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名人传》与“六法论”中的艺术标准

2015-05-30刘路路

艺术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气韵生动

摘 要:东西方的文化形式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东西方艺术理论家评价艺术的标准却是不约而同地。不管是什么样的艺术,它的最终的发展状态都是相同的。瓦萨里认为“优雅”是艺术中最完美的状态,我国古代谢赫认为“气韵生动”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虽然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是艺术的本质却是相通的。“优雅”和“气韵生动”所代表的就是艺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形式,不管是“优雅”还是“气韵生动”,都是艺术理论家对当时的艺术环境所提出的艺术评价标准。

关键词:瓦萨里;优雅;气韵生动

1 瓦萨里在《名人传》中提出艺术的五大特质

瓦萨里在《名人传》中提出的艺术的五大特质:规则、秩序、比例、design和风格。瓦萨里用这五大标准对绘画、雕塑和建筑界的艺术家进行了评价。瓦萨里在他的著作里揭示了艺术发展的演变规律,并在第二部分中提出艺术的评价标准,在西方文艺复兴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艺术家的身份根本不受重视,甚至作为雕刻家或者是画家是被人看不起的,瓦萨里在著作中,明确提出要重视艺术家的地位,要为艺术家正名。这种观点在文艺复兴以前的绘画理论中鲜有著述,当时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家瓦萨里则提到了这一点。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慢慢被人们所重视,艺术家的地位也在不断地提高。

瓦萨里提出艺术的发展过程像人类本身一样,有出生、长大、衰老和死亡四个阶段。艺术从刚开始出现显然远未达到完美的状态,也许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好的特质,终究是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因此他将艺术家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艺术刚刚形成发展的古老时期。这个时期的艺术刚刚开始发展,在造型方面远没有达到完美状态。因为任何新生事物在产生的初级阶段,都不可能呈现出完美的状态,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艺术的发展也不例外。瓦萨里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当时的艺术及艺术家进行评价。在他提出的五个特质里,他认为规则和秩序在绘画、建筑和雕塑的发展初期是最容易达到的一种标准。第二个时期,艺术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这时期的艺术家已将以往艺术家存在艺术上的陈迹清除殆尽,他们把艺术又往前拉近了一步,这个时期的画在比例和design方面都有明显的成就。到了第三个时期,艺术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这时候的艺术家已经具备了瓦萨里所提出的五大特质。

2 将瓦萨里和谢赫的艺术标准进行对比

2.1 “优雅”和“气韵生动”

在这里,不妨将瓦萨里提出的艺术“五大特质”和谢赫的“六法”论对比一下,就会发现瓦萨里所提出的规则、秩序、比例、design(模仿)和完美的风格(优雅)五项标准中,他将优雅放在最高的位置,并且认为这是艺术发展的最高形式,瓦萨里认为“优雅”是绘画的完美状态,这是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具有优雅特质的画面中,色彩会比自然中发现的色彩更美,人物更具人文主义特质。瓦萨里作为西方的艺术理论家,他认为优雅是绘画的完美状态,在我国古代谢赫所提出的六法论中。六法第一条说的就是“气韵生动”,谢赫将“气韵生动”列于六法之首,也正是说明了“气韵”的重要性。在谢赫所处的那个时代,绘画的主题一般是肖像画和人物故事画,所以他所提出的“气韵”的意思就是人的精神状态,也可以说是神韵,在当时的艺术环境下,如果艺术家的作品中有谢赫所说的“气韵”的话,这幅作品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上品之作。“气韵”所代表的是人内在的生命和精神,是物体的内涵和神韵。东西方艺术在表现形式上虽然大不相同,但是艺术的本质却是相通的,“优雅”和“气韵生动”所代表的就是但是藝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形式,不管是“优雅”还是“气韵生动”,都是艺术理论家对当时的艺术环境所提出的艺术评价标准。只是针对不同形式的艺术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在谢赫当时的艺术氛围中,人物画是主流,画家对人物气韵的刻画更是画面中的重中之重。在瓦萨里所阐释的“优雅”的概念里,更多的也是在针对人物画,在这些优秀的画家里,拉斐尔将“优雅”表现的最恰到好处,在拉斐尔画笔下的不同年龄段的人物不管男女老少都显示出不同的优雅特质。这里的“优雅气质”其实就是谢赫在六法中提到的“气韵精神”,人最主要的就是精气神,只有将他的气韵神态、优雅特质表现到一定程度,不同人物的个性特质才能完美地表达出来,瓦萨里和谢赫在这一点上的观点显然是相同,只是在文字表述上略有差异。

2.2 “模仿”与“传移模写”

除了“优雅”之外,瓦萨里认为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的特质就是“design”及模仿。瓦萨里为模仿制定了两条主线——是对自然的模仿和对大师的模仿,在他的观念里,模仿并不是对自然不多不少的照搬,也不是努力的再现,而是要根据个人的“感知力”和“判断力”对自然进行自主的加工和提炼,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约束了那些一味照搬对象而不加思考的艺术家要完美超越自然。自然是艺术家学习的最好范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要有选择地去模仿,因为艺术是高于自然的东西,那些机械模仿的艺术显然不是瓦萨里所推崇的。他所说的另一条线就是模仿大师,前人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大师的学习当然也需要有选择性的进行,模仿的对象要量身定做,这需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去选择。瓦萨里在他的模仿论中指出要模仿大师的范本,在模仿的手法上也要避免机械的、盲目的手段,要融合一定的自身因素,从而形成自己风格。谢赫的“传移模写”和瓦萨里所提出的“模仿”则有一定的区别了,谢赫所说的“模写”是临摹作品,这一法被他放在六法之末。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作品的传世依靠的是对作品的临摹传写,但他并没有深入强调对自然的写生模仿和对当时技艺超群的画家的模仿。只是单纯的谈到针对作品的传写,这也只是作为当时艺术家的一项基本技能,并不能代表画家的水平。唐代的张彦远也谈到了这一点,他认为摹写乃“画家末事”,瓦萨里的模仿论相对来说内容就丰富多了,这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是分不开的。谢赫所在的魏晋朝早于瓦萨里十个世纪,在早于瓦萨里那么远的年代就提出了“传移摹写”,也体现谢赫在艺术理论上的高深见解。但他并没有将摹写这一问题深入讨论,只是点到为止。这和东西方艺术的差异有关,更多的是理论家所处的时代的不同。这两种不同的东西方绘画评价的标准,在各自不同的道路上也会有某些交汇点,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的。

2.3 “比例”与“经营位置”

《名人传》中也谈到了画面的整体协调感,瓦萨里将此概括为“比例”,并适用于雕塑、绘画和建筑上面。在画面中,各个物体之间的比例和谐是瓦萨里在他的书中所强调的,文艺复兴以前的画家,很少有人会注意到画面的比例关系。早期从事艺术活动的匠人缺乏对对象的视觉上的判断力,这种判断力是长时间的锻炼才能达到的一种能力,不需要专门的去测量。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从事艺术活动的人自然也会有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力和对画面的感知力。处于艺术成熟期的艺术家已经会注意到画面中各部分之间的适当关系,这就是瓦萨里所提到的“比例”。瓦萨里将比例作为艺术评价的一个标准,来衡量艺术家的是否达到了那个时期所定下的标准。在绘画领域,“比例”其实就是关于画面中各个物体之间的适当关系以及物体的恰当位置。在谢赫的“六法”中当然也谈到了关于画面物体的位置问题,但他只是论及位置并没有进行深入探讨,“经营位置”换句话说就是构图设计,经营是艺术家的一个脑力加工过程。是在主观意识作用下进行的,对画面进行适当的处理,将物体安排在一个和谐统一的画面中,这和瓦萨里的比例和谐在某一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经营位置更强调的是画面的整体构图,瓦萨里则更注重物体之间的和谐共存,这两者之间是相生相成的,但终究都是为了画面的完整和谐。

3 结语

瓦萨里在他的《名人传》中提出的艺术的五大特质,对后来的绘画家、理论家和雕塑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提倡艺术家要跟着自己的特质去选择所需要的艺术形式,而不是要跟着他人的脚步前行,只有在艺术的道路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才不会落后于他人。在《名人传》中,我们看到了16世纪西方对艺术的诠释,同时也会想到我国古代那些关于艺术的评价标准,将东西方文化放到一起来,虽然看到的是东西方文化形式的差异,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艺术还是相通的。

参考文献:

[1] 陈军.关于“六法”与中西美术的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01).

[2] 李宏.瓦萨里艺术理论中的三个概念[J].新美术,2002(03).

[3] 王芳,张春生.“六法”之心悟[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4] 王文奇.气韵生动与生命的艺术表达[J].广西社会科学,2003(11).

[5] 李元清.由“六法”引发对中西美术的思考[J].铜陵学院学报,2005(01).

[6] 李宏.论瓦萨里艺术理论中的“优雅”概念[J].美术观察,2005(11).

[7] 王明道.“气韵生动”之我见[J].美术大观,2006(09).

[8] 王博.氣韵生动——绘画的终极目标[J].社科纵横,2007(03).

[9] 葛路. 中国画论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16.

[10] 王玉贞.论谢赫“六法”之间的辩证关系[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11] 李宏.线性的图式:瓦萨里disegno概念的形而下意义[J].美苑,2010(06).

作者简介:刘路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硕士。

猜你喜欢

气韵生动
浅析“气韵生动”
论“气韵生动”中所蕴含的生命美学
探析谢赫“六法论”与佛造像间的审美关系
浅谈神气对中国画画面的作用
论中国画中的“气韵生动”
书法艺术创造进化论
从“清癯之美”到“丰腴之美”:魏晋至隋唐人物造型艺术形象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