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加坡教学管理探究中国高校教务工作的合理化建议
2015-05-30任俊颖
任俊颖
摘要:该论文主要结合新加坡高校教务管理的成效和目前中国高校教务管理中问题,有针对性的给出有效开展教务工作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教务管理 教务体制 合理化
1 概述
由于中国和新加坡整个教育背景和体制不同。新加坡教务管理体系较为成熟,而中国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教务管理还处在由传统的“一级管理”向“二级管理”的转变阶段,转变中暴露些问题,例如在职能的划分等方面还没有清楚的界限。在新加坡高校,大院负责规定制度方面的宏观调控,具体教务方面只负责考试试卷的统一归档打印。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很独立,教学材料、课务、日常工作都根据不同学院的特点进行了合理的规划。而中国高校的教务管理还处在彻底实现二级管理的过渡中,所以表现出来的首要问题就体现在决策力上,即二级管理实现的不够彻底。二级学院基本完成上级布置的各类任务,检查等硬性的指令;大院统一负责教学材料的收齐、统一安排课务,统一安排监考,通过统一制度 “一刀切”的方式来考核各二级学院。
2 新加坡和中国高校教务管理的比较
新加坡高校的教务并不“繁杂”,主要是因为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其教务系统利用的很充分,针对常规性的工作,教师和学生基本都是通过教务系统获取各类教务通知,查询各类所需材料。针对特殊咨询,学生和老师再直接到教务处咨询。教务软件由其软件学院自行开发,能有效的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并能不断根据需求变换而定时改进软件,高效服务于全校的老师和学生。没有日常的教学材料检查,给老师们更多的空间。让老师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授课,最终学生们的接受程度和认可程度是对老师教学的最重要评价,而不是停留在纸质教学材料的格式要求上。下表中通过在不同教务工作方面的比较,可以清晰看出其各自的不同点。
3 中国高校教务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二級管理是一种不同于高校传统管理方式的新模式,根本目的是解决高校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促进学科的整合和发展,激发各级组织的活力,切实提高办学效益。而高校教学管理的重点就是教务工作,高等学校教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以下为总结归纳的3个突出问题:
3.1 “一刀切”:突出问题体现在教学文档的要求(例如记分册)不能根据各二级学院特点而设计。文档内容要求过细,给老师“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少。每学期检查的教学材料内容条目都一致,但是其中很多材料的意义为“0”,例如教师们每学期都填写的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表等“形式文件”。
3.2 教务系统问题:在信息化如此畅通的年代中,高校教务管理系统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系统设计大多从学院的管理业务流程出发,部分功能不适合我院的具体管理工作。典型的反映在教师的调课问题多上,经常因各种原因不能顺利调课,这给后续带来很多麻烦。教务系统设计缺乏灵活性,缺少人性化的功能,使得工作很多时候略显“生硬”。教务系统多年没有进行升级,同样的问题年年出现,工作效率低。
3.3 教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二级院系教务人员工作被动。由于受高校传统的管理方式的影响,二级院系教务人员知识作为学校教务管理部门任务的执行者和院系日常教学信息的反馈者。在此过程中,他们只是消极、被动地进行上传下达。二级院系的教务管理工作显得沉闷,毫无生气。日常的教务管理较琐碎繁杂,要将这些事务性的工作做好,保证日常教学秩序的有序进行都需要花去很多时间。所以没有时间进行业务方面的学习,相关的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参加较少。
4 改进建议
针对以上教务方面现存的3个突出性问题给出以下3方面建议:
4.1 转变观念-实现人性管理。以教学定位及素质培养为中心的应用型教育教学改革,往往是从专业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计划改革入手的,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也必定出自教学第一线。也就是说,教学改革的起点以及本质性操作都在基层。在教学财务报销制度和流程、考务、学籍管理、毕业审核等常规工作依然由大院教务处层面统一管理的情况下,为了推动基层的改革和创新,院校的教务管理应注重关注点下移,加强二级部门的教务管理,下放必要的管理权限,实现管理重心的下移,落实二级管理。以下表格就不同的教务事宜给出的改进建议(见表2)。
4.2 转变渠道-畅通教务系统。实用的教务管理系统是建立在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之上的。领导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经费的投入使用。新加坡高校的教务软件是软件学院自行研发的。如果中国高校也能有效的利用起各自的特色资源,通过专业性人才同样可以自发开发出一个适合中国高校教务实际情况的教务软件,甚至可以作为一个项目课题让专业老师们完成。从教务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支撑能力,充分发挥信息集中存储、网络共享的优势,实现全过程的教务信息化管理,帮助教学管理人员能够摆脱手写操作、纸质保存,人工检索的传统方式,无纸化、智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从复杂烦琐低效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办公质量,使办公人员可以轻松快捷地完成教务管理的任务。(见表3)
4.3 转变意识-教务人员素质的培养。要提高二级院系教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在新的高校二级管理模式下仅仅应付日常的教学工程中的事务性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二级院系教务人员要加强管理理论的学习,并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更新业务知识,如:计算机应用、档案归档实务等。同时,还应熟悉教务管理文件,掌握政策,对于学生或老师的疑问能及时回答,而不是推给校级教务管理部门。另外,二级院系教务人员需深入教学一线,发现问题,结合管理理论和大政方针解决问题,使其符合本院系的实际,提高工作效率。高校教务工作人员有其自身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方式,因此必须了解本院系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任何一个院系都有自己独特的学科和专业特色,而教务工作人员总是服务于本院系教师和学生的,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对本院系各学科的专业知识结构有一个宏观把握,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些知识将是其教学服务工作的重要支撑。
5 总结
高校教务制度和管理方式都会不断完善起来的,需要时间的同时,更需要管理层对现存问题的重视。教务管理作为一个学校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老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成质量都是有重要引导作用的。需要在如何更有效的服务于老师和学生和管理制度的创新方面有更多的思考,而不能更多的局限在如何“考核”下一级的教务工作上。教务管理要更充分的实现“二级管理”,真正放权给二级学院,更好的起到统筹协调的作用,服务于师生。
参考文献:
[1]张鸣.试论高等学校教务工作的分级管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69.
[2]白雪.浅谈教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沟通[J].教科导刊,2011(2):167.
[3]陈满先.新时期体育成人高等教育教务工作改革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