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中的习题教学效率实践分析
2015-05-30张军坡
张军坡
【摘要】数学学科的特性决定了习题教学的重要性,其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在习题课教学中,学生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改革中提高教学质量是硬性要求,广大教育者都将重心慢慢转移到了提高教学效率上,本文将对高中数学中习题教学效率实践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习题教学;效率实践
一、习题教学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高中数学的习题课教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而教师主要扮演指导者角色.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了解学生在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方面存在哪些障碍,让学生学会从习题中总结出做题规律和要点.习题教学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应用基础知识解答题目.
(二)注重引导性启发学生
习题课教学中,学生针对题目的解答方法、思路有不同的想法,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表达他们的思想,实现思维拓展,为学生提供反思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优化的解题思路.
二、习题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知识点比较深入,综合性强,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习题教学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和内容.高中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针对同一数学知识点,每名学生的接受度和理解度都不一样,在习题课中就更容易凸显这种问题.因此,需对高中数学习题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从而寻找出有利于提高习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一)忽略学生的个体性差异
高中数学是对初中知识的深入和扩展,与初中数学不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基础存在的差异性很大.有的学生的基础比较好,一些公式、定理的掌握非常娴熟,在习题解答时也更易应手.而对于另一部分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他们对一些公式、定理的理解和记忆不够熟练,还会容易出现公式、定理的概念和性质记忆不牢固的情况,这样在进行相关的习题训练时,他们做不到熟练、灵活、正确地运用定理、公式解答问题.而多数的习题教学都忽略了学生基础性差异这一块,这就容易导致基础弱的学生在新知识学习和记忆方面更加薄弱,更不要提解答习题思路、思维的培养.
(二)学生解题思维和学习能力弱
高中数学知识点比较多,习题教学对于学生的思维和联想能力要求还是比较高.现在很多的习题教学中,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目时思维是死的,对同样知识点的考查,换了一种出题方式,有的学生就不知从哪下手.他们在面对变化多端的题目面前没有完整的思维主线,只是靠死记硬背,这种出题方式该这样解答,转换一下出题形式就不会了,究其原因就是思维和学习能力上的薄弱,这对于他们从本质上理解和掌握教学知识点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传统的习题教学课堂中,一些数学教师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他们采取的多是直接讲解题目解答方法给学生.这种非引导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思考、联想能力很没有帮助,学生缺少找到解答数学题目突破口的机会,很多题目老师讲过了,学生可能在当时是理解的,但是在独立做题的时候还是存在障碍.另一方面,学生在习题教学甚至数学课中的积极性也可能会受到削减,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四)课堂中习题选择缺少灵活性
前面提到高中生的数学基础差异性特别明显,各名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也有所不同.在习题教学中,教师选择习题时缺少灵活性,选择的习题难度较大,没有考虑到基础较差学生的感受,这一方面会使得同一班级学生的数学水准差距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会导致基础弱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提高高中数学习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习题教学课前备课需考虑学生需求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是教师的主要授课对象,因此教师在习题课堂备课工作中一定要充分了解每名学生的相关情况,做到有的放矢.例如,首先一定要对学生的数学基础有个大概了解,他们是不是已经完全熟悉了基本知识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水平层次、知识接受能力等.针对一些情况更加特殊的学生,例如基础很差跟不上课堂进度的同学,更建议教师找学生单独沟通,避免学生走极端,放弃数学学科.只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学习需求,教师才能更加有目标地选择习题,提高习题课堂效率.
(二)提高习题选择的有效性
习题教学是对教学知识点,例如一些定理、公式的强化训练,以达到对定理、公式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师必须要提高习题选择的有效性,才能确保对数学教学整体的教学质量起到提升的作用.
第一,教师在进行习题选择时要具有针对性,以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本导向.如有些简单的知识点,发现学生们普遍都掌握得比较好,那么在习题课堂中就不用大篇幅地涉及这个知识点.有些重点、难点、易错点,教师则可以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习题,强化训练,让学生通过习题课能够真正地掌握这些重点、难点和纠正易错的地方.以教学实践为例,学生在初学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时,可能容易混淆这两个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基本公式,教师就要选择相关的习题来强化学生对这两个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第二,教师要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数学教师在选择习题时一定要特别注意不要重复选择题目,多个题目只是变化下数值,知识考查点甚至是解题方法都完全一样,这种不叫作强化训练,反而是对课堂时间的浪费,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学生在习题课堂中的积极性降低.习题教学重要的是“质”而不是“量”,由于时间有限制,教师不能每道题目都放入课堂,这样习题量过大,学生会承受过重的负担,学习效率也上不去.教师在选择习题时要选择典型性题目,这些题目既要能涵盖一些基本的知识点,还要具有规律性,这样学生在习题课堂中才能真正有效地掌握知识,而不是单纯做习题.
第三,教师在选择习题时一定要具有灵活性,考虑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施行层次性习题教学.高中班级中,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是千万不能被忽视的,习题教学中更是如此.数学教师在选择习题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题目既不能普遍都太简单,这样会让一些基础好的同学觉得习题课堂没有挑战性,对自己提供不到帮助;又不能普遍太难,让一些基础差的同学长久存在挫败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习题的选择要具有阶梯性,从简到难,在简单的习题讲解时罗列一些基础知识内容,关注差生的知识理解掌握情况,循序渐进,不断强化他们的知识点;难题部分则加强对差生的引导,多给优生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全体同学都能觉得在习题课堂中有所收获.这对于提高习题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习题课堂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习题教学的知识点密集,题型种类多样,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和学习质量.在习题课堂中,教师需采用引导式、互动式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活跃度.一道新的题目呈现给学生后,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思考和表达想法的机会,让学生描绘解题思路和方法,即使学生答错了也应当予以鼓励,并且教师比较容易从学生的错误点中发现问题,强化对该知识点的讲解,有效的规避学生犯同样的错误.切忌教师直接开讲,演示题目的正确解答过程,忽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习题课堂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引导”两个字,即对习题中的难点进行点拨,对重点进行强化讲解,针对难点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思考,让学生学会“解”题而非简单“做”题.
(四)注重基础知识回顾,加强习题讲解与总结
“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高中数学中普遍的现象,从本质上分析就是因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导致的.习题课是对基础知识点的强化和拓展,因此教师在开始习题教学时最好能够引导学生回顾基础知识内容并将其以板书或者其他形式罗列出来,学生也能够了解课堂的重点,在习题解答时也更好寻找切入点.
习题教学中,有的教师会选择省略习题讲解与总结这个环节,有的教师是就题论题,把之前的解题步骤再重复一遍.在实践教学中,有效的习题后讲解和总结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顺解题思维,让学生有机会对整个解题步骤进行反复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分析、解析能力.例如,让学生思考这道题目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方法,针对这道题目衍生出其他题目让学生给出解答思路和方法,或者在该题目的基础上设定一个易错点,考验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做到多个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活学活用、扩展思路的能力.通过习题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规律,甚至进行思维扩展,这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习题教学效率.
四、结语
习题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教师在习题教学中要从学生、习题、自身能力三方面着手,提高习题选择的有效性,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个性化差异,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习题课堂中能够真正地掌握基础知识点,掌握各个定理、公式的应用范围和方法,提升自我思维拓展能力,真正地学习到数学思想.
【参考文献】
[1]贺侠.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效率[J].考试周刊,2012(16).
[2]张静.关于对高中数学解题思路的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4).
[3]施玲娴.有效利用教材例、习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基础教育论坛,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