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盛斋的生意经
2015-05-30章永俊
开业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的月盛斋,距今已有240年的历史。从创业者白手起家到数代经营,中间经历多次冲击,但月盛斋长盛不衰,始终是以制售酱羊(牛)肉而远近闻名的老店。月盛斋经营规模并不大,解放前一直在行人稀少的户部街,民国时与周围的建筑比起来更显得寒碜,可是就这么一个一间门面的小铺,却有着其他店铺没有的独特魅力。它的独特的经营方法也给世人不少启示。
户部门口羊肉肆
月盛斋的创始人马庆瑞,生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回族人,家境贫寒,少年时跟随父亲在京城做小食品买卖。十七八岁时,经人介绍,进入宫廷做临时差役,在礼部举办祀典时照看供桌。由于办事勤快,马庆瑞很受一些太监和差役的喜欢,常赏给他一些祭祀后的供品。有一天,他领到一只生全羊,便拿到街上去卖,收益还不错。此后,他经常去卖领到的羊肉,发现卖羊肉比在礼部当差好多了,于是辞去官差,专门以很低的价钱从差役手中收购“祭羊”,做起了卖生羊肉的生意。可是不久之后,他又发现虽然买卖不错,可赚的钱不多,于是他就照御膳房厨子烹制羊肉的方法,把羊肉做熟,在前门外荷包巷摆摊卖酱羊肉。认识马庆瑞的人,知道他的手艺是从御膳房学来的,都来购买品尝,每天做的熟肉都能卖出去。乾隆四十年(1775年),马庆瑞在前门内户部街租了三间筒子房,把摊子变成了店铺,取名月盛斋,有“斋月里开张,月月兴盛”之意。开业时,店门前挂一块蓝布幌子,上面是七个白布大字“月盛斋马家老铺”。后来,月盛斋果然兴盛起来,清人朱一新在《京师坊巷志》中这样记载“户部门口羊肉肆,五香酱羊肉名天下”。
月盛斋正式开张后,门市经营生羊肉和酱羊肉两种商品。从马庆瑞起月盛斋就制作酱羊肉,但是真正成为五香酱羊肉行销全国,还是在清嘉庆年间。当年,马庆瑞的儿子马永祥为人厚道能干,得到了太医院太医的帮助,对原来制作酱羊肉的佐料配方进行了修改。他用丁香、砂仁、桂皮、大料等为主料,外加酱和盐调味,使月盛斋酱羊肉不仅味道香,而且具备开胸理气、增加食欲的作用。由于产品受客户欢迎,且加工能力有限,供不应求,要买月盛斋酱肉,得提前预订,这就更提高了月盛斋的名气。
慈禧太后最爱吃月盛斋的酱羊肉,为让月盛斋给她进宫送肉方便,于清光绪十二年十月十二日(1886年11月10日),特发给马家四道腰牌。月盛斋雇佣了专职的挑夫,直接往宫内送特制的五香酱羊肉,供慈禧太后和皇室成员享用。从那时起,月盛斋真正进入兴旺时期。
除“预订”、“御用”外,月盛斋还将其产品传播到外埠。民国初年,月盛斋请当时名人吴曾寿题写“月盛斋”三字,换下了旧匾,挂于门庭正中。店内制有一块说明牌也是名家墨宝,上书:“本斋开自乾隆年间,世传专做五香酱羊肉、夏令烧羊,均称纯香适口,与众不同。前清御用,上等礼品,外省行匣,各界主顾,无不赞美,天下驰名,只此一家。请君赐顾,详请认明马家字号,庶不致误。”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月盛斋被迫从户部街迁到广安门内果子巷,直到侵略者退出后才回到原址。1940年前后,日军入侵华北,百业凋敝,羊肉买不到,月盛斋就以酱牛肉维持经营。由于酱牛肉质量好,可与酱羊肉齐名,受到各界称赞,马连良、裘盛戎、马三立等名人都曾来品尝。
北京解放后,由于修建天安门广场,月盛斋营业房从户部街迁至前门大街3号,并建立了加工车间。1956年,月盛斋参加了公私合营,其第五代传人马霖摒弃了“艺不外传”的祖训,招收了外姓徒弟,现如今,当年的徒弟已经成为新月盛斋的骨干力量。
南城买桂皮,北城买丁香
月盛斋的五香酱羊肉(1937年以后又添上了酱牛肉)之所以成为上好佳品,食之脆嫩爽口,醇香味浓,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不膻不腥,不留肉渣,主要是从选料到制作有着一整套严格的操作程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再加上是用“百年老汤”煨酱,自是美味非同一般了。具体来说,有以下一些特点:
其一,选肉精细。长时期以来,月盛斋烧制五香酱羊肉和夏令烧羊肉,一向采用内蒙古产的西口大白羊。这种羊屠宰后每头出肉四十来斤,肥瘦相当,雪白鲜嫩,加工时按部位分割剔选,脖子肉、前槽肉、前腿腱子肉结缔组织多,肉质较老,就切成小块;后腿部位的“黄瓜条”、腰窝、三叉等部位结缔组织少、肉质细嫩,切的块就稍大一些。这样大块、小块放在一锅,既煮得透,煮得烂,而又有咬头,不糟,使人爱吃。
其二,调料考究。这是月盛斋五香酱羊肉成为特殊风味的重要因素。为了严格地保证质量,保持风味,月盛斋的几代经营者一直选用上好的香料和名贵药材做调料,而且有严格的配方比例,根据季节、肉质和供应对象的不同,选用不同比例的配方。为了在同业的激烈竞争中保持特殊的优势,以招徕更多的顾客,月盛斋的调料配方一直是严守秘密的,绝对不往外传。为了防止别人知道这个秘方,月盛斋从来不在一家药店买齐所需的香料药料,而常常是东城买花椒,西城买大料,南城买桂皮,北城买丁香,又总是不固定在一家药店买。一直到解放后,月盛斋才公布了配料的秘方,但也不是能轻易掌握好的,要积多年的经验才能运用自如。
其三,制作严格。月盛斋烧制五香酱羊肉和夏令烧羊肉,有一套严格的操作程序,历来由马姓本家掌握,解放后才收了外姓徒弟。煨炖五香酱羊肉首先要“调锅”,即肉块下锅前,先下好一定数量的水和黄酱煮沸,然后“压锅”,即把分割好的肉块,根据部位的老、嫩程度,分层码入锅内,也称装锅;投料灌汤后,再进行最后的一道工序,即“煮锅”,这是保证酱羊肉质量的关键,重要的是掌握好火候。先用旺火煮,使羊肉由生变熟并除膻去腥;然后用文火煨,使羊肉进一步煮透,五香味进入肉里,还要随时观察调整火力。操作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恰到好处地掌握好每一个细微环节,稍一疏忽就会影响酱羊肉的特殊风味。根据肉质的不同,每锅煨炖六至八小时即熟透入味,熄火开锅,将肉块捞出后“冲汤”(即用原汤冲去附在肉上的调料渣)、“浇油”(即用原油浇肉的表层)。经过这样细致的加工,就成了脍炙人口的五香酱羊肉;再精选酱好的羊肉放入滚开的油锅里煎炸,即成了外焦里嫩的夏令烧羊肉。由于通过煎炸保护了肉里的原汁滋味,故后者更为香纯色美,比起酱羊肉又胜一筹了。清代杨静亭的《都门杂咏》中记有:“喂羊肥嫩数京中,酱用清汤色煮红。日午烧来焦且烂,喜无膻味腻喉咙。”此语是赞扬月盛斋烧羊肉的好吃和适口。
尤其使广大顾客最感兴趣的是,月盛斋继承了我国传统的“留宿汁”的烹饪方法,善用“百年老汤”。宿汁即是老汤,也就是在每次炖肉后,留下一部分肉汤,存入专用的器具里,第二天再兑入新汤里,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称这锅锅相兑的肉汤为百年老汤。用这种肉汤酱出来的五香酱羊肉更加五味调和、肉质鲜美,也成为月盛斋的一大招牌,散发着永久的魅力。
选址非关繁华,重在适宜
解放前,马家老铺一直设在行人稀少的户部街,而且,即使月盛斋资金雄厚,名扬四海,它也不愿意搬迁,不愿意扩大门面。对于不知内情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谜。怎么会有这样做买卖的?
其实,马家老铺正是在这儿显示出它的独特的经营策略,启发广大经营者:选址不一定非选在繁华处,而是要选在合适的地方。对于月盛斋的创始人马庆瑞来说,户部街就是他的风水宝地。
马庆瑞摆摊时是在商业繁盛、人口众多的荷包巷,生意不错。可是当他打算开店的时候,他却选择了户部街。在选择店址的过程中,马庆瑞动了不少脑筋。除了考察荷包巷外,他还考察了棋盘街。棋盘街又叫千步廊,从正阳门内到大清门前,其间店铺林立,香店、布店、饭店、棉花店,一家挨着一家,吸引了大批顾客。然而,马庆瑞在考察这儿的时候却在想:我是小本经营,将店面开在这儿,一点也不起眼,店面的租金又高,不能成为首选。这样想着,他来到了东边的户部街。
户部街是马庆瑞非常熟悉的地方,从北往南依次是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皆朝西临街。马庆瑞以前到礼部当差,便经常出入于此。这儿人不多,店铺很少。马庆瑞在这条街上走着,看到礼部的招牌,很自然地想到了礼部举行的祭祀。每一年,礼部光是祭祀用的牛羊,就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如果哪家店铺承办这项业务,那绝对是一个长久之计,起码不用发愁会赔本。如此一想,马庆瑞思路大开。他马上想到了自己的优势:礼部有熟人,自己熟悉礼部祭祀用的“全羊”。如果将店铺开在礼部附近,自己再做点工作,礼部一定会把供应“全羊“的活交给自己。同时,户部街行人稀少,但衙署众多,营业对象可以主要针对宫廷内侍和衙署官吏。其他还有不少好处,例如,与其竞争的店铺很少等等。既有如此多的好处,马庆瑞立刻决定,将店址选在户部街。日后的实践证明,马庆瑞走了一步好棋。
月盛斋开业后,不仅礼部祭祀所用的“全羊”由月盛斋供应,而且宗人府、吏部、户部的官吏也常来光顾。月盛斋的酱羊肉被太监们带入皇宫,成为内廷的贡品。月盛斋借此大做宣传,使该店名气更大,其五香酱羊肉之名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除京城的顾客外,外省赴京之人也慕名而来。为方便外省顾客携带酱羊肉,月盛斋特制了一些白铁长方扁匣,匣盖上以油漆写上“京师月盛斋马家老铺·五香酱羊肉”。《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曾记载此事:“正阳门内户部街路东月盛斋,所制五香酱羊肉为北平第一,外埠所销甚广,价之昂亦无比。所称一斤者不过十两(当时用的秤一斤合十六两)。装以铁匣,其精致也与罐头金华火腿等。”这段话里,提到了月盛斋的白铁匣子的包装,但又提到它的分量不准。这是做买卖的生意经。因为秋天,羊多肉肥,价钱平稳,春天以后,羊少价钱上升。但是,月盛斋为了让顾客感觉不出酱羊肉涨钱,一到春天,一斤就只给十两,铁匣里多放些荷叶或白菜叶子,以塞实匣子,去充分量。虽然这时的买卖稀少了,但一进旧历四月,顾客就多起来。因为这时,正值金顶妙峰山的庙会,香客很多,不仅有北京的香客,就连天津、河北等地方的人也很多。这些外地人,去妙峰山烧香回来,很多人都要在月盛斋买些酱羊肉带回家。买卖从四月初一直做到四月底,这段时间可以赚不少的钱。
可以说,月盛斋之所以能够成功,与店铺选址有很大的关系。马庆瑞的后代也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所以没有一个人提出搬迁。老北京有句谚语:“穷修门面富修灶”。意思就是:只有穷,才会打肿脸充胖子,以修理门面来装富。这句话虽然观念老套,但代表当时人们的思想。因此,月盛斋后来虽然赚了大钱,但一直是一个小小的门面,以此来表明他们只重实质不重表面。
到民国的时候,月盛斋的旁边矗立起许多大楼,使它显得十分寒碜。1935年,北京邮电大楼需要扩建,其预定基址包括月盛斋的店址。邮电局派人同月盛斋业主马三爷商量,准备在前门大街北头路东拨出一处宽大的铺面房,以此来交换月盛斋的旧店。前外大街地理位置非常好,适合经商,比户部街要好得多。当时户部街早已失去清朝时所具有的优势,但马三爷为保持传统祖业,坚决拒绝。为此,他还找到中国回民公会理事王孟扬寻找支持,王先生写好意见书去见北平社会局局长雷嗣尚,介绍了月盛斋的历史渊源及社会声誉和价值,建议应该将这一古老的名牌店铺保存下来。最后,在雷嗣尚的干预下,月盛斋得以在原址继续营业。直到解放后,由于业务不断扩大,原有的条件和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再加上北京的整体规划,月盛斋终于搬迁。
章永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