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新音
2015-05-30陈红玲
陈红玲
【摘要】云南民间歌曲种类繁多,演唱方式独特,随着文化的相互借鉴与融合,衍生出多种新的演唱技术。《云南过桥米线》这首创作歌曲,2009年被云南省评选为建国60周年“百首优秀歌曲”。它巧妙的把云南花灯元素与云南饮食文化,用歌曲演唱的方式结合起来。同时它在传承,发扬了云南民间艺术花灯的声腔、韵味时,又借鉴了中国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把二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本文通过对该曲的演唱方式的创新性探究,尝试进一步论证云南花灯原生态唱法对民族唱法的内容、形式及美感的影响,在演唱中如何借鉴,如何将民族民间的演唱技巧与民族唱法相结合,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云南创作歌曲;民族唱法;云南花灯唱法;结合
一、绪论
云南省地处巾围西南边陲地带,它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它占了全国56个少数民族中的26个,其文化的多元性不言而喻。过桥米线是云南省的知名小吃,其味道鲜美、吃法独特,享誉全国乃至全世界,它成为了云南饮食中最具特色的代表之一。云南花灯是云南民问艺术巾最具广泛性的曲种,它在云岭高原上遍地开花,男女老少都能随口哼唱几句。《云南过桥米线》这首创作歌曲,大量的运用、融入了云南民问艺术花灯的元素,它的旋律充满了花灯音乐的韵味,脍炙人口,风趣诙谐,在演唱的语言上是以昆明方言的声调、字腔为主,充分体现歌曲的风格。作曲者巧妙的把云南的特色小吃和云南民问艺术花灯结合在一起,用歌曲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传承、发扬了民问艺术的同时又传播了饮食文化。无论是从创作手法与欣赏角度,相较于传统的云南花灯,《云南过桥米线》这首歌曲目前都是云南本土歌曲创作的典范之作。
《云南过桥米线》的词曲作者卢云生先生、康建中先生认为:“语言是民族音乐的灵魂,如果不去研究语言就找不到音乐从何而来”。笔者通过本文对昆明方言与普通话语言声调的分析、对比以及它们在作品巾的展现做了详细的阐述。同时,笔者还查阅了大量的有关云南过桥米线来源的历史及云南花灯的唱腔特征等资料,为了更好的演唱、驾驭《云南过桥米线》这首作品做准备。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民族唱法已逐步完善,基本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唱法。演唱《云南过桥米线》时怎样以民族发声方法为基础,合理融入云南民问花灯唱腔特色,是该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此曲巾各种综合元素的结合运用,来理解如何传承、发扬、创新的关系。
本文通过我演唱的《云南过桥米线》进行分析,从而使我更好的了解、学习云南民问声乐艺术。对将来演唱云南歌曲以及其它风格、类型的歌曲的艺术实践和创作有更好的指导发展作用,为声乐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二、《云南过桥米线》的作品与曲式分析
(一)创作背景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重视民问传统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天”的精髓在饮食文化的长河巾得到更深的挖掘和发展。云南民问传统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过桥米线”就是中国饮食文化长河中一枝绚丽的奇葩,其味道鲜美,吃法独特,风格独树一帜,在云南可说是家喻户晓。过桥米线就起源于云南蒙自,它能流传至今跟一个民问美丽的传说有关。
相传很多年以前,在云南蒙白有一位书生为考取功名,在南门城外一个风景优美的湖泊巾,一座幽静的孤岛亭巾苫读诗书。书生贤惠的妻子为让丈夫专心读书,每天中午都会在家中做好饭菜走过长桥送到南湖孤岛亭巾。可是在寒冷的冬天来到的时候,由于家距离孤岛亭太远,等饭菜送到时已经变凉了。妻子看到丈夫渐渐消瘦的身体,心巾感到无比的焦虑,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妻子总是绞尽脑汁想出各种方法做出温热可口的饭菜过桥送于丈夫。有一日,其妻把家巾的母鸡宰杀后用砂锅炖熟,再用砂罐盛好送给书生。当午后去收拾碗筷时发现丈夫埋头苫读尽然忘了吃饭,妻子准备把饭菜重新拿回家巾温热时,且惊奇的发现鸡汤还是滚烫的。原来鸡汤表面覆盖的那一层鸡油与泥土烧制而成的陶罐起到了保温作用。受此启发,其妻每天都变换着花样把肉片,生鱼片,米线及各种蔬菜轮流着装入盛有鸡汤的陶罐巾,送给丈夫食用,书生因其可口的饭菜而精力旺盛,刻苦攻读,终于功成名就。这道可口的美食也因这美丽的传说和独特的做法在民问流传开来,它不仪是美食,更是一种积极向上,努力上进的精神。如今,这道菜肴经过上百年人们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更是以鲜美可口的鸡汤,丰富多样的辅料,滑嫩爽口的米线而闻名巾外。品尝了过桥米线的国内外客人都赞不绝口,更称它为“巾围式西餐”。云南蒙白也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了“中华特色美食城”的称号。
(二)创作手法与旋律特点
《云南过桥米线》大量运用了云南地方民问艺术花灯的元素。曲式上是F宫先雅乐后清乐七声复二部曲式,结构是ABACA,中部BC开头是雅乐加入变宫变徵,旋律与节奏有强烈的对比和发展。A部是由单二曲式构成的,接着反复再现了两次A,最后旋律结束在A上。
节奏变化比较明显从2/4到6,8拍,节奏感非常强烈,这是对花灯传统元素的一种发扬与创新,传统的花灯曲式单一,旋律简单,结构不复杂;而《云南过桥米线》这首创作歌曲曲式结构严谨,是二段式,节奏转换也具有较高的难度,旋律上也比传统花灯调丰富,优美动听;在演唱过程巾旋律更具有调式感;在韵味上更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整体上曲作者把花灯曲式元素与现代人们对花灯的审美感融合到一起,使其推承出新,独树一帜。
三、《云南过桥米线》与云南传统地方音乐的联系
(一)云南花灯的唱腔特色
云南花灯的唱腔特色主要从地方方言,用气发声,润腔韵味,表现手法等四个方面来诠释。云南人在说到唱花灯时,首先会说“崴花灯”,何为“崴”呢?就是人们在演绎时边唱边跳着十字步,手拿着花扇子载歌载舞的情形,用云南方言称为“崴花灯”。云南花灯的唱腔经过二十多年的丰富,发展,也借鉴了京剧、滇剧的一些演唱特点,但在形式上,京剧与滇剧都是单一的表演戏曲艺术,而花灯包含了舞蹈,戏曲,演唱等多种表演品种,它包含了多种表演艺术形式。
根据云南不同的地域性,又有不同风格浓郁的花灯类型,总的划分为花灯歌舞、花灯音乐、花灯小戏二个主要种类。而传统的花灯曲调主要以唱腔为主体,舞蹈为辅,也有少量的器乐曲。而其中花灯歌舞与花灯小戏都是以小调为主,伴奏多为无乐器伴奏,或者是简单的一种打击乐如“锣”、“筒筒”,而花灯音乐的旋律相对比较单一,基本上以一段式,二段式,单句式为主。
在花灯演唱中,滑音润饰法最为常见,使用很广泛,花灯味浓。比如:云南弥渡花灯调《绣荷包》,我国很多知名的艺人都演唱过这首歌曲,都存在一个韵味问题,那就是没有云南本地方的地方语言基础不能饱满的演绎出云南花灯的韵味。
这首云南弥渡花灯《绣荷包》,其巾“荷”在普通话中念he,在云南话中念“huó”; “嘛”是一个语气词,在演唱时念成“mō”; “哥”在普通话中念“ge”,在云南话中要念成“guō”; “小”在演唱时声调要念成四声“xiào”,而不是普通活的“xiǎo”;“个”字要念成“guò”而不是普通活的“gè”,还有第二段歌词中的“街”,在普通话中念“jie”,在云南话中念“gai”,这几个字在歌曲中反复出现,演唱时一定要用当地的语调和发声习惯,声腔来演唱,才能把花灯的韵味体现出来。如果演唱者把这几个带有地方浓郁色彩的字念成了普通话的声调,那么演唱出来的歌曲无论多么美妙动听,总是缺了其中的精髓,那就是地方味。
(二)花灯元素在《过桥米线》中的继承与发扬
云南花灯的地域性风格,主要划分为昆明、呈贡、弥渡、蒙白、腾冲等花灯种类。《过桥米线》这首创作歌曲主要大量运用了昆明花灯音乐的元素,主要体现在语言与声腔上。
其巾的“海”是指一大碗的意思,这个字把云南人憨厚淳朴,热情豪迈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词作者把这个字巧妙的运用到《云南过桥米线》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演唱的时候,这个“海”声调不能吐成二声,要吐成“四声”,它的准确声腔、字腔是“Haiai”;油亮亮么,滚烫烫中的“油”“滚”都要唱成四声,而不是普通话中的二声。虽然演唱这类歌曲,语言要尽量向昆明方言靠拢,使源于方言习惯,但在演绎时又要高于方言习惯,让《云南过桥米线》的唱腔在继承了地方曲艺的韵味时得到别具一格的艺术体现和升华。
“念白”是花灯的常用演唱形式之一,它特别注重方言语气、语调。《过桥米线》这首歌曲大量运用了“念白”,歌曲中的两个巾段“念白”与“唱”,都是建立在彼此的基础上的,“念白”是建立在“唱”的基础上,“唱”又发展、美化了“念白”的味道,以增强歌曲的风格性。
(白)瞧瞧那一碟碟呢小菜,草芽韭菜豆腐皮,菠菜白菜碗豆尖,哎呀!还有4个鹌鹑蛋,买买嗓嗓!数都数不过来啦!
《过桥米线》这首创作歌曲把云南花灯巾说与唱相结合的演唱艺术形式完美的继承和运用。同时在旋律上突破了传统花灯单凋的曲式特征,运用了比较规范,严谨的创作手法把整个曲凋装饰的丰满、圆润;在唱腔上借鉴了目前中国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突破了传统花灯“原生态”的发声方法,让唱腔用气上更科学,更具时代性。
四、《云南过桥米线》演唱风格的把握
(一)技术处理
1 润腔
声乐中的润腔特征和发声方法从古至今,经过了质的翻天覆地的转变及发展进化。作为目前音乐唱腔发展现代化学院派民族声乐的专业学习者,除了继承总结以前传统的声乐理论以外,还要借鉴国外也就是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的科学性及优点,结合自身的民族文化,生活习性,审美标准形成独树一帜的民族特色的发声方法。它的标准是:音色上要求圆润、响亮、清澈并具有金属性;气息上要有深沉持久的呼吸控制和支撑点;腔体上要求通畅、歌唱时保持吸气状态、放松的打开喉咙、相对的稳定喉头位置,使气息流通、声音顺畅;共鸣上要有充分的头腔共鸣、鼻咽腔、口腔、胸腔共鸣等等。以上这些发声方法不管是在中国汉族民歌还是少数民族民歌音乐形象塑造的共性美上起着基石的作用。然而云南汉族民问戏曲花灯的音乐形象塑造的个性化特征上有它独具匠心的唱腔技巧和韵味。花灯最常用的润腔也叫“崴腔”,音乐专业俗语也叫语言性,风格性,表情性滑音。它是按照地方语言声调抑扬的自然规律所产生的滑音,《云南过桥米线》中运用了多个“崴腔”,滑音。
是一个八度音程,在演唱时,音区也较高,歌中的味道全靠这些“崴音”在点缀其效果。其巾的就要用滑音的声腔来演唱,才能“崴”出花灯味。
语言性润腔,风格性滑音是应演唱风格的需要出现的,使旋律不仪柔美委婉,而且流动感也增强。这里以五度调值将普通话和昆明话做比较:以“妈”为例,普通话巾阴平的声调是高平,调值是55;昆明活的声调是半高平,凋值是44;以“麻”为例,调类阳平普通话声调是中升,调值是35;昆明话声调是中降,调值是31;以“马”为例,词类上声普通话是降升,调值是214;昆明话声调是高降,调值是53;以“骂”为例,调类去声声调是全降,调值是5l;昆明话声调是降升,调值是213.以上谱例巾的“有”,普通话是上声声调,发时该降升念二声“vou”,而昆明地方发言是去声声调,发时是全降念成四声。恰好这个“有”字很巧妙的把花灯元素中的“崴腔”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了。
这里的“线”在演唱时如果没有那个滑音,就没有鲜明的花灯风格特色,滑音本身分为上滑音,下滑音两种。在运用滑音时要适度,太多,太过反尔画蛇添足。
波音润饰法是旋律性装饰的一种,一般出于美化旋律的需要。波音的运用,使旋律更流畅,表达的情感更强烈。
以上二例曲调在传统花灯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新花灯”的腔调进一步加花后,节奏更细密、曲式更为华丽,多元化。为使表现的主题,情感更加生动、细腻、动人,在唱法上要求演唱者不但要具备熟悉云南昆明的地方语言及地方戏种花灯的发声声腔与声调,还要具备扎实的气息基本功。在演唱这首作品时,气息要灵活,有弹性,声音要饱满,有力度;音区转换要顺畅,自然;吐字要清晰,准确;共鸣腔体要通畅,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驾驭《云南过桥米线》,很好的诠译作品。在声,韵,调的演唱上尽量靠近昆明方言习惯,但是又不等于昆明方言,歌者应该在昆明方言习惯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突破,使歌曲听上去更具美感。
2 音色
传统花灯在演绎时几乎都是大白嗓,到高音区几乎都是假声,分成了两个音区,低音区,中音区用真声,高音区用假声,音色、音量对比很明显,上下反差很大,很难调整平衡,不能贯通相接。而在演唱《云南过桥米线》时,旋律一开始音区就偏高,真声是没法演唱的,那就必须用民族唱法的科学发声方法,用真假声混合,“混合声”来演唱,音色明亮,声音有力度,结实,网润,通畅,有张力。
3 吐字
在演唱《云南过桥米线》时,要用云南昆明的地方发言,同时又要吐字清晰,咬字方便自如,音色要求响亮具有表现力,这相对难度比较大。即要用地方语言来体现风格特征,又要让不同地域的人群听得懂,听得清在唱什么,主题是什么,那就非常考验演唱者的综合素质。我国科学的发声方法巾总体上咬字要“以字带声”“字止腔网”,“以字行腔”等经验,但由于语言、风格、情感表演、不同的风土人情、欣赏习惯、地域特征产生不同的个性和特点,因此在唱法、咬字上随之变化。
《云南过桥米线》巾的“念白”特别具有以上针对性的特征。
“生”在普通话巾念“sheng”,在昆明方言中含成“sen”;“白”在普通话巾念“bai”,在昆明发言巾含成“be”;这里的念白部分“买买嗓嗓”是昆明话很有特色的声腔之一,有惊叹之意,在《云南过桥米线》中主要表示其菜品的丰富性和吃法的独特。
(二)艺术处理
根据《云南过桥米线》这首歌曲中捕述的情景,设计为以下结构:首先第一段从米线的形状描述,“一条一条米线似珍珠串”让人产生兴趣,从而有尝一下的欲望;第二段从过桥米线的主辅配料端上餐桌的情景来捕述,让人产生垂涎欲滴的食欲;第二段从开心愉快的吃过桥米线及对这个吃的独特的过程表现出的惊奇感来描述;第四段从吃完过桥米线对其美味赞不绝口“胜似神仙”的感慨捕述。笔者在演唱该歌曲时,是以第一人称、品尝者的身份去介绍歌中出现的画面和情节,同时要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要怀着一种兴奋、好奇、惊奇、愉悦、回味的状态来演唱。只有这样才能把歌曲中第一、二、二、四段中对过桥米线的描述,饱满、生动、有趣味的艺术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让听众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