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策略
2015-05-30张燕华
张燕华
【摘要】数学互动交流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体现了教与学互相结合的辩证统一.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又互为客体.教师和学生进行交互式的问辨、探讨与交流,教与学双方是良性互动交流的,即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数学理论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的过程.
【关键词】师生互动;有效课堂;提问方式
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常用方式,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并从学生的回答中及时了解学生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情况.恰当的数学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提升.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询问老教师,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方式.
1.迁移式提问
在学生回顾旧知识的基础上过渡到对新知识的提问,提问一些有探索的技巧的问题,为学生架起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的桥梁,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新内容中去.
2.递进式提问
面对一些较复杂的新问题或讲授较难的新课时,教师应通过一环扣一环、一层进一层的提问,由浅入深,化繁为简,把教学的难点分化瓦解,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3.发散式提问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提出能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知识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这类提问难度较大,必须考虑并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4.伏笔式提问
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提问所联系到的旧知识,降低思维难度,并给学生解决问题指明方向,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路架桥.
5.巩固式提问
在讲授完新课之后,教师再针对本课的重点或难点变换角度提出问题,以达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目的.例如,在讲完“函数单调性”一节后,明白此性质是局部性质,我们可以提问:反比例函数是在R上单调递减的吗?
6.激疑式提问
学生理解掌握数学概念需要经过形象感知到抽象概括的过程,而学生在学习数学定义、定理、公式的内容时常常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这时教师应从知识的正反两方面来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下结论,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下面给出正弦定理的一个教学过程看师生之间的互动.
“正弦定理”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小河两岸有A,B两点,在B点所在一侧选择C点,现测得BC长为50 m,∠ABC=45°,∠ACB=30°,能由此确定AB间的距离吗?[不直接让学生求AC的长度,给学生一个探索的空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课堂小结
(1)正弦定理的内容.
(2)正弦定理的证明方法.
注:向量是数学中处理空间有关图形长度和角度的有效手段,课本用向量法证明正弦定理正体现了向量的工具性作用.
(3)在发现正弦定理过程中用了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方法,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在证明定理时,分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进行讨论,则体现了数学中分类讨论的思想.
总之,可先由学生叙述,教师进行补充和整理,小结的目的一方面让学生再次回顾本节课的活动过程,重点和难点所在,另一方面更是对探索过程的再认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升华,对思维的反思,可为学生以后解决问题提供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