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华裔作家林露德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2015-05-30范莉

作家·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国形象

摘要 美国华裔文学是中美两种文化的交汇场,美国华裔作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建构既区别于美国主流作家,又不同于中国本土作家,而是美国华裔作家本身对故居国文化思源和现居国文化反射的集合。本文以比较文学形象学为理论依据,以《木鱼歌》和《千金》为文本,试图梳理和分析美国华裔作家林露德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形象学 中国形象 美国华裔文学

一 引言

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史已逾百年,作为美国文学重要的一部分,华裔文学研究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学术热点。研究者们运用不同理论从不同角度对美国华裔文学进行研究,如文化研究,后殖民主义,生态批评等。由于美国华裔文学生成于东西两种文化的交汇中,美国华裔作家介于两种文化之间的特殊身份使其笔下的中国形象既不同于美国主流作家,也不同于中国本土作家,其独特的呈现视角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所以从形象学角度对美国华裔作家进行研究的学者也不乏其人,研究者们较多关注了黄玉雪、谭恩美、汤亭亭等成名较早的华裔女作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以及她们对中国故事的书写。美国华裔作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有其历史流变,如黄玉雪、刘裔昌作品中的中国形象为模范少数族裔,他们带着自己的美国梦来到金山,于是兢兢业业,安分守己,吃苦耐劳;谭恩美和汤亭亭作品中主要突出刻画中国女性形象,她们是冲破强制静默的华裔女性,勇于挑战性别和族裔的歧视,敢于打破沉默发出自己的声音;赵健秀则猛烈攻击美国种族主义者呈现的中国刻板化形象和华裔作家作品中的模范族裔形象,鞭挞谭恩美和汤亭亭为了迎合白人读者而塑造的中国形象,他在作品中塑造了具有英雄主义传统和男子气概的中国男性群像。

前人对华裔作家的中国形象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对20世纪90年代后登上美国文坛的华裔作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关注较少。本文将以比较文学形象学为理论依据,以20世纪90年代美国华裔女作家林露德的《木鱼歌》和《千金》为文本,试图梳理和分析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及总结形象建构和形象流变的成因。

二 故国想象——父权制中国的男性形象

林露德是八九十年代新兴的美国华裔作家,她的作品多数以海内外华人历史为背景,描绘他们的勤劳、勇敢、智慧,以及艰苦创业的历程。主要作品有:《千金》《木鱼歌》《唯一的生存者》《华人历史图鉴》《月玉》《命运之神》等。林露德的作品多次获奖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她独辟蹊径,与众不同,既不写自传,也不写家史,而是写在美国有着特殊经历的华人传记和华人历史。她为华人移民中的传奇人物著书立说,树碑立传,多数已出版的作品均为传记。通过这些传记,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在美国这片土地上,華人的艰辛、坚韧、顽强和贡献。

形象学研究一国文学中所塑造或描述的“异国”形象。美国华裔作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完全符合这一研究范畴。谈到作家作品的形象塑造,不得不提到当代法国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巴柔所指出的:“异国形象应该被作为一个广泛且复杂的总体—想象物的一部分来研究。更确切地说,它是社会集体想象物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对他者的描述。”而集体想象物是全社会对一个集体、一个社会文化整体所作的阐释,那么异国形象作为它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态,自然与它密不可分。当代形象学研究十分重视两者关系的阐释,比如孟华描述道:“一个形象与社会总体想象物间的距离越大,就越具有独创性;反之,则被视为集体想象物在某种程度上的‘复制和‘再生产”。

林露德作品中的男性形象既是对社会集体想象物的再生产又与之保持着距离,因此具有独创性。林露德生于旧金山,长于香港,直到16岁才回到美国读大学,她对华人有很深的感情,看到了华人在美国生活的艰难。遥远的中国,对于她而言,是故国原乡,她对故国的了解源于母亲及身边的华人。在她的故国想象中,林露德不自觉地接受了中国父权制社会的“套话”,她笔下出现了一系列具备父权制社会特征的男性形象。

《木鱼歌》中通过心珠的叙述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典型的父权制社会,“她每缝一针就叮嘱我一句。‘要顺从公婆、丈夫和小叔大伯。别让你爹丢脸”。在之后的日子里,心珠听从父命夫命,生儿育女,默默劳作。小说中父亲和丈夫的形象是高大威猛的,充满了男子气概和阳刚之气,是整个家庭的掌管者,他们遵循着封建礼教中男性该有的原则。《千金》这部小说中,林露德也展现了一个传统的中国北方家庭。在这个家里,父亲是“天”,他支配着一切,妻子和女儿被灌输了三从四德和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天灾人祸面前,腊露甚至一直祈祷父亲不要把她卖掉。此外,在这部小说中,还有华人阿詹,他是华人单身汉社会的一员,他爱腊露,却没办法救赎她,在腊露受到骚扰时,他也不敢出面营救,阿詹在白人为中心的权力世界中是被压抑的,是“无性的”且没有男子气概的华人形象,这类男性形象与白人笔下华人的刻板形象完全吻合。可见,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接受了中美两种文化意识的林露德受到了集体描述的限制,在中国形象塑造中不自觉地隐含了性别、种族与政治的内涵,留下了大量复制中国套话的痕迹,她故国想象中的古老中国仍是一个父权制社会,因而,她所塑造的男性形象在父权制的阴霾下被刻板化和模式化。

三 民族融合——创新性的中国形象

林露德作品中塑造的中国形象是二元对立的集合体,除了模式化形象之外,还有创新性的中国形象。正如形象学家莫哈所谈到的:“一个形象最大的创新力,即它的文学性,存在于使其脱离集体描述总和的距离中。因此,只有在对社会集体想象物进行了必要的检视后,形象的文学性方能显现出来。在创作过程中,林露德逐渐拉开与社会集体描述的距离,使她的异国形象呈现出极大的创新性和生命力。

吕金功是《木鱼歌》的男主人公,在12岁时随着叔叔来到美国,在叔叔的店铺打工,后来自己前往马萨诸塞州,开始在一家鞋厂工作。在那里,他遇到了芬妮,一位白人女性,是位主日学校的教师。很快,吕金功搬到芬妮家和他们同住,打理花园,且成为了一名基督徒。1885年,芬妮和她姐姐在弗罗里达买了一块土地,吕金功搬到那里并在他们的柑橘种植园中工作。他最杰出的成果是培育了一种抗寒、抗霜冻的水果,由于他的杰出贡献,他被美国果树栽培协会授予怀尔德银杯。这个男性形象极具创新性,他不仅是虔诚的基督徒,更是一位在水果种植业卓有成就的华人。这种中国形象在美国华裔作品中是罕见的,尽管到死他都游离于中国和美国之间,是个“无根者“,但这个中国形象的突出之处在于他所体现的中美两种文化的交汇和融合。首先是宗教信仰方面,阿吕到了美国便剪掉了长辫子,受洗并成为一名基督徒,他甚至到自己的中国家乡传教,让家乡父老改变信仰,尽管是失败的尝试,但却是跨越的发展。再次是社会地位方面。阿吕在美国得到了白人女性芬妮的欣赏,也可以说是一种爱恋,芬妮在他身上倾注了深厚的感情,并不遗余力地帮助他成功。华人男性受到白人女性的关爱和帮助,并靠自己身上的美德感染着身边的白人,帮助着身边的白人,这种社会地位的中国男性形象在此之前是少有的。可见,通过这一形象塑造,林露德试图打破模式化的形象塑造,创新性地呈现出阿吕这个体现了民族融合和中美文化交汇的正面形象,让读者耳目一新。

腊露是《千金》中的女主人公,她生于一个普通的父权制家庭,却实现了从觉醒到自立到自强的人格升华。腊露一出场就展现了她的与众不同,她像男人一样下地干活,她解开了象征束缚的裹脚,即使被卖到美国,被作为一个性商品卖给洪金后,她的女性意识依旧强烈。她敢于反抗,追求自由和平等,她说:“我一生都属于别人:属于父亲,属于土匪,属于洪金。我下过决心,一旦离开洪金,我就谁都不属,只属于我自己。她有属于自己的追求,“现在我要用它盖一间房子,自己做生意,像舒尔茨太太那样,开客栈。”作为敢于追求自己幸福的华人女性,她与命运抗争,当她遇到勇于救她的白人查理时,他们一起经历风风雨雨,最终相爱,并正式结为夫妻,腊露还得到了在美国合法的居住证明和土地拥有证明。历经坎坷后,腊露的吃苦耐劳,宽宏大量,自尊自爱,坚韧刚强感染了身边的人,得到了白人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因为她的丈夫是白人,她需要帮助时出现的都是白人朋友。通过腊露这个中国形象的塑造,林露德旨在还原真实的中国坚韧的女性形象,借以抨击美国集体描述中的模式化中国女性形象建构。当时,中国女性形象被这样定格,“美国华裔妇女有两种极端的滞定形象:一个是龙女,相当于华人男人的反面形象——傅满楚;她一边吐着烟圈,一边微笑着诱惑男人,同时,也能轻而易举地毒死他们,她们既性感又危险;二是害羞莲花或瓷娃娃:娴静,小巧,顺从。她笑时掩嘴,走路总是垂下眼睛,跟着她男人后面足有十步之遥,而最值得称道的是她全身心地伺候他。”可见,腊露的出现完全反驳了主流社会对华人女性形象的塑造,更使腊露的形象具有特殊性和持久的魅力。

四 结语

林露德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建构是美国华裔身份建构的体现,作为异国形象的塑造者,形象地传递了作者自我的形象,正如巴柔在“他者形象”的定义中所强调的,“我注视他者,而他者形象同时也传递了‘我这个注视者、言说者、书写者的某种形象”。林露德作为一位注视者,在塑造中国形象时也投射了自己的梦想和欲望,并反面观自己的华裔身份。与她笔下的中国形象一样,美国华裔始终苦苦地挣扎于中美两种文化的窠臼中,身份和属性困扰着他们,林露德将这个困扰融入到她的创作中,希望能引起美国主流社会的关注。

然而,值得欣喜的是,林露德作品的中国形象敢于打破传统,敢于挑战集体书写中的模式化和刻板化的中国形象,她所塑造的迥异于以往的创新性中国形象表达了新兴作家身份认同已趋于完成。作为20世纪90年代后成熟起来的新生代作家,林露德不同于血统上的第二代华裔女性,她是有着多重血统、多重社會背景的文化混血女性,她所面临的不是二代华裔所面临的那种中美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的问题,而是中美文化的共存与和谐。她已经不再纠结和彷徨,而是具有鲜明的文化倾向和身份认同。

注:本文系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20世纪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男性群像研究(项目编号:J14WD73);济宁学院人文社科预研基金项目:美国华裔文学对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变异研究(项目编号:2013SKYY04)。

参考文献:

[1] 陈淳、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 巴柔:《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孟华:《试论他者“套话”的时间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美]林路德,阿良译:《千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版。

[5] 莫哈:《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 张丽琴:《为华人树碑立传——林露德笔下的华人形象》,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7] 巴柔:《形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范莉,济宁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中国形象
解构电影《面纱》里的中国形象
美国保守主义权势集团对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
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探讨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从香港恐怖片看中国内陆形象的演变
讲好中国故事:政府对德传播媒体该怎么做
欧美公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与误读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新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