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样化与“三位一体”

2015-05-30周锡堂李润黄妍

大学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多样化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

周锡堂 李润 黄妍

[摘 要]创新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人才培养改革方面的重要举措。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汲取了前期改革实践取得的成果,集中反映了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顶层设计,较为完整地阐明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和培养过程的内涵要求。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多样化 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5-0060-02

21世纪前10年,我国新办院校数量大增,招生规模大幅攀升,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1]然而,受高等教育资源所限和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及相关的体制机制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受到了多方的质疑。有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现实背景,做出了“要切实把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2]的战略决策,目标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发展,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据此,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3],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项目就是其中专项之一。几年来,我校进行了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既有自身特色、又有普遍意义的“‘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我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也给相关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参考。

一、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有鲜明的石油化工行业背景,同时又是一所涵盖化工、机电等九大学科的地方性院校。不同专业有不同的积淀、不同的服务对象、不同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这就决定了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就工程教育来说,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很多改革的呼声,“回归工程”[4]是普遍的要求。无论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5]、欧洲工程教育认证体系,还是我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它们既有共性的一面,同时也为不同学校实施带有自身特色的改革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及其在我校的实施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由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等发起的重大改革项目,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该计划的最大特点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试点卓越计划的验收标准就是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业认证,即工程认证,这也是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后高校举办工程教育必须逐渐达到的标准。卓越计划试点专业通过专业认证不是卓越计划的目的,改变育人观念和方式,给大面积的工程教育提供示范,带动全校、全省、乃至全国工程教育的提升,为社会大量提供卓越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才是其最终目标。

(二)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专业教学改革

CDIO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学习工程。在地方院校,实施这一工程教育模式最大的难处就是资源紧张,一系列的困难极大地影响了这种以项目为主线的培养模式的大面积推广。然而作为一种工程教育理念,它为很多工科专业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校以自动化专业和食品工程专业为代表的一批专业,正在实施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教育改革,多数实行“3+1”模式。企业学习的优势是,能提供从企业课程学习、企业文化体验及毕业设计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所需的条件。只要我们能提高主动服务意识,诚心实意地去寻找合适的合作企业,相信这些试点工科专业能培养出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赢得合作企业乃至整个人才市场的青睐,为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趟出一条新路子。

(三)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协同培养

目前普通本科教育在课程体系、工程实践教育方面的改革还没有取得重大的突破,有工程实践背景的教师队伍还没有建立起来。而一批高职院校,尤其是国家级示范院校,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不仅硬件条件优于一般地方本科院校,它们的合作企业也大多是近年快速发展起来的股份制或民资企业,它们渴求实实在在的校企合作,它们对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持积极态度。

我校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结成协同培养单位,共同向广东省教育厅申请在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工程两个专业试点,获批准于2013年开始招收首届学生。对此,合作双方需要加强沟通、密切合作,制定既符合本科学历与学士学位要求,又有企业深度参与、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技能训练方面优势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实施、学生管理、学分互认、学籍管理等方面建立一整套办法。这样才能保证这种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能够顺利地实施下去,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四)特色鲜明的其他人才培养模式

EDC-理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改革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特色鲜明的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强调理工融合,以实际项目为知识载体、工作室式的师生互动训练,吸引了大量学生参与实训,使得该专业学生因上手快、能力强而深受各实习单位欢迎,成为了我校人才培养的增长点,还吸引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多个兄弟院校前来考察学习。

“1+X”是我校网络工程专业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另一个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准确,课程模块设置思路清晰,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连续性。加之专业课程整体开课时间前移,在注重理论的基础上强化了实践,使得学生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学生在获取本科学历的同时,具备考取行业权威证书和国际知名认证的能力,学生就业质量明显提高。

二、“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我校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不断总结,学校提出了“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和过程的三个“三位一体”。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指导我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并将在一定范围内发挥其辐射影响和参考作用。

(一)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

各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针对现有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而提出来的。诚然,人是个性化的人,培养也应因人而异。然而仔细分析,它们只是侧重点不同、应用的方法不同,其目标、体系和过程不会有质的区别,这就是各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

(二)“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这三个“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些特色与当代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标准是高度契合的。首先是以目标去确定培养体系,而不是传统的以学科属性确定培养体系。这就意味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按需而论,而非“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其次是特别强调技能与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技能是用人单位最需要的,这也是本科院校重视不够,目前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的培养环节。素质是多方面的,它包括专业素养、职业操守、社会道德、团队意识、组织协调能力、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这些体现了社会对当代合格人才的要求。再次是这种模式强调育人机制与体制的改革。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各方都认识到了,单纯的课程甚至专业改革很难达到目的,因为评价、分配等激励机制的缺位会影响人的付出热情,而任何改革都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只有可持续的改革才有实质意义。

“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教育理念更新、培养模式创新的大背景下,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随着新技术、新概念不断出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及其培养模式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在我校资助的2013年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中,就有专题研究“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相信通过教师们的实践、分析,再实践、再总结、再提高,这种既具自身特色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会得到及时的丰富和发展,为切实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在实践中产生良好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做出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小鸿,黄亚平.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J].教育与现代化,2007(1):66-69.

[2] 高建进.全国新建综合性本科院校第七次工作研讨会达共识——“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办学质量上”[N].光明日报,2007-11-19(001).

[3]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667/201107/xxgk_122688.html

[4] 江安凤,吴锵.回归工程: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基本取向[J].高等建筑教育,2005(4):5-7.

[5] 查建中.工程教育改革战略“CDIO”与产学合作和国际化[J].中国大学教学,2008(5):17-19.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多样化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多样化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