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探究
2015-05-30李哲
李哲
[摘 要]教务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务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对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新思路进行探索,相应的对策是更新理念,转变思路,树立信息化的教务管理理念;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完善教务管理二级管理模式;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教务管理系统功能;合理规划部署,加强教务平台整体建设,切实推进教务管理工作信息化进程。
[关键词]教务管理 信息化 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5-0177-02
高校教育信息化是指高等院校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营造信息应用环境,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等方面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通信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1]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对教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号召,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务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使教务管理工作能够更高效、更便捷、更人性化,整合教学资源,优化管理模式,适应信息化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一、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教务管理信息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提升,招生人数不断扩大,教务管理信息急速膨胀。学分制的实行,增加了教务管理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面对日益增长和复杂的数据,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必然。
(二)教务管理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是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保障。
当前,一些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仍处于经验式的工作模式,实行以老带新的传统管理模式。经验为主导的工作模式,工作效率低,重复劳动多,信息闭塞,准确性和效率低;以老带新的管理模式,造成了大量的人员浪费,降低了工作的质量和教学管理的水平。以信息化为平台的教务管理模式,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节约了人力资源,实现了信息精确管理和高速共享,为教务管理工作的规划化和科学化提供了保障。
(三)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是实现资源共享和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资源共享的基础和核心就是信息,规划科学的信息管理模式为资源共享提供了基础。通过教务信息管理,师生可以及时获得教学活动的信息,也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学习交流和互动。高校的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而教务信息化占据了基础性的地位。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和教学管理水平,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终的表现形式是数字化校园。[1]
二、当前教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务管理软件的设计不尽合理,升级维护困难
国内大多数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采用公司研发的教务管理软件,软件的系统架构和功能设置都是统一由研发人员开发定制。由于都是流水线产品,而且产品设计时不可能考虑所有学校的实际情况,因此就会出现很多设计“不合理”的地方。“不合理”的原因一是所在高校的工作模式与软件设计采用的工作模式不同;二是软件本身的设计存在弊端,不适应当前高校普遍的工作模式。对于第一种情况,多数高校会选择让软件公司定制开发某项功能,但是往往定制开发的费用是计工时收费,费用相对较高,高校往往不愿意支付高额的升级费用,这样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升级维护的困难。对于第二种情况,教务软件的费用相对较高,很少有高校会因为一些功能不能正常使用而重新采购教务软件,这样就需要我们改变工作方法,采用其他方式解决问题了。
(二)教务系统功能单一,不能满足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高校采用的教务管理系统,通常包括学籍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管理、选课管理、考务管理和成绩管理、毕业生信息管理、评教系统和教材管理系统。这些仅仅实现了教务的基础模块管理,而教务信息化建设还包括网上教学平台,精品课程建设,教学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综合管理等平台的建设。教务管理系统的功能单一,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通常需要采购其他的软件和平台。多个软件之间首先存在的是数据对接和资源共享的问题,技术问题解决过后就是管理的问题了。学院教务处通常有教务系统管理员,管理员没有设置专职岗位,还有其他岗位的工作任务,多平台的管理加重了信息管理人员日常的工作任务。因此,寻求功能和管理模式的统一,从而推动教学管理与应用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教务管理水平,是高校追求的目标,也是软件公司应当考虑的关键问题。
(三)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二级管理模式推进遇到阻力
这是高校使用教务管理系统遇到的普遍问题,要从两方面谈起。首先,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导部门是学院教务处,教务处要设立系统管理员,对各科室的使用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教务管理软件是一个功能强大、系统性强的大型软件,这就要求系统管理员熟悉教务管理各项环节的内容,并且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耐心;各科室负责具体操作的人员,也要求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熟悉软件操作。同时,随着办公信息化的发展和教学管理任务的繁重,二级教务信息化建设和推广工作已经迫在眉睫。目前,教务软件也是二级管理的架构模式,很多工作都可以交给二级学院自行操作。高校二级管理模式的推行过程中,往往遇到困难。分析原因,一是要求从规章制度上,明确教学秘书应当担任的职责,从而从源头上杜绝工作职责不明确,互相推诿的现象;二是,系统管理员对各院校教学秘书的身份和角色分配明确,要根据需要对教学秘书定期进行培训,使他们明确工作职责,对于要做的工作以及操作步骤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收集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问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推进的阻力。
三、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更新理念,转变思路,树立信息化的教务管理理念
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教务管理工作的希望和契机,也是教务管理人员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走向现代化的机遇。高校教务信息化的实现,首先要求教务管理人员更新理念,提高认识,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充分认识信息技术为教务管理工作带来的契机,以及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对于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不断地思考和总结,不断探索和发现,让信息技术为传统的教务管理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
(二)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完善教务管理二级管理模式
首先,要求系统管理员熟悉教务处各科室的业务和软件的架构以及功能,掌握每个业务的流程以及可能预见的问题,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能够及时处理软件出现的各种问题。其次,教务管理系统不是系统管理员一个人的战斗,需要教务处各业务具体操作人员积极配合,能够熟练掌握并操作业务模块,实现工作目标。教务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强,任务量大的工程,仅仅依靠一个部门的管理还是不能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目的。因此,需要二级单位能够提高责任意识,转变工作理念,主动承担任务,积极学习教务管理知识,及时反馈遇到的问题,真正实现信息技术对教务管理工作的巨大推进作用,促进学院教务管理工作快速发展。
(三)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教务管理系统功能
教务管理软件都是流水线产品,很少能够完全符合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而个性化的定制开发,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很多高校都在抱怨软件不好用,不能满足需求,就像前面提到的一样,这不是单方面的问题。多数高校资金无法到位,这样制约了教务管理系统本身的发展,同时减弱了教务管理人员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对教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加大该方面的资金投入,为学院教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合理规划部署,加强教务平台整体建设,切实推进教务管理工作信息化进程
缺乏合理的规划和部署,往往在建设策略和资金上都会造成较大的浪费。实现教务管理信息化,是一项长期而系统性的工程,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才能使教务管理信息化进入良性轨道。教务管理系统是教育信息化的一项基础工作,还应当考虑实践教学管理、师资管理、教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网络教学平台、资源管理平台等等建设,最终将上述资源进行整合,以教务处网站为中心,采用B/S和C/S想结合的模式[2],优化资源管理,整合资源平台,推动教务信息化建设,从而推进和谐数字校园的建设。
四、结束语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性的工程。学院要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合理规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开展教务信息化建设;同时,作为教务管理人员要更新思想,提高认识,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管理水平,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更好地为教学管理工作服务。
[ 注 释 ]
[1]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概念[J].教育信息化杂志,2005(6).
[2] 李友良,何勇.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35):43-44.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