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气韵生动”在现代没骨画中的表现
2016-11-22张逸萌
张逸萌
摘 要:“气韵生动”的提出成为传统绘画评判的重要准则之一,也是绘画要表达的重要方面。在中国绘画的不同时代都把其看做是重要的创作准则。随着没骨画的出现与发展,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更加的丰富,在色彩、形式等多方面的表现具有多元化的趋势是中西结合的一方面,是现代绘画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彰显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就绘画理论“气韵生动”在现代没骨画中的表现展开论述。
关键词:传统绘画;气韵生动;绘画理念;现代没骨画;中西结合
在中国传统绘画之中“气韵生动”是使用频率很高的绘画术语,这足以表现出其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历来画家在绘画中所参照的准则之一,对中国绘画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没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表现的一个重要分支,怎样实现“气韵生动”中的美学精神与现代没骨画相结合起来来体现万千世界的美,表现生命的生生不息,天地间万物运动变化。
一、绘画理论——“气韵生动”的由来
首次提出了绘画的“六法”理论是我国谢赫在其所著的作品《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即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其中“气韵生动”是首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是说绘画创造要表现出事物内在的神韵,使画面能够表现出“精、气、神”。是绘画表现的最高的准则,在这其中也表达出绘画创作表达的一些理念,也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独特精神的表现方面。一直是绘画创作的准则,也是重要的衡量标准。
在中国美学和艺术发展中一直贯穿着气化哲学的精神,中国哲学认为天地万物具有一气所生,万物语气中沉浮、变化和生灭。
怎样使画面表现出生气,使绘画形象具有生命力,既要有“气韵”还要“生动”。将其贯穿在在绘画创造之中,它需要画家要把绘画表现的物体融入绘画的精神之中,这是绘画创造中需要解决的。所以这一理论就成了检验的标准。
二、现代没骨画的发展和特点
没骨画是不用墨线勾画出物体形象而是用色彩或墨直接进行绘画创作的一种画法,它的绘画形式界于工笔画与写意画之间,是画法比较自由、题材相对宽泛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表现形式。它的发展到现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从最初发展到现在人们不断进行着创新与丰富,使没骨画的现在形式越来越丰富,表达的内容更加的具有新时代的特点。
没骨画的产生据说为五代时期绘画大家徐熙所创,经后世的发展越来越丰富。在没骨画发展的初期阶段绘画创作时绘画形式一般是用笔墨描绘出物体形象,然后再进行色彩的填涂。后世没骨绘画的发展使绘画的艺术风格开始发生了变化。艺术表现的形式更加的多元化了,现代没骨的发展开始脱离传统形式,打破以线来定型的表现手法,中西结合使现代没骨画的表现更加的多样化,表现的方式更加具有时代气息,展示了中国绘画的包容性与博大精深。
上世纪末,没骨画派引起了一批中青年画家的兴趣,提出了现代没骨画派,对画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在绘画上主张中西结合,把西方的色彩、构图、立体构成及相关的表现技法引进并融合在现代没骨画的创作中。在传统技法上把工笔的严谨也加入到绘画中,把光线、色彩的表现融入其中,使画面的时代气息比较浓厚。
这也是中国传统绘画在新时代与西方国际绘画艺术相接轨的一个变现方面,对中国画的创新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气韵生动在现代没骨画的表现形式。
“气韵生动”是绘画所要表现的重要内容,这不仅仅要求画家有一定的绘画技法,也要求画家自身有较高的绘画修养,能在自己所创作的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更加多元化的思想主张。要把“气韵生动”的绘画理念根植于绘画的整个变现中。
(一)线意
线是构成形成的主要元素,不依赖形而存在,同时具有自己的审美价值。早在谢赫的六法当中就提及过“骨法用笔”,足可以体现出中国画用笔的重要之处。对于西方绘画,线不再作为重要元素,已经被明暗色彩所取而代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绘画中,在对用线在画面中怎么样去表现丰富画面的理解是不相同的,这是不同地域文化差异性的一个表现。线在中国绘画发展中呈现多变,丰富的形式,但在表现绘画题材中始终离以气韵生动为首要的原则。
从双钩渲染画中发展而来的没骨画,简单来讲就是“没”其“骨”,也就是隐藏起骨法的笔迹,区别于之前双勾渲染法的外露其“骨”。虽然表面看起来减少了线,但对于线的笔法要求却更高、更具有欣赏价值。传统的工笔画在其绘画创作中,最起初的步骤是勾线,这一步骤很容易把线变成一个轮廓把想要表现的物体框在其中,使绘画物体表现出呆板之气,使绘画的趣味性大大的降低,久而久之会失去绘画兴趣;现代没骨画的生动画法表现出新的绘画形式,使画面摆脱了线的束缚,使画面的增加了更多的生气与活力,能把画家更多的绘画热情融入其中。不用线去框形的方法使绘画的表现方式更加灵活,画面效果更加丰富,体现绘画创造者的生活情趣。
(二)色彩
中国绘画艺术有一种无色之色的审美思想,它源于中国哲学的色空思想,强调“空中见色”即无色为真正的绚烂之色,无色的世界为世界的本色,还产生了尚水墨轻赋彩的审美方式——水墨画。王维在《山水决》中说水墨“是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水墨已经不简单地是表现绘画的工具之一,而是对于中国哲学的一个深刻认识,与其说是抛弃色彩,不如说是中国艺术的归回本真。
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在欣赏时能给观赏者在身心上带来一种平静、清凉的感觉。在绘画中过多的运用强烈的比对色彩会使欣赏者的情绪产生剧烈的变化,而在运用色彩上如果拿捏不准时会使画面产生不佳的效果,甚至会使欣赏者觉得绘画作品格调低,画面俗气。在绘画材料方面水墨和颜色都是用来表现绘画作品的媒介,在绘画的表达功能上是相同的,但是它们在给绘画欣赏产生的观赏效果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世间万物单单用水墨难以表现其形态,这时运用色彩加入其中恰恰弥补了水墨表现的不足,也让画面的内容更加的丰富,可以把形形色色的绘画题材更好的表现在绘画作品中。这样现代没骨画在表现绘画物体的时候就更加的具有时代的气息。因此如何整合各种绘画要素来表现丰富的色彩,多样的绘画就成重要的课题,用传统的笔墨来实现气韵生动成为要变现的内容。
(三)如何实现没骨画中的气韵生动
在与传统的没骨画所变现方式不同的是现在没骨画的发展不仅仅借助了西方绘画中的色彩理论来进行色彩的调和,来弥补了古代色彩不足,也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的传统水墨的技法;这也是现代没骨画所要表现画面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把气韵生动的绘画理念更好的融入到现代的没骨画之中,大大丰富发展了现代没骨画。
首先,在绘画表达的内容物体上对色彩的运用更加注重对比,强调了画面的内容表现形式,使其更加具有整体性,在好的绘画作品中都会流露出一种和谐的色调,这不仅是局部颜色的引人入胜,更是绘画全局的统一与整体,画面中既有主要色彩贯穿整体又要有互补色、环境色穿插其中。这在其中色相的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在画面中把传统绘画理念“六法”中的经营位置这一理念运用其中,在色彩的位置布局、色彩的面积大小以及色彩冷暖关系对比上都是要进行整体考虑的,这可都能决定色彩的在画面中的表现效果。
其次,在色彩的运用上更加注重画家自己的主观情绪,打破随类赋彩的现象,在主观色的运用上更加的普遍,现在的绘画不论是文人画还是工笔写意画在描绘物体的时候更加注重对自己内心情感上的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有时候会是作者在变现事物上进行夸张或着是进行改变,色彩的运用更是如此,在一定的场合里会把平时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主观色彩上的颠覆,郑板桥在绘画中以朱色描绘竹子,这种颜色的运用在表现的效果上与常态无类,在最后的表达效果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会更加激发绘画的创作热情。表现当时画家的心情。
再次,在中国的传统的绘画表现的领域中在新时代绘画的表现领域同样是可以找到相似内容的。在色彩的运用上,要进行更加大胆地尝试与技法的运用相结合。在颜色上要更加注重冷暖,黑白灰的对比与运用,在技法的选择上更加的多样化,这样会使画面表达出更加丰富化的更加自然的视觉表达效果。现代没骨画在创作中不用线来画型的创作形式,更加容易使画面外形不受到约束,绘画形象更加的自然生动的融入到一个画面之中。
最后,在现代绘画创作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实现画面的“气韵生动”,尤其是在现在没骨画的表现中更是如此。用笔墨一蹴而就,酣畅淋漓的手法在表现效果上更加的突出,在没骨画的发展之初便有徐熙野逸,等特点这样的创作手法不受太多的束缚在固定的程式上没有太多的要求这就使画家的创作时更加的感性,更加容易的表现出画家的内心情怀与心境。现代没骨画在画面的表现上更加注重对画面效果、对色彩、运笔、以及水分等相关要素的考虑,使整个画面在最后效果的表现上更加的和谐,画面的各种要素之间更加的浑然一体。绘画的表现物体与背景的色彩、形式统一于一个整体之中,画面中表现出具有一定的节奏的情趣,有层次感,绘画意境更加的容易表现。“气韵生动”更加容易进行表现。
四、总结
现代没骨画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论。在其发展基础上还注重吸收了西方的绘画思想。以及了、构图和技法表现,但是它的发展还是没有脱离中国画的发展,始终把“气韵生动”融入在整个绘画的表现过程中。
参考文献:
[1]李来源,林木.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诗[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2]朱志良.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朱志良.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4]李魁正.时代与民族精神[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