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2015-05-30杨海艳
杨海艳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新课标影响下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使用多种教学策略,最终教学效率必将会得到相应提高。本文围绕以上内容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高的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56-02
数学是现阶段我国初中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这门学科对整体教学质量的影响非常大,但是因为长时期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并不显著。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采取积极的策略使数学教学得到加强,进而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
一、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
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善于使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不仅要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同时要展开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评价。但是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师普遍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成绩的提高上,教师应该一改这种思想,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对初中教学有效性展开综合性分析。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转变,这也是素质教育对数学的一项新要求。因此,数学教师应该意识到教学有效性提高的作用。
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始终存在一些列的问题,要想使这些问题与弊端得到解决,教师应该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纵观多年以来的教学实践,初中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实现。
(一)合理创建教学情境
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重视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充分意识到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是十分乏味的,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经常会出现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那么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将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分析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存在于课堂中的问题提出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为学生的学习创建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同时教师还应该将书本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况联系在一起,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寻找与学生兴趣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最终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在每节课的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归纳,掌握各种类型的例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提出问题之后教师不必立刻将问题的答案给学生,应该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思考,引导学生展开分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这样学生就能通过自己的一番努力得到问题的答案。自学能力在形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细节性的问题,并利用学生的自学能力将问题引到其他學科中,最终使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三)注意选择教学方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已经更加成熟,各种教学方式都可以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探究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最终必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目前的初中教学中始终存在着杂乱无章的现象,教师如果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法展开教学,并结合原有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对教学任务进行完成,让学生在分析与讨论中获得问题的答案,这样教学有效性将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在初中教学课堂中得到了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使在传统教学方式基础上的一种创新,教师应该对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大量教学研究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在多媒体教学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对图画等的观察形成抽象性思维,进而将其与教材知识点结合起来,那么教学有效性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总之,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就要合理创建教学情境,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选择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教学方式,并对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合理使用,那么,最终必将会使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的目的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刘来春.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6):122-123.
[2]凌玲.把握教学环节,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观察,2012,(9):71-72.
[3]陈建忠.浅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8):88.
[4]张伍言.试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3,(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