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问题及路径研究

2015-05-30陈楠

2015年28期
关键词:城市融入京津冀一体化新型城镇化

作者简介:陈楠(1992-),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研究生学历,河北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摘 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核心任务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然而河北省农民工城市融入仍然面临诸多问题,解决问题必须做到整体谋划、对症下药。本文着力于挖掘河北省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现有问题,并以此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民工;城市融入;京津冀一体化

一、农民工城市融入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一)提升本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增强本省协同发展实力

目前河北省城镇化水平依然落后于京津地区。2014河北省常住人口约7383.7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9.3%,与京津两地城镇化率存在巨大断崖(北京86.3%,天津78.28%)。在农民工城市融入不容乐观的大背景下,加快本省农民工城市融入速度,提高本省农民工城市融入质量是河北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有力“垫脚石”,有利于提高本省城镇化水平,借京津冀一体化之风推动本省协同发展实力得到增强[1]。

(二)以农民工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近年来,农民工群体消费能力飞速提高。2012年河北省农民工在消费品与服务上的总开支共4.2亿元,其消费范围涵盖大众消费品和部分品牌消费品及互联网消费品。其中,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能力最强,消费支出达到收入的53%。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每1%农民工融入城市,将为总体消费提高0.19-0.24个百分点。如何释放农民工消费潜力,激发农民工扩大消费支出,对于河北省摆脱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增长、逐渐依靠消费推动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三)促进农民工劳动力年龄化,增添城镇化建设新活力

新生代农民工日益迸发强劲的城市建设活力。伴随老一代农民工回流农村,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农民工劳动力分层愈加明显。2014年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70%以上,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推动本省城镇化进程的主力军。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知识储备较为丰富,技能素质较为全面。有序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有利于提高后续劳动力增长速度,持续推动本省城镇化建设。

二、河北省农民工城市融入面临的问题

(一)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成本高,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亟需完善

首先,河北省农民工城市融入成本巨大。据2013年中国社科院《城市蓝皮书》,单个东部省份农民工城市融入人均公共支出成本约17.6万元,高出全国人均公共成本支出成本(约13.1万元)35.4%,如此巨额的融入成本是阻碍河北省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第一道门槛。其次,各级政府之间成本分担机制不明确,至今缺乏详尽的成本分担机制。

(二)农民工落户城镇条件苛刻,居住证制度阻碍城镇化深入发展

2015年河北省户籍改革意见并未明确提出改善农民工落户状况,农民工落户城镇状况举步维艰。其一,农民工积分入户标准过高。入户衡量标准单一,侧重于学历、专业技能、住房等硬指标,导致学历成为农民工入户的最大短板,多数农民工无法达到积分落户要求。其二,农民工落户手续过于繁琐。办理落户材料易耗费大量时间、物力和财力。各地居住证制度呈现“碎片化”特点,办理标准不尽一致,不利于农民工劳动力自由流动。

(三)现有产业结构换挡升级滞后,农民工就业岗位缺乏产业支撑

产业换档升级滞后导致农民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农民工就业必须以合理产业结构作为有力支撑。第一,我省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换挡期,产业驱动就业能力较弱。虽然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但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释放预想的就业驱动力,吸纳农民工就业能力减弱。第二,产业布局有待完善,提供就业岗位有限。产业优化升级落后(2013年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比重仅为19.2%和11.8%),产业创新驱动能力较低(新兴产业不足10%),也不利于为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充分就业岗位。

(四)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普遍低下,工作技能素质亟需快速提高

农民工就业难现象背后面临的结构性矛盾是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与劳动力市场要求不对等[2]。第一,经济新常态抬高了企业用工要求。国民经济由建筑业、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变,造成企业自动化改造进程加快,减少用工规模、提高用工要求成为其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第二,农民工工作技能低于用工要求。农民工技能培训意识淡薄。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农民工接受过技能培训的仅占30%左右。

三、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的实施路径

为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进程中“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怎样保障融入”的问题,特此提出以下实施路径:

(一)建立健全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解决农民工城市融入资金来源问题

为解决农民工融入资金来源问题,必须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与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一方面,政府要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以及市政设施等方面的公共成本;另一方面,企业要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制度,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投入,农民工自身要积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等。

(二)降低农民工积分入户门槛,建立农民工阶梯式积分入户制度

对省内大城市来说,居住证制度没有真正解决农民工落户问题,因此实施农民工阶梯式积分入户制度显得尤为重要[3]。首先,要降低入户门槛,放宽农民工学历要求,放低学历所占比重。其次,弱化专业技术资格、合法住房、居住年限等硬性指标,突出农民工软实力和城市贡献程度。再次,对农民工实施阶梯式分类。按工作性质和工作年限对农民工进行阶梯化分类,对劳动模范及先进工作者基于特殊优待。

(三)加快现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产业升级带动农民工就业

为应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农民工就业问题,首先,必须坚持产城融合原则。把城镇化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其次,坚持发展第三产业。在坚持传统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着力于农民工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继续释放就业驱动力,为农民工创造合适就业岗位。

(四)加强需求导向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持续能力

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农民工也进行技能升级,加快成为现代产业工人的步伐。首先,要促进农民工向新兴产业工作转型。要大力推进农民工技能提升工程。实施农民工技能提升计划,促进在岗农民工由初级工向中级工、高级工转变。应落实分类技能培训,强化实用性技能培训,开展社会性技能培训,大力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落实培训补贴政策,让农民工吃上“技能饭”。

(五)积极支持部分农民工城市创业,增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动能

自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后,全国掀起了“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农民工创业既可减轻农民工城市就业压力,又可创造吸纳更多农民工就业。农民工创业市场亟需以下措施完善:第一,简化创业场所登记手续,推进“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改革。第二,落实农民工创业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措施,对创业担保贷款财政按规定给予贴息。第三,在创业较为集中地区探索发行中小微企业集合债券等,鼓励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和服务。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瑀.京津冀都市圈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2] 郭倩倩.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4.

[3] 秦昕,张翠莲,马力,徐敏亚,邓世航.从农村到城市: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影响模型[J].管理世界,2011(10).

猜你喜欢

城市融入京津冀一体化新型城镇化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户籍障碍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对城中村居民城市融入影响研究
评剧在京津冀三地文化协调发展视域下的音乐生态环境现状
基于因子分析法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评价体系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京津冀一体化下的内容创业激发下的创新创业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