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制约因素的探析

2015-05-30李国杰

2015年3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亚太美国

作者简介:李国杰(1988年—),男,汉族,河南鹤壁,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生,重庆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

摘要:自奥巴马上台以来,美国政府对其亚太战略作出重大调整,实施亚太“再平衡”,目标直指中国,进而导致中国周边形势的紧张以及亚太局势的不稳。但是该战略的实施受到美国内以及国际诸多因素的制约,其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奏效,值得怀疑。

关键词:美国;亚太“再平衡”;制约因素

自2009年1月奥巴马以“变革”为口号成功入主白宫以来,美国政府在其亚太战略上的重新调整,成为其最引人瞩目的变化。从高调宣称“美国回来了”,到“重返亚洲”,再到“战略中心东移”,亚太地区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急剧上升。2012年以来,美国政府再次对其亚太政策做出调整,代之以“再平衡”,并强调美国从未离开亚洲。美国这一战略调整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因素。

一、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背景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又称美国“战略中心东移”或“重返亚太”决策,是奥巴马政府自2009年1月执政以来,面对小布什政府留下的内外困局而寻求出路的产物。①首先,美国因房地产次贷危机触发了2008年的金融风暴,从而导致战后最严重的金融、经济、债务和社会危机,其影响遍及包括欧盟、日本在内的所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世界各国。同时,美国还因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而在国际上处于十分孤立和被动的局面。奥巴马政府因此遭遇冷战结束以来前所未有的内外困境。

而二十一世纪头十年,中国不失时机地抓住“战略机遇期”并带动亚太地区经济迅猛发展。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积极推进亚太地区的一体化合作,于2010年和东盟十国建成自由贸易区,并与东盟十国启动了10+6(中、日、韩、澳、新、印)以及中、日、韩三国的自由贸易谈判。亚太地区经济活跃,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动力和增长源,中国对亚太地区和区内各国的影响力也日益上升。相形之下,美国在亚太的影响力则日益下降。

在此背景下,奥巴马政府为摆脱危机,重振美国在亚太地区和全球的战略主动权与主导地位,经全球战略评估和权衡后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对美国的全球及亚太战略做出重大调整。

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制约因素

美国的亚太政策调整与其说是“亚太”再平衡,不如说是“中国”再平衡。尽管美国官方人士一再声称该战略并非针对中国,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该战略就是针对中国,旨在平衡中国。正如美国凯托学会外交政策研究主任贾斯廷·洛根明确指出的,再平衡根本就是在针对中国②。但是,该战略的实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产生成效,值得怀疑。

(一)国内因素的制约

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美国深陷经济危机的泥潭,自身实力大幅下降,当今美国的主要任务是重振美国经济,确保经济增长,严重的经济危机使该战略同其实施能力之间出现巨大差距,而实施能力不足又会给其内政外交带来压力。

奥巴马第二任期,依旧面临重振经济的严峻任务,军费开支持续减少,债务危机迫在眉睫,经济复苏依旧乏力,就业形势仍然严峻,美国政府是否有足够财力支持其战略的实施值得怀疑。

美国内的反战势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影响美国外交的重要人物克里与哈格尔均参加过越战,共同的越战经历令他们切身体会到军事实力的局限性。因此,他们会尽力避免使美国卷入亚太争端。

此外,对日本重蹈二战覆辙的担忧也使美国一些政界人士对此心存疑虑。日本在二战中曾使美国蒙受沉重打击,当前日本政治右倾化严重,美国进一步为日本在军事上松绑,会助长日本的嚣张气焰,这恐怕也不是美国希望看到的。

(二)亚太盟友的制约

美国的“再平衡”战略可能会被其亚太盟友利用,引火烧身,给美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美国的亚太盟友诸如日本、菲律宾等国并非完全同美国同心同德,而是心中各有自己的小算盘,并且希望美国为其火中取栗,如果美国对其管控不利,则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危机和冲突。

美国的“再平衡”战略实际上是充满矛盾的。它既想通过在自己的一些东亚盟国和中国之间制造不信任,从而制衡中国,进而巩固自身在亚太的战略地位,但又不想同中国发生冲突或战争。但其政策很可能会引起误读,从而刺激日本、菲律宾等盟国在中国周边更多地采取挑衅行为,加剧同中国的对立,这又是美国所不愿看到的。美国的经济复苏离不开亚洲和中国,美国最大的十个贸易伙伴中有六个在亚太地区,为美国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机会。亚洲的人口、市场、经济潜力巨大,是美国经济复苏和保持增长的支撑和希望。如果美国不能很好地管控其盟国,东亚的稳定局势必然会加剧,中美之间的不信任势必增强,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损害美国的利益。

(三)欧洲的制约

欧洲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也是最大盟友,深陷欧债危机之中,在此背景下,美国战略东移很可能会引发欧洲盟国的不满。美国在亚太投入的增多,必然意味着在欧洲投入的相对减少,欧洲的战略地位也随之相对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美欧关系。特别是2013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俄欧关系日趋紧张,欧洲对俄罗斯的担心日益加剧,欧洲是否会重新分裂,冷战是否会在欧洲重新上演,引发了诸多人士的担忧。在此背景下,美国会否置欧洲于不顾而全身心地移师亚太以制衡中国,答案显然是不言自明的。

另外,中欧经贸关系日益密切,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共同利益巨大。在地緣政治上,中欧之间也不存在主权和领土纷争,双方彼此将对方视为伙伴而不是对手,更不是敌人。欧债危机爆发后,欧盟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加深,欧盟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想把同中国的关系搞僵。在此种情况下,作为美国的盟友,欧盟是否会全力配合美国来制衡中国也是一个问号。况且欧盟在乌克兰问题上还需得到中国的支持。

(四)俄罗斯和中东的制约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断言,俄罗斯才是美国在地缘政治上的敌人。在军事上,俄罗斯是唯一可以同美国相匹敌的国家,俄罗斯的复兴一直令美国忧心忡忡。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和持续,以及俄罗斯强势吞并克里米亚似乎更加印证了罗姆尼的观点。面对一个日益强势的俄罗斯以及日益走近的中俄关系,美国如何能够全身心的实施亚太在平衡?

中东一直被美国视为根本利益之所在,美国进行战略东移,必然要减少在中东的投入,以便从中东抽身,但是美国这样做的话便会陷入一个两难境地,如果美国撤离中东,中东局势将更加动荡不安,恐怖势力将更加有恃无恐,如果美国继续留驻中东,美国同时应对中东和亚太,其自身负担可想而知。在美国深陷经济危机的当下,美国能否做到两线乃至三线作战,值得怀疑。

(五)中国的制约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彼此之间存在巨大的共同利益,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把中国视为假想敌,进而鼓励日本、菲律宾这些亚洲盟国同中国制造分歧和摩擦。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中美之间的合作,这在根本并上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另外,美国的再平衡战略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牵制中国,目前尚不得而知。中国不同于当年的苏联,中国拥有可靠的战略报复能力,是压制美国对华冒险的保障。中国刚柔相济的战略应对,必将在不同程度上抵消美国再平衡战略的效果。并且,从目前来看,中美在亚太的力量对比趋势有利于中国,时间站在中国这一边,中国可以说是以静制动,占据主导地位。连美国人自己也相信,中国几乎肯定将在2030年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如果美国在亚太同中国进行全面对抗,显然是美国所不愿看到的。

综上,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充满了不确定性,美国能否成功实施这一战略受到多方面的怀疑。(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注解:

①贾浩: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评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5):17—30

②贾斯廷·洛根:“对再平衡战略进行再平衡”,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2013年1月14日。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亚太美国
亚太首个拜耳“耘远农场”揭牌
对亚太城C地块二期工程勘察与分析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亚太九号卫星发射成功
美国亚太同盟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