,表过去,汉语可以直接翻译为学会(了),因此,日语中,时态变化就可以表达出结果,替代了补语的作用。

带结果补语的述补结构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动词,后面可以带动词后缀“了”和“过”,带后缀“了”的,在上个例子中已经讲到,这里不再重复,而带后缀“过“的,在日语中,也有固定的句型。

例3:a.你有没有听说过那个可怕的故事?

b. 君はあの怖いストーリーを聞いたことがあるんですか?

我们可以先逐个将这个句子的单词进行翻译,中文意思为:你那个可怕的故事听过有没有?由于日语是主宾谓结构,所以我们暂且也将宾语后置,可以翻译为:你听过那个可怕的故事有没有?“聞く”的中文意思为“听,听说,问”,“聞いた”为过去式,后加“こと”,表示此类经验、经历,后面继续加“ある”表示肯定,或者加“ない”表否定。加以总结就是“动词过去式+こと+ある/ない”句型,这也是日语中,专门表示有或者没有某个经历或某种经验的句式。

由于述补结构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动词,所以也有及物和不及物的区别。这里我们就以《语法讲义》上的两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例4:a.他哭哑了嗓子。

b. 彼は泣いて声をからした。

直译为:他哭弄哑了嗓子。其实这个翻译,已经和中文例句十分接近了,但是,“哭哑”这个述补结构在这句日文中拆成了两个完全独立的动词,一个是“泣く”,另一个是“からす”, “泣く”就是“哭,哭泣”的意思,而“からす”一般是指把植物弄枯萎,这里引申为弄哑嗓子。因此,这一句日文,我们可以拆成两个小分句:“彼は泣いて”和“声をからした”,前一句说明他哭了,后一句说明结果,把嗓子弄哑了。

例5:a.这辆车买贵了。

b.この車を高く買った。

直译为:这辆车贵买了。首先,我们还是将宾语后置,翻译为:贵买了这辆车。“高い”的中文意思就是“高”,但我们可以指地势高、山高、房子高,也可以指价格高。“高い”是形容词性,要修饰动词“買う”,必须将“い”改为“く”,在这个句子作状语,表示贵的状态,以此来表示“买贵了”的这层语义。

另外,有的述补结构在语义上也相当于一个动词。

例6:a.我把房间打扫干净了。

b.私は部屋をきれいに掃除した。

“きれい”在词性上非常特殊,是日语独有的,叫做形容动词,作状语时直接在后面加“に”。“きれい”中文意思有“干净、整洁”的意思,也有“漂亮、美丽”的意思,这里作状语,表示结果,房间已经干净了。

带结果补语的述补结构,否定形式比较简单,就是在前面加上“没(有)”或者“不”,日语中也比较简单,就是在后面加上否定形容词“ない”,但是加在不同词性的词后面有不同的规则,对于初学日语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我们还是用之前的一个例子来说明。

例7:a.没说明清楚。

b. はっきり説明しなかった。

我们可以先看“说明清楚了”这句话的日文翻译:はっきり説明した。“说明”这个词,在日文中的原形是“説明する”,过去式为“説明した”,要连接否定形容词“ない”,则要先把“た”去掉,再把“ない”改为“なかった”,最后再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这种过去否定式,相对于汉语和英语,都比较复杂。

(2)趋向补语。汉语中的趋向动词比较多,“来、去、往、回”等等,都是趋向动词。而在日语中,“来る”和“行く”,几乎包含了汉语中所有趋向动词的功能,它们基本的中文意思,也就是“来”和“去”的意思。我们先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例1:a.他进来了。

b. 彼は入って来た。

“入る”是“进入”的意思,变为て形再加“来る”的过去式“来た”,表状态,已经进来了。如果要说“他进去了。”我们则可以把“来た”改为“行った”。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看带宾语时的用法。

例2:a.那个孩子拿来一本书。

b.あの子は本を一冊持って来た。

“本”的中文意思就是“书”, “一冊”则是“一本”的意思。从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看出,带宾语时,日語的表达相对简单,由于趋向动词都是加在谓语动词的て形后面,所以要加宾语时,直接在谓语前加上宾语,再加“を”即可。而如果是处所宾语,日语中,表处所的词也不作宾语,而是地点状语。

例3:a.那个孩子把书拿家里来了。

b. あの子は本を家に持って来た。

在这个句子里,“家”表处所,但是它并不是处所宾语,而是在后面加上表方向的“に”,充当地点状语,而且位置比较自由,我们还可以说成“あの子は家に本を持って来た。”

接下来,我还要为大家举两个日语中的特殊例子。

例4:a.在安静的教室里,他突然唱起歌来,吓了我一跳。

b. 静かな教室で、彼は突然に歌い出して、びっくりされた。

我们主要看中间这一小句,“唱起歌来”,这里与之对应的是“歌い出して”,它的原形是“歌い出す”,“出す”的中文意思非常多,基本义是“拿出、发出”的意思,而加在动词的连用形之后,表示开始做这个动作,可以是一瞬间,也可以是一直持续。比如“跳起来”,我们就可以说“跳び出す”。

另外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能够在日语中找到一个动词的语义,可以完全和这个述补结构的语义对应起来。

例5:a.把红的和白的分开来。

b.赤いものと白いものを分ける。

在日语当中,“分ける”就有“分开”的意思,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需要任何趋向动词的帮助,就能够达意。

3. 结语

以上通过举例,简单地对汉语中的结果和趋向补语在日语中的表达进行了说明,在本文的下篇,我们将会对其他补语继续进行研究探讨。(作者单位:南昌大学)

参考文献:

[1]《语法讲义》 朱德熙著 商务印书馆

[2]《汉日比较语法:中日比较文法》 赵博源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3]《中日趋向动词的比较研究》 朱巨器著 《上海科技翻译》2000年第3期

[4]《中日语言的“动作与结果”表达认知》 何午、张颖著 《外语研究》2009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异同补语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汉语补语应用浅析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考察
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文化建设的校企文化融合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大陆和港澳台初中历史课标在中国文化史方面的异同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
浅谈现代汉语补语的辨析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