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情感教育探析
2015-05-30丁粒
丁粒
摘 要:情感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教育过程中添加情感因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其能够更迅速、更快地理解和领悟所学的知识,使教学成果更加理想。本文主要分析了情感教育的作用,并有针对地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情感教育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情感教育
情感是一种人类才会有的心理因素,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大学生是朝气蓬勃、富有激情的一代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一、情感教育的作用
1.价值引导作用
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价值引导。在多元化的思想冲击之下,当代学生正处于迷茫的时期,部分学生精神信念不坚定,因此情感教育成为了学生思想信念的方向指引和价值追求。
针对受教育者思想境界的不同,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甄选先进的事例,进行宣讲,从情感上进行模仿、学习和践行,引导受教育者在自我反省之后构建思想道德内在品质的新模式,根据时代要求培养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鞭策大学生积极向上、精益求精[1]。
2. 心理激励作用
当前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求知欲望,情感敏感、丰富,独立自主。但是社会经验和阅历的缺乏导致其在判断正误的时候出现迟疑和偏差。通过情感教育能够在课堂上实现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大学生,使其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3.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情感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价值所在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将情感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综合的教育和知识,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信息的接收,将自己的使命灌注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和民族未来上来[2]。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情感教育的实现途径
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本质需求就是从人的情感需求出发。教育者应该使自己成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这样才能使得被教育者产生同样的情感体会,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動之以情。作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最关键的就是要满足被教育者的情感需求,并对情感需求中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有着充分的认识,不能够将其统一化,忽视一些不合理的情感需求,这样才能够保证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3]。
2. 在共性教育基础上注重个性教育
“造物”的教育没有重视个体的尊严感,在教育过程中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人,对待人,塑造人,最终只会造成教育的一事无成。与之相对的,“造人”的教育重视个体的尊严,在教育过程中用因人而异的标准去要求人,对待人,塑造人,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大程度激发人的潜能。
因此,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就是人,落脚点和归属地也是人。人的尊严、价值和情感都是不可或缺的成分,将人看做是资本,实现最优化的价值和能力的配置。尊重和保证人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人的情感需求出发,实现人的个性化的发展和全方位的提升。
3. 提高教师的情感素养
首先,高校教师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激情和热情。要实现这个要求,就需要教师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底和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其次,高校教师要关心国际时局、社会热点,掌握当前的政策格局,这样才能对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了然于胸,采用适当的方式将其传授给学生。最后,思想政治老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教育者,还是学生生活的引导者。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感知其情感的变化,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
情感教育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学生,满足学生对于教学的情感需要,与大学生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共性教育的基础上注重个性教育,提高教师的情感素养。
参考文献:
[1]赵海燕,胡冬梅.发挥情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林业教育,2007(S1):77—78.
[2]相天东.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情感教育的功能及实现[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4):101—102.
[3]王冠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述评[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03).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