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初中化学课堂“生活化”教学

2015-05-30蒋联庭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教学语言实验设计课堂导入

蒋联庭

[摘 要]化学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时,应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从课堂导入、实验设计等方面实现“生活化”教学,这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接触社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课堂导入 教学语言 教学情境 教学内容 实验设计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80098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起始兴奋点,如同电影“序幕”,磁铁般紧紧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导入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鲜感。例如,为什么古代的千年字画至今保存完好?为什么建筑工人用石灰浆刷墙,墙壁越来越白还会“出汗”?葡萄上经常有一层蓝色的东西附在上面,你知道那是什么吗?用这些生活实例导入新课,学生很快就进入“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学习中。又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设计问题导入:为什么用煤炉烧开水,水洒在通红的煤上,火不但不熄灭,反而“呼”的一声蹿出很高的火苗?这时候的水为什么不能灭火?大多数学生对这个问题开始时很疑惑。但通过学习之后,学生弄明白,原来是水和炽热的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因此就会蹿出很高的火苗。

以上这些问题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过的,是隐含许多化学知识的现象。教师只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材,并尝试应用到课堂中,就可以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感受化学的魅力。

二、教学语言“生活化”

教学语言“生活化”,就是教师的教学用语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善于把枯燥抽象的化学知识用生活化的语言去描述,使之变得可触可摸、通俗易懂。例如,把碳酸氢钠(NaHCO3)表述为小苏打;氯化钠(NaCl)叙述为食盐;碳酸钠(Na2CO3)讲述为苏打或纯碱;把碳酸钙(CaCO3)、氧化钙(CaO)分别称之为石灰石、生石灰等。学习“分子和原子”时,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生活:把自己比喻成一个原子,放入水中,你会看到什么?在判断原子半径大小的教学中,在电子层相同时,让学生把质子数想象成生活中参加拔河比赛的人,把电子层往里拉,这样,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在电子层次相同时,质子数越小,半径越大,很容易就学会了原子半径大小的判断方法。

三、教学情境“生活化”

一般来说,学生基本上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经验来改造自己的知识的。因此,教师要以此来创设教学情境,在生活情境中巧妙地设计问题。比如,教学“二氧化碳及其性质”这一课时,可以通过故事创设教学情境,即讲述“屠狗洞的秘密故事”——为什么人能通过洞而狗却不能?原来,这是一个石灰岩洞,石灰岩洞是难溶于水的,但雨水中溶有少量的二氧化碳,于是就发生了下面的反应:CaCO3+H2O+CO2=Ca(HCO3)2。当溶解有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流进溶洞再钻出岩缝时,由于气温突然变化,又发生了以下反应:Ca(HCO3)2=CaCO3↓+H2O+CO2↑。这样,洞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就很高。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它就聚积在地面附近,形成一定高度的二氧化碳气层,这个气层只能淹没到人的膝盖,而处在低处的狗,却被淹没在二氧化碳气层里,因缺氧而窒息死亡。这就是屠狗洞伤狗而不伤人的道理。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学生兴趣盎然,乐于接受,他们会带着问题学习,沉浸在乐学寻因的气氛中。

四、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陶行知)。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学过程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如在上“乙醇”一课时,可充分结合生活中酒的有关话题:乙醇有哪些用途?写一篇乙醇用途的论文;为什么黄酒有时味酸?李白斗酒诗百篇,这可能吗?为什么有的人酒量高,有的人酒量低?怎样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为什么工业酒精和假酒不能饮用?库存时间较长的酒常有一种芳香味,为什么?食用酒的酿造过程是:淀粉+葡萄糖+酒精,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等。

五、实验设计“生活化”

化学离不开实验。实验内容的选择与呈现尽可能生活化。例如,用榨汁机把青苹果榨成汁,果汁短时间显浅绿色,放置几分钟后,苹果汁很快变成黄色,加入维生素C药片粉末,搅拌溶解,苹果汁很快由黄色变浅或变为原状。该实验的化学知识包含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即苹果汁中的Fe2+被氧化剂(氧气)氧化为Fe3+,Fe3+被还原剂(维生素C)还原成Fe2+。

这个实验不仅给学生提供一个从生活的角度看待化学的视角,而且是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一种“化学的生活化”处理手段。把生活中的“实验”搬到课堂,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总之,化学是一门“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的自然科学,要使化学课堂魅力无穷,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挖掘其中蕴含的化学“生活化”元素,进而构建“生活化”“通俗化”的化学课堂。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教学语言实验设计课堂导入
不同的温度
有趣的放大镜
哪个凉得快?
无字天书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激趣 导思 引探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