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校文学史课程与作品阅读调查报告
2015-05-30施丽英
施丽英
内容摘要:文学史课程一直是大学文科专业的基础学科。当前文学史课程面临文学史与文学作品教习不对等状态,即教与学不相长的问题。这就要求师生共同努力以实现文学史课堂教授与学生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为目标。本报告立足这一着眼点,根据武汉高校文学院的相关课程与师生教学情况作了深入调查,并根据实际提出了方法与建议。
关键词:武汉高校 文学史课程 作品阅读
一.研究综述
文学史是研究文学发展历史的科学。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同属文艺学的范畴。它们都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但研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文学史注重研究文学发展的过程﹐总结文学发展的规律﹐其中包括阐述各种文学内容﹑文学形式﹑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产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寻求它们前后相承相传﹑沿革嬗变的规律﹐揭示文学的发展与各种时代因素﹑社会因素(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的关系以及本民族文学的发展与各民族文学相互交流﹑影响的关系﹐对各个时代的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作出评述等等。
文学史课程一直是大学文科专业的基础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多边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尤其是90后大学生们,处于高度信息化的纷繁社会,对各种信息的短时获取成为90后大学生的共性,在行为习惯、阅读兴趣、学习目标和计划等方面有着个性选择,将文学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除了部分学生对文学本身有着极高的兴趣,很大一部分抱有求职、考试等其他趋利性目的,缺乏对学术的专业追求,甚至对风靡一时的文化快餐不加选择,盲目追逐,这对于中文系本科生的基础课——文学史课程学习造成了很大阻碍。
随着时代的发展,价值观念的变化,作为基础学科的文学史课程日益受到冷落。由于各种公共课、通识课增加,加上双休日等因素,各高校文学史课程课时不断被压缩;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校园的人文精神受到冷落,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世俗化和功利化趋势。
综上,当前文学史课堂面临文学史与文学作品教习不对等状态,即教与学不相长的问题。这并非不可解决,要求师生共同努力以实现文学史课堂教授与学生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为目标。
二.调查结果
通过在武汉各大高校——武大、华师、华科、湖北大学等做了一系列问卷、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当前文学史课程与作品阅读间存在着问题——文学史教学与文学作品习读不对等。
就学生来说,大学的象牙塔让很多刚刚从高中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的大学生变得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一方面让学生基于兴趣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但另一方面也让缺乏方向性的学生限于盲目被动地接受。
为了提出具体数据,我们针对武汉高校文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包括:学生文学阅读状况(种类,数量,方法,深度),对于文学课堂学习的重视程度,对于文学史课堂准备情况,教学过程中对于文学史学习掌握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我们不难看出,“90后”大学生阅读情况不容乐观。精读文学史经典作品的人仅占3.125%,而且这类精读是建立在文本篇幅较短,难度较小的基础上。除此以外,70%左右的学生都是大致浏览了解作品,不做深究。;而在没有时间阅读时,学生会挑选部分选文或浏览教材上对作品的简单注解。9%的学生几乎不读作品。
学生阅读主要以自己感兴趣的为主,对老师课上介绍的知识能够理解此外,学生更为喜欢读小说故事类的作品,对理论类等难啃书籍缺乏动力。
由于上述现实情况,一部分学生的阅读面是比较狭窄和集中的。
按照读者类型、读者系别以年度热门借阅数据为起点,深入观察书与书之间的借阅关系,我们调查了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书籍借阅情况。2013-2014年度,文学院师生借阅古代文学为12.5%。且书目为《中国古代文学选读复习指要》,非原著,为节选类复习应试书目;现当代文学作品为62.5%,大多为小说作品,部分为散文或评论杂文集;外国文学为18.75%,有一本为理论著作,其余为小说或故事作品。细化到文学院本科生,2013-2014年度,中国现当代文学占到56.25%,古代文学借阅达到25%,外国文学借阅为6.25%。理论类阅读量达到了37.5%,比起往年,有所增长。而文学作品类则仍以小说为主,辅以散文杂文以及文学史刊物和书籍。
综上数据分析,文学史作品是文学类书籍的大部头,同时现当代作品一枝独秀,全部读者中,青春类当代小说数量很多,但在文学专业学生中几乎没有,所借阅(收藏)书籍多以专业课研究和理论书籍居多,这反映了文学专业学生的借阅目的的专业性,同时不乏功利性(多应考类)。
就教师来说,多数老师不太清楚学生的阅读情况,且急于了解目前的阅读状况。还有一部分老师则了解学生的相关阅读情况,因此采取了一些措施以增进学生对作品的感性认识。但是如何处理学生阅读现状与教学方法是否相适应的问题,仍需要从老师入手,了解目前文学史教学模式、教学现状、以及具体的教学模式。如:
教师备课情况。我们针对性的对高校文学史教学老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备课的实际情况,教师对所教授作品了解程度,发现备课的实际情况大大影响到了文学史作品讲解的比例。有的老师备课的依据主要来自教科书,有的来自自己的科研领域,有的则是来自文学文本。
教师上课时作品的选择。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初步确定大部分学生喜爱阅读小说故事类,较少部分的学生仅仅是课前翻阅相关作品,主要以自己感兴趣的为主。通过对老师作品讲解的选择,我们发现以作品来切入课程,会极大地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以串线式的讲述切入,学生对作品的关注会少一些,转而关注文学在某一阶段的发展史论。
教师对学生水平了解程度。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老师对于学生的阅读情况,有大致的了解,却没有明确的方向。有的教师会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制定书单或者阅读进度,有的即使了解,也会给予学生选择阅读的自由空间。
教师教学模式的探究,通过广泛的了解武汉各高校文学史教学模式,我们了解到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在文学史课程中仍占主要模式,当然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了讨论式教学,将课堂还给学生,但是根据实地走访课堂的效果看来,小组讨论式教学并非带来学生对作品的重视,反而难以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各自为阵。
根据对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访谈,我们也可以从中比较,寻找其中的衔接点和间隙,使文学史课程与学生的阅读有机结合。
三.分析与建议
基于一系列调研,我们发现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教与学上的差距,并且是由现实的客观与主观原因导致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生与厌”的阅读态度
生,指生疏,即学生对学习的作品生疏。这里分几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曾经阅读过作品,对作品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熟悉;一种情况是从来没有完整地阅读过,只是通过影视作品或其他方式的介绍有所了解,却自以为熟悉。还有一种情况是读过,却没完整地读过,熟悉文学史对作品的评价,知道作品好在哪里,却不知道作品为什么好。应该说,这几种情况在文学史教学中是很正常的事,但现在在教学中却面临越来越尴尬的境地,学生自以为对作品已经有所了解,不肯认真地再去阅读,只是停留于对作品的初步了解和外界评判上,没有融入自己的思考,没有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食粮”。
厌,指厌倦,即学生不愿意阅读作品。学生学习文学史却不愿读作品,即使是指定的必读作品,原因是当代90后大学生面临纷扰信息量,缺乏对经典作品价值的慎重衡量,阅读时易产生疲倦劳累之感,因而无法沉潜下心来阅读学习,这尤其体现在对古代文学经典的学习上,很多学生对四大名著和国内外经典名著没有阅读过。相反对于不少脍炙人口的文化快餐(如微博段子、杂志短文或帖子)等乐此不疲,轻松娱乐的小说故事等成了学生的最爱。因此,“生”与“厌”是现在文学史作品习读中面临的普遍困境。
其中造成困境的最大原因就是对文学史相关作品的忽视,阅读数量少,程度浅,课堂效率低下,对文学史知识的准备不足造成“吸收”不利。同时,高中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造成只读教材课文,缺乏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感知和对文学史的脉络了解;此外,阅历不够丰富,对文学作品没有充分的文学史感悟,不会将二者联系起来。
当前阅读最大障碍和解决的关键就是学生自己。根据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阅读过少,老师也无能为力。但绝大多数学生有自主阅读的意识,但缺乏足够的动力,被动地接受知识或者在老师的要求下才会阅读,而且阅读更基于兴趣。
同时调查也发现,调查对象中非师范生相对于中文师范的学生,目标更加明确,为了科研或者考研,学习阅读会有更多的自觉性。
2.“史与论”的艰难选择
同时,文学史课堂一直以来的“史论之争”问题更加凸显。在文学教学中,“史”就是作家作品,“论”就是史实叙述。“史实叙述与作家作品”的关系和比例也始终没有定论,有的偏重于“以史带论”,有的偏重于“以论带史”。不管是哪一方面,都无法回避讲解作品的问题。而许多大学教师则对学生的阅读作品情况不了解,导致老师无法从学生立场上讲授,而只能被动地按照课程安排讲授,给学生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文学史相关作品的阅读以及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也成为了大学教师值得思考和改进的问题。
在对文学院老师的调查结果中,教师对学生阅读文学史作品的不甚了解现象比较明显。同时,有的老师认为,应该先讲史,不讲史不能扩大眼界,等于在重复中学的课程;也有人认为,应该先讲作家作品,不了解和熟悉作家作品,不能真正学好文学史。但不管是先讲还是后讲史,一部文学史怎么也离不开作家作品论,但作家作品在一部文学史著作中占多大比例,却很不相同。而且,一部文学史著作与一门文学史课程在处理“史与论”的比例时也是很不相同的。当面临学生对经典作品普遍存在着“生与厌”的难题时,无论是“以史带论”,还是“以论带史”,都无法回避讲解作品的问题。因此,如何把握文学作品与史实讲叙的关系是一个艰难选择。
当然这一差距是可以弥合的。根据大量材料分析,我们也提出了对文学史课程建议的大胆假设:
1.学生重在课外:充分阅读文学作品
精读与泛读的结合,精读在于对文学经典名著的钻研型阅读,不仅在于字面意思的理解,最好做一些具有科研性和学术性的思考,而泛读则是重在了解作品概况,掌握更多信息,以拓宽视野;重视经典的阅读;随年级增加,多涉猎理论类书籍,增强学术修养;利用班团组织读书交流会和播放相关作品的影音资料;利用网络平台互动;要树立自己的文学观点,不偏听偏信,自觉做感悟性的点评、摘抄和感想。
2.教师重在课上: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积极了解学生课堂阅读情况,可将读书效果作为考核方式,针对作品写书评;培养学生原典阅读和归类阅读能力:注重对原著经典的赏析,注重对每种作品的归类;不要求学生有大量的阅读积累(这一要求不切实际), 但要求学生在听课后, 弥补上他们应该阅读的部分作品。
课堂作业可以适当加大学生参与比例,以文本分析或评论性小文章的形式完成, 题目设置与阅读文本相关, 教师进行评讲、答疑。在寒暑假等布置阅读作业。
师生间可以充分“交心”,在课内外交流反馈关于知识点,作品解析等与文学史课堂有关的问题。
文学史课堂文学史教学和文学作品阅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环节,本研究将着力于对文学史课堂存在的这一鲜明问题展开调查,就怎样搭建文学史和文学作品二者之间的桥梁,如何在教学中实现两者的平衡和互补分析原因,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本研究可为弥合教学中出现的差距,为我校乃至其他院校中文系文学史课堂带来有益的改建议和意见,促进学生提升文学史学习兴趣并为之做足准备,巩固扎实文学史学习,为日后的研究生生涯或求职奠定基础,尽量改善“成绩奇高却对作品不甚了解”的尴尬局面。同时,这一研究立足于师生的双向调查,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便于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准备和课堂的反馈情况,以及可供参考的教学建议,指导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了解文学史,达成一种师生双赢的优质高效文学史课堂模式。
参考文献
1.藤井省三:《日本人对现代中国的解读——20世纪中国文学阅读史》,《扬子江评论》2010年4期。
2.钱谷融、鲁枢元:《文学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期。
3.祝亚峰、孙晓:《中文系学生文学作品阅读情况调查及分析报告》,《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
说明:参加本调查的组员有汪璐、张靓、肖紫烟、刘晓寒。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