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探索 主动发展

2015-05-30林澄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自主探索美术教育激发兴趣

【摘 要】美术教学不是单纯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授,而是以学生个体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及审美的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应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即自主探索、主动发展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以此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美术教育;激发兴趣;自主探索

美术教学不是单纯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授,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及审美的能力。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活动的持久兴趣,从而在美术活动中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我们的教学改革旨在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即自主探索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它实现了从学科为中心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促进学生自主探索的求知欲

人类创造了美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硕果。在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史上,美术曾经愉悦了无数人的视觉,牵动了无数人的情感,影响了无数人的意志。美术有让人迷醉的魅力,在每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里都具有与生俱来追求美的天性。那是一种自由自在、轻松愉快的感觉。然而如果教学乏味,就很难发挥学生的这种潜能,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的欲望。

1.精彩引题,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和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引题是一个活动的“序幕”,精彩的引题能唤醒学生的注意,打开学习的内部机制,如“讲故事”等制造悬念,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产生“学犹不及,惟恐失之”的心理状态。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要设法创设情境使学生内心高度兴奋,拥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充满了乐趣。如在五年级的“儿童读物封面设计”中要让学生理解“设计”是一项求新、求异、求巧的活动。为了拓宽学生的思路并牢牢抓住“封面所设计的图形应为书名服务”这一点,我就借助于学生熟悉、喜爱的动画片“海尔兄弟”的精彩片断来吸引学生。启发学生设计时可用哪些图形来为“海尔兄弟”这一书名服务。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天地。正如乌申斯基所说的:“如果教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声音,那么教师讲授的知识就能被学生接受,并走进学生的思维世界。”

3.巧用游戏,学“玩”结合,激发兴趣

“儿童学习是以游戏为主的”,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学生情绪高涨,无拘无束,焕发活力。利用适当的游戏可以融洽班级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剂”。在四年级“蔬果造型”一课中,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老师给各组准备了礼物,请学生在盖着的礼物盒里拿出特殊的礼物,怀着好奇的心,打开一看,汽车,孔雀……,大家端详了一会儿。有人发现这些礼物原来是茄子,苹果,香菇等蔬果通过挖,切,串等变成等不同的造型。这一重大的发现,让他们十分地兴奋起来,他们通过分组合作、兴高采烈地开始制作。创作结束后让他们进行比赛。并说说自己这个蔬果造型的创意,比比看哪个造型最特别。在这一造型游戏中,学生对蔬果的特点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通过想象、进行创作、比赛。展示了绘画中的创作意图。在游戏中达到学习创作、探索的目的。

二、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索潜能

我们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倡导开放性教学,使学生乐于自主探索,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得到发展。

1.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善于想象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天真烂漫的想法也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把你引到童心世界里。如:在美术课《淅沥的小雨》,为了鼓励孩子画出不同的风格,我便问孩子们,雨是从哪里来的?这时有几个孩子举手回答:雨是由于地球上的海洋、河流和湖泊里的水被太阳蒸发,变成水蒸气……所以就下雨了。我佩服于这几个七岁的孩子们能把这一天气现象说得头头是道,我夸他们聪明。但是如果他们都以这样的思路去画画,就会导致他们的作品千篇一律,就体现不出这个年龄孩子所具有的独特风格了。于是,我鼓励他们谁有其它的想法,就在这时又有一位孩子们说:我觉得下雨是老天感冒了,打了一个喷嚏。这时我高兴地表扬他不仅聪明可爱,而且很有自己的创意,并用掌声鼓励了他。其他孩子们经他这样一启发,也纷纷举手。有的孩子们说下雨是天遇到伤心事了,在哭。有的孩子们说下雨是天喝水时不小心溢出来的……哇,这个时候,孩子想像的大门打开了,这是一个多么灿烂的世界啊!

2.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乐于质疑

巴尔扎克说过: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钥匙。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信任学生,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如在六年级“招贴画设计”一课中,让学生欣赏优秀的招贴画,说说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招贴画。有位学生指出其中的一张说:“这么简单,幼稚的画也算优秀的招贴画吗?我不喜欢。”哦!我明白了他的想法,我不能否定他而马上鼓励他:“这个问题提得好。”大家被这一个话题所吸引都竖起耳朵要听我如何解释。我先举了个例子给大家听。在“9.11”反恐怖纪念日的一个画展上人们惊奇地发现一幅画——明确地说它是一块红布。但在那一情景下,它震撼了大家,它让人想起那世贸大楼倒塌,无辜的死难者,还有一切流血牺牲事件……激起共同反恐怖的强烈感情。画是简单的,但目的达到了,我们应该说它是一幅成功的画。接着让大家一起讨论这张招贴画的特点,“这张植树节的招贴画是用剪贴的方法制作出两颗树为图形,虽然简单、但造型优美。标题醒目,还有一些鼓动性的文字。排版均衡,色彩搭配鲜明,目的明确是鼓动大家都来植树的,整体效果好。简洁也是美。美是一种感觉,要懂得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美、欣赏美、乃至于表现美、创造美。形成基本的美术常识和素养。

3.敢于大胆写生,收集生活素材,培养观察能力。

写生在美术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要培养学生大胆写生,首先要真正地落实写生课,组织学生校内、校外写生,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这一点安溪的美术教师做得非常出色,他们常带着学生观察身边的景物,发现美、感受美,并用画笔把它画下来。他们常带着学生到街上画街景、到旅游区画景点、画古建筑物。他们主张不用太多的理论和技巧去约束学生,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仔细地观察一切,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仔细地表现一切。自行车的轮子画扁了,有什么大不了的?画得象不等于画得好,但是认真的作品都值得鼓励,要不然抽象派也不会出现,毕加索也不会成为世界闻名的画家。通过写生训练,久而久之,线条成熟了,自信来了,发现美无所不在,美的表现更是无穷无尽。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作画不再困难,或较写实,或富有装饰性。学生的想象画、记忆画不再空洞无物或互为雷同,而是一张张富有个性的生动的画。因而强化写生将提高学生的创作质量,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创造力的提高。

三、结语

在艺术的世界中,把孩子的天赋引向真,善,美的艺术世界,能让孩子主动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审美力和对生活的热情,这一切对每一个优秀孩子一生的影响十分的重大。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希望的时代,人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自主探索、学会创造,做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希利尔.希利尔讲艺术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3.1-2.

作者简介:

林澄,罗源县教师进修校附属小学,小学美术高级教师,本科。

猜你喜欢

自主探索美术教育激发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创新教育发现数学——以小学数学为例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初中数学课堂“自主学习”教学初探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