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先秦思想之土 植生命教育之花

2015-05-30唐晓泉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语文活动生命意识生命教育

唐晓泉

内容摘要:现代教育中生命教育较为缺失,中学生生命意识淡漠。语文教学应努力探索生命教育开展的有效途径。先秦诸子思想中有很多生命教育元素值得挖掘。语文教学可借助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开展多种语文活动,强化内化生命意识。

关键词:生命教育 先秦思想 生命意识 语文活动 强化与内化

没有生命的世界是黯淡无光的,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生命,它是如此珍贵,因为唯一,方显无价。生命又是如此脆弱,一句话,一个动作,一次意外,一个变故,都可能让生命之花凋零。

一.认识当前现状,关注生命之殇

近年来,心理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作了许多调查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生们身上普遍存在着种种问题:如自卑、任性、孤僻、焦虑、人际关系紧张、自私自利、粗鲁暴躁、厌学等等。校园安全事例愈发增多,学生的行为失范、校园伤害、自杀自虐现象时有发生,并且有由高校下移到中小学校园、由成年人蔓延到未成年人群体的趋势。

一桩桩校园悲剧以血的教训警醒世人:生命教育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生命的意义,教育他们珍惜生命,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教育不可缺失、不容缺失的一环。

这就给学校与老师提出了严峻的课题:探索生命教育开展的有效途径,进行生命教育!

二.走近先秦诸子,聆听生命思想

先秦诸子为我们留下了一大笔无比宝贵的遗产,是我国文化传统最重要的根基。先哲们对生命及其价值有着深入的思考。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展了选修课《先秦诸子选读》,笔者就此开辟了“生命教育专题”,对先秦诸子思想中有关生命意识的内容进行梳理,约略可分为四类。

1.自然生命的教育,包括生命意识的教育和死亡意识的教育。

传统的儒家,是一门“生命的学问”,儒家贵生重生。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孔子之所以不回答并不是他不能回答,而是他更看重生的问题。他说得很清楚——“未知生,焉知死?”活着的事情还没想明白,为何考虑死的事情呢?思考如何好好地活着比思考死的事要重要得多。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也显示出了孔子对生命的敬重。

儒家除了对尊生贵生,还提及“重死慎死”,不主张鲁莽无谓的牺牲。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尽管儒家主张“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像赤手空拳打老虎,不用船就渡河,死了都不后悔的牺牲,儒家是不赞同的。孟子也指出:“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孟子·离娄下》)在可以死可以不死的情况下,除非为了更大的“仁”才选择死,毕竟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

道家主张“保身”,主张“尊生”,反对让世俗名利牵累和祸害生命。《庄子》曾以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而子州支伯却以“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却之,和子华子以“两臂重于天下”劝昭僖侯莫争邻国之地等事例,说明“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表达了不可“见利轻亡其身”的价值观念.

《韩非子·显学》中也有类似的议论:“今有人于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世主必从而礼之,以为轻物重生之士也。”其中“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也是指不要因为名利等身外利益而伤害生命。

2.生命与自然的和谐教育。重塑生命与自然之真,使学生在珍爱自我生命的同时珍爱自然中的生命,诗意地栖居。

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强调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论语·先进》中“侍坐”一章,孔子最赞赏曾皙的观点,“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融入自然、和乐美好生活的向往。

“子钓而不网,弋不射宿。”孔子只用竹竿钓鱼而不用网捕鱼,只射飞着的鸟,不射夜宿的鸟,珍爱自然中的生命。《孟子·梁惠王上》中“寡人之于国也”一章,也提及“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等做法,也体现了对自然生命的尊重。

道家强调“道法自然”,强调融入自然,在自然中得到心灵休憩,对自然更是敬重。《庄子·人间世》中讲了匠石和栎树的故事。匠石认为栎树“无用”,栎树托梦给匠石曰“若与予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意即我和你都是天然平等的“造化之一物”,不要期求对方成为满足自己需要的工具,大大张扬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反观当前的青少年生命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只注重珍视自己生命的教育,而轻视尊重同类生命的教育,更轻视爱惜他类生命的教育。对《先秦诸子选读》的学习为此做了有力的补充。

3.精神生命的教育。完善生命和自我之美,丰富情感,提高个人修养和涵养。

《论语》中有两章所体现的“孔颜乐处”的精神境界和处世态度成为成就君子品格的重要传统,它激励志士仁人不畏艰苦生活,勇于面对恶劣环境,不懈追求崇高理想和精神安乐。“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还赞美颜回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孟子也强调“我善养吾浩然正气”,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生命教育应该引导他们以不卑不亢和泰然自若的态度面对贫富贵贱,在面对各种生活境遇特别是身处困难、贫穷、挫折等恶劣环境时,追求“孔颜乐处”的生命境界,以免心理失衡。生活的境遇好坏其实不是十分重要,只要是精神是富有的,照样可以活出境界和精彩。

4.社会生命的教育。追求生命与社会之善,常怀感恩之心,善待、关怀他人,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处理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首先处理好与父母亲人之间的关系。敬畏生命就应从珍重自己、尊重父母做起,这是社会生命教育的前提。

《论语》中有这样一章:曾子生病,召来门人弟子说:“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曾子病重,却不忘身体发肤为父母所赐,临终前告知弟子一切完好,不违孝道,深感安慰。《孝经·开宗明义章》中也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通过这些章句使学生认识到生命源于父母,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保持快乐安康,不让父母为自己的健康平安担惊受怕。健康幸福地活着,不仅是对生命的自我尊重,也是对亲人的负责。

《论语》中有两个“问孝”的篇章。“子游问孝。子曰:‘今日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也曾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指出,尊敬父母、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更难能可贵。让学生认识到孝顺不是表面文章,而是发自内心的实际行动,是精神的陪伴和心灵的沟通,在老龄化社会里空巢老人增多的情况下,这是一种积极的引导。

在处理好与父母亲人关系的基础上,儒家强调把这种仁爱推而广之,善待关怀他人。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要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样,才能建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老者安之”的美好社会。

除了与他人和谐共处,积极入世的儒家还强调人们应该有积极的追求和高远的目标。人生于世,要有担当,有追求,有责任感。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生命才能焕发出璀璨耀眼的光芒。孔子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他有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担当,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思想。“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当内心有了这样的责任和担当,生命之花不但不轻易萎谢,而且会开得绚丽灿烂,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

三.开展语文活动,播撒生命阳光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使用语文课上阅读教学的方式,还通过辩论会、主题班会、新闻评论、时事专题演讲、影视作品评析、写作等语文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生命意识,最终内化为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和道德观。

例如在每周一次的新闻评论中,有的学生为“卖肾换iphone”的少年而痛惜;有的学生为世界上局部战争导致死亡的大量民众而哀悼;有的学生为马航失联客机上的乘客而揪心;有的学生为韩国斜沉游艇上的人员而痛心,有人为上海踩踏事件中离去的人们而祈福。学生的生命关怀意识在这样的语文活动中得以强化。

例如在“新时期如何敬老孝亲”的主题班会上,学生们各抒己见,对先秦的“孝文化”进行批判式的继承,还提出新的环境下,除了在物质方面满足老人的需求,还提出了精神陪伴和心灵沟通的必要性,不要让爱等得太久,不要让老人独守空巢、晚景凄凉。

又如在以“实行仁政还是法治”为主题的辩论会中,正反两方旁征博引,唇枪舌剑,最后综合反思,达成共识:仁政有可贵之处,法治亦有其必要性。

又如在学完相关章节后,让学生写出随笔式的感悟,不拘形式,不限文体,用个性的表达,突出自己对生命的深沉思考。或者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生命意识的作文话题或题目。如善待生命、面对挫折、个人追求、人生价值等,用文字书写心灵,深化内化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认识。

青春是美好的,这时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时的生命教育十分必要,可以让他们在人生规划的初期就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进行生命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拥有绚丽多彩的生命感受,点燃生命的热情,挖掘生命的潜能,沐浴生命的阳光,让生命之树长青!

参考文献

①江华《语文教育应承担起生命教育的重任》,《语文月刊》,2011年第4期。

②李鍌,叶匡正《国学基本教材·论语卷一》,新华出版社2008年。

③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作者单位:安徽阜阳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语文活动生命意识生命教育
文言文教学不可忽略课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有效滋养生命的德育探究
浅谈赵师侠词的思想内容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意识的培养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