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及其应用问题

2015-05-30寇恩华

关键词:公允价值相关性可靠性

寇恩华

摘要:为了适应当前国际会计核算发展形势,我国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后,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具体的会计实施准则,并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本文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公允价值 计量属性 相关性 可靠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我国的会计计量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作为一种新型计量工具被广泛应用至企业会计核算当中,并发挥了极大作用。

1 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必要性

对于公允价值这种计量属性,会计业内人士褒贬不一。虽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但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其在金融产品确认和会计核算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相比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它具有高效便捷、清晰准确、稳定性好等特点。总体来看,公允计量模式的实施必要性体现在:

1.1 公允价值体现了一种科学的资产负债观,是追求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一种选择。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主要是对过去价值的一种反映,而没有涉及到现在价值的变动情况,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滞后性。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成熟,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价值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企业要想在其财务报告中更好地显示出当前资产负债的变动情况,就必须准确计算并反映出当前资产的现有价值。而公允价值的出现则有效地避免了资产负债统计不准确问题,较为直观清晰地反映出了企业现階段的资产价值水平和负债水平。

1.2 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地位集中体现了其应用的必要性。公允价值不是本来就应用于会计核算领域中的。公允价值在我国算是一波三折。1999年到2001年,我国提倡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没有在会计计量领域得到广泛认可和响应。2001-2006年,我国财政部每年都会对会计准则中的一些具体会计准则进行修订和改进,并重新引入账面价值这一概念,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淡出人们视野。2006年,国家财政部宣布将公允价值列入第五种计量属性,明确了其在会计准则中的地位和作用。

1.3 反映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1]。公允价值的出现大大消除了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信息隔阂,推动了我国会计计量的发展进程,有利于我国的对外贸易与投资活动,为我国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良好契机。

1.4 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成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符合计量配比原则,保证了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需求,保证了企业经营成果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2]。

1.5 能够适应不断出现的新业务的需要。随着企业金融工具创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一些新型金融工具陆续出现。然而在传统的历史计量模式下,这些金融工具的合法性只是得到了初步认可和确定,其合法地位没有最终确立下来。而公允价值则最终认可和承认了这些金融工具的合法性,无需后续确认。这有利于企业科学预测和控制潜在的财务信息风险,为其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2 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2.1 金融工具。《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三十条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第三十二条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

2.2 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十条指出: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2.3 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如果存在双方认可的公允价值,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该以账面价值计量,放弃使用公允价值,避免利润操纵。

2.4 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第五条,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第六条,将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人应当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的面值总额确认为股本(或者实收资本),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或者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

2.5 非货币性交易。《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交易》第四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2.6 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第四条指出: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7 股份支付。《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该准则规定,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提供服务或其他方提供类似服务的,应当以授予职工和其他方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3 新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中适当引入了公允计量模式,一方面推动了我国财务报告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全面接轨,另一方面还提高了我国会计计量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但总体来看,当前的新会计准则中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3.1 我国的市场环境发展不成熟。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必须在一个相对理想和公正的环境下才能真正发挥出其作用。同时,交易双方不能出现信息不对称情况,否则会影响其计量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只有当交易价格与预期价格相一致时,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但实际上,我国的交易市场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整顿和完善,各方面条件不足。在此情况下,企业无法准确高效地完成公允价值确认环节,直接增加其交易风险,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损益计量的准确度。

3.2 对公允价值进行合理计量是有难度的。对于一些会计要素,如资产和负债等,企业在市场上难以得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交易价格信息。若通过未来现金流量分析的方式进行公允价值计算,则难以确定折现率,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的难度。

3.3 公允价值的可核性较差,可能再次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企业主要借助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和分析来得出最终的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和可变现净值等。而在后续的账面价值计算中,企业常常会因为相关会计凭证不足难以进行具体的会计事项核算,直接影响了其利润核算的准确性。此时,公允价值计量沦为经营者手中的利润操纵工具。

3.4 公允价值相关信息披露不完善。公允价值能够为企业提供最新最全的会计信息,这是其主要优势所在。如果不能相对准确地估计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会大打折扣。由于市场体系的不完善,我国对公允价值的估算存在一定问题,很多准则和应用中也较少涉及到公允价值,没有准确披露出其具体使用规范和应用要求。此外,各准则的内容存在很大差异。这些都将对公允价值信息披露造成一系列消极影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计量已成为会计核算的必然趋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我国应该将重心放在会计准则的应用上,不断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还应该培养一批高质量的诚信评估队伍,积极攻克公允价值计量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建立起与我国发展相适应的公允价值计量理论体系,创造良好的公允价值计量实施环境。

参考文献:

[1]郭亚辉.浅析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0).

[2]孙玉娴,苗存兵.关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思考[J].煤矿现代化,2009年第1期总第88期.

[3]朱君.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应用的思考[J].财务管理集体经济,2010.08上.

[4]张艳梅,马艳樱,易挺.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利与弊[J].兼收并蓄八面风,2010.5中.

[5]周炬.浅析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影响及其实际应用[J].会计研究,2009(4).

[6]张复生.公允价值会计的属性及其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影响[J].集体经济财务管理,2010.07下.

猜你喜欢

公允价值相关性可靠性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负商誉与公允价值
论大数据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
关于公允价值本质与特性的探析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可靠性跟踪的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在省级电网可靠性改善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