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美好人生着色
2015-05-30沙建华
【摘 要】“合·和”一体是人生当烙的文化底色。“合而不独”是做人必需的道德本色,要求全体师生养成“在集体中并为了集体”的行为素养和行为模式,让每一个人在基本素养上首先成为班级和学校集体的、大众的、具有社会正能量的人。“和而不同”是做人必然的个性特色,要求全体师生在“合而不独”的基础上养成“和谐共生、张扬个性”的行为素养和行为方式。
【关键词】合而不独;和而不同;合和;个性
【中图分类号】G4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1-0063-04
【作者简介】沙建华,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实验小学(江苏如皋,226500)校长。
2009年7月,针对我校由四所薄弱学校合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的学校背景以及“独二代”子女教育难的社会背景,我们提出了“合而不独,和而不同”的校训,简称“合·和”教育。
“合而不独”:做人必需的道德本色
义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从《义务教育法》对“义务”二字的“强制性”解释可以解读出一个观点,那就是引领人人达到必须达到的状态。所以,义务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让每个孩子具有社会人应该拥有的道德本色,让每个人能够像自由呼吸一样自然地遵守公共道德规范、公共纪律秩序、公共默认约定,形成一种行为稳健的美。在这种公共道德规范、纪律秩序、默认约定的遵守中,人人成为规范的建设者与执行者,人人找寻到合适的理解、接受、遵守的方式。基于此,我们可以将这种做人本色概括为“合而不独”,即让每一个人融入社会,成为“我们”的一个分子。
具体而言,所谓“合而不独”,就是要求全体师生养成“在集体中并为了集体”的行为素养和行为模式,让每一个人首先成为班级和学校集体的人,而不是个体的人;成为大众的人,而不是小圈子的人;成为具有社会正能量的人,而不是前进道路上的落伍者。具体而言,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合”:一是“人人融合于集体、学会合作不例外”的“融合与合作”之“合”; 二是“人人追求全面合格不例外”的“合格”之“合”;三是“人人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不例外”的“适合”之“合”。
首先,“合而不独”要求我们做到“人人融合、人人合作”。
有一句妇孺皆知的俗语,说的是人类的不善合作的问题:“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有一首儿歌说的是蚂蚁的善于合作:“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摇摇晃晃难运起;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松松进洞里。”事实告诉我们,蚂蚁是地球上存在的古老的生命之一,它们的历史远远超过人类。人类必须向蚂蚁学习合作,并真正地走向合作。
所谓“合作”,就是相互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我们倡导“人人融合、人人合作”,就是人人参与共同维护和遵守社会公德,共同奏响社会主旋律,共同创造公共精神财富,共同建设社会文明。
其次,“合而不独”要求我们做到“坚持标准、人人合格”。
“合格”的含义就是符合标准、符合要求。
一是每个人的所思所想要自觉地以社会公共道德为准则。要将社会公共道德潜移默化为每一个师生的潜意识,实现一种化规则、准则为自然的、自觉的、自警的状态。这是对每一个师生的真正负责。
二是每个人的言谈举止在社会公共道德、规则面前必须达到标准。这是对每一个学生成长过程负责。
三是每个人的所作所为在社会大考场上时时能够过关,获得顺利通过。社会是个大舞台,人生处处有考场。教育结果的考试与检测,不仅在学校,更是在社会。义务教育的效果不仅要看今天是否在某个考场过关,更要看在社会中、在人的一生中是否能够在无数考场上都过关。这才是真正地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第三,“合而不独”要求我们做到“人人合适,事事适合”。
曾经,面对几近疯狂的社会择校热,作为教育人的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我们不是要选择最好的学校教育,而是要选择最适合的学校教育。同理,无论是作为教师、学校,还是作为家庭、社会,我们都需要不遗余力地引领全社会建立“人人合适,事事适合”的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所谓“人人合适”是从主观方面而言。追求的是人人遵循教育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遵循人的成长的规律,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式,确定合适的发展目标,沿着合适的发展路径,攀登人人合适的发展高峰。
所谓“事事适合”是从客观方面而言。追求的是在人人合适的基础上,学会遵循客观规律,尊重自然规律,遵守社会公约,让自己置身于客观环境中并有所作为。
综上,“合而不独”追求的是让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大众的人,成为大写的人。这不仅是人生的宽度,更是人生的高度。所以,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打好做人的本色,而做人的本色的基本要求就是“人人在集体中并为了集体”的“合而不独”。
“和而不同”:做人必然的个性特色
人首先需要成为“人”,然后人必然要成为“个人”。没有成为“人”就没有可能成为“个人”;成为了“人”,就会如同大自然中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一样,必然成为无可复制的“个人”。人成长为“个人”,不仅是树叶那样容貌上的“个人”,更重要的是内在的个性特色。
所谓“个性特色”,就是人最终应该是一个属于“自己”的人,应该是一个在道德本色基础上努力守住“我”、不让“我”淹没在“我们”之中的人。这种个性特色应该是张扬自我但又能够不忘尊他、利他的状态,这种状态应该如同物质的气态,每一个分子都可以广泛而自由地运动,分子与分子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和而不同”的状态,可以简称为“和”。
所谓“和而不同”,就是要求全体师生人人在“合而不独”的基础上养成“和谐共生、张扬个性”的行为素养和行为方式。具体而言表现在不断追求以下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为“我与环境(社会)和谐,张扬个性”;第二重境界为“我与他人和谐,张扬个性”;第三重境界为“我与自己和谐,张扬个性”。
首先,如何做到“我与环境(社会)和谐,张扬个性”?
一是要尊重自然规律,认识自我。无论是谁,都应该敬畏自然。虽然有人曾经发出“人定胜天”的号召,但是,从根本上说,那只是一种诗意畅想。我们必须承认,在无限广袤、无限伟大的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是渺小的。既然如此,那么,作为人类个体的一个分子,“我”必须深刻地认识自我。不仅要认识自我的渺小,还要认识自我作为的有限,更要认识自我只有加入“我们”、战胜自我,才能有更大作为。
二是要遵守社会法纪,改造自我。现代社会学常识告诉我们,社会的正常、有序、高效运转靠的是法纪。可以设想,一个没有法纪的现代社会将会是一个怎样混乱的状况。所以,依法治国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应该成为教育人的自觉追求。教育工作者必须从自我做起,不断以自身的行为引领学生在社会法纪的背景下完善人格。要改造自我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而让“我”认识上知法,行为上守法,人生路上始终合法。
三是要尊重客观规律,创造自我。所谓“客观规律”,就是指已经被人们认识并掌握的世界普遍使用的真理。因此,作为社会人,必须吸收和继承人类社会的优秀成果,让这些优秀成果为我所用,化固有的规律为鲜活的生活,从而创造灵动的自我。这就是牛顿所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魅力。所以,在牛顿这一现实巨人的引领下,我们应该坚信:人一旦站在了心理巨人的肩膀上,就可以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挖掘自我的深度;人一旦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就可以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发展自我的宽度;人一旦站在科学巨人的肩膀上,就可以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创造自我的高度。
其次,如何做到“我与他人和谐,张扬个性”?
一要不追风,做有“根”的人。曾经,当我们仔细追问“我是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时,答案总是感觉很“雷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其实,这是世人“找不着北”的根本原因所在。别说“我是谁”“我在干什么”这样的追根问题很尴尬,也难以回答,就说“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这样的现实以及未来问题就很纠结,也不好回答。所以,我们不应该为答案的“雷人”而惊讶,而应该为教育的作为不到位而反思。首先,我们要反思,教育的宗旨是否定位有根;其次,我们要反思,教育的行为是否定根;第三,我们最要反思,教育的评价是否究根。倘若做到了这三点,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我们的教育是不追风的行为,我们培养的人是有“根”的人,我们的学生面对类似问题时答案就不会“雷人”。
二要不浮躁,做博爱的人。“浮躁”是当今中国部分社会公民的现实写照,而“博爱”是孙中山先生的遗训。“和而不同”的教育,就是要求我们既要继承,也要引领和超越。作为教育人,我们应该坚持职业操守,不管社会现实怎样,我们都要勇于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我们要以“爱”育“爱”,谨记胡锦涛同志“用爱和责任做教育”的教导,积极探索超越时代的“博爱”教育实践。在这浮躁的时代,我们的“博爱”要重点做到:作为教师,要爱所有的学生,特别是学困、残疾、贫困的学生;作为学生,要爱所有的社会人,特别是残疾、学困和生活困难的人。
三要不功利,做快乐的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经济社会的现实写照。但是,作为从事精神传承与塑造领域的工作者的教师,我们应该也必须有一种去功利的心态,从容而快乐地行走在教育的大地上。这种“去功利”,至少需要去除以下三个方面的功利心理:一是去除经济利益心理,不攀比经济收入,从容地生活在与儿童一起快乐成长的生活中;二是去除功名利禄心理,不攀比功名心理,从容地生活在丰富的精神财富生活中;三是去除海市蜃楼式的心理,不攀比虚幻的未来,从容生活在脚踏实地的教育生活中。
第三,如何做到“我与自己和谐,张扬个性”?
一是要自尊自爱不自卑。“自尊”的含义是“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爱”的含义是“爱惜自己的身体、名誉”;“自卑”的含义是“轻视自己,认为不如别人”。作为教师,我们要引领学生认识到:生活在现实中的我,必然会成长为唯一的“我”,我们要永远学会自尊自爱,尤其要学会不自卑。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自卑心理是人生健康成长的大害。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告诫学生从小并且永远做到自尊自爱不自卑。这是实现“我”与“自己”和谐的第一原则。
二是要自律自重不自傲。“自律”的含义是“自己约束自己”;“自重”的含义是“注意自己的言行”;“自傲”的含义是“自以为有本领而骄傲”。有哲人说:“人最容易战胜的是自己,人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自律还是他律,这是人的成长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作为教师,我们要教育和引领学生学会自律、自重,让他们做到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和社会,养成自我约束、自我警示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与“自己”和谐,从而走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境界。
三是要自立自强不自大。“自立”的含义是“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自强”的含义是“自己努力向上”;“自大”的含义是“自以为了不起”。今天的小学教育对象已经从独生子女转变为“独二代”,他们生活在“6+1”的家庭环境中,在呵护、娇宠中长大。因为他们自出生之后,家长就为他们准备好一切了,他们似乎无须再努力。这就导致他们既缺少自立、自强的意识,又明显具有自大、自狂、自私的习气。所以,“我”与“自己”和谐的关键,在于必须引领学生认识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同时认识到“自大”的危害性。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时时、事事、处处敢于向自己挑战,在挑战自我中向善、向上,走向自强。
综上,所谓“和而不同”的个性特色可以描述为这样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我只是我;第二重境界,我不是我;第三重境界,我就是我。
“合·和”一体:人生当烙的文化底色
“底色”本义是“打底的颜色”。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出:“文化底色”就是指“为文化发展打底的思想”。什么样的思想可以作为文化发展的打底思想呢?我认为,只有具有深厚哲学底蕴的思想或者最接近哲学本体的思想,才能成为一种打底的思想。于是,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文化底色”:所谓“文化底色”,就是不受时代变迁而变、不因政治背景而变、不因阶层而变,同时又能派生出不同时代文化、不同政治文化、不同阶层文化的文化思想。
“合而不独”思想可以作为文化底色吗?似乎可以,但实际不行。因为它目标单一地指向社会人之“合”。“和而不同”思想可以作为文化底色吗?同样似乎可以,实际不行,因为它目标单一地指向个性人之“和”。显然地,在“合”与“和”之间的哲学选择就是一种文化底色。这种哲学选择,表现出来的就是“合”“和”相溶的状态,这正如物质的液态,这种哲学选择追求的是一种“合”“和”相生、相克、相容、相融的一定范围内的分子自由运动的“液态”。在这种“液态”中,我们倡导的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追求——“合”与“和”一体化为“合·和”。
首先,“合·和”是一种世界观,一种共生、共荣、共发展的理想社会追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世界是你的,也是我的,更是大家的;世界是全人类的,也是万事万物的;世界是今天的,也是明天的。所以“合·和”一体,既指向的是作为个体的人与人类共生、共荣、共发展的理想目标,也指向的是作为大自然的一个种群的人类与自然界万事万物共生、共荣、共发展的“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理想境界,更指向的是世界的今天与明天共生、共荣、共发展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的乐观主义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
其次,“合·和”是一种人生观,是一种指向重体验、重过程、重参与的人生观。在这种人生观的指导下,人对生命的理解会更成熟。它引导我们要特别注重生命的过程,不仅要确立“过程比结果重要”的生命过程理念,而且能将这种理念化为“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分钟”的具体行动;它引导我们要特别注重生命的体验,不仅确立“亲身体验比接受经验重要”的生命的目标理念,而且能将这种理念转化为“关爱生命中的每一个人”的具体行为;它引导我们要特别注重生命的参与,不仅要确立“平常心态,贵在参与”的生命存在理念,而且能够将这种理念转化为“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不当旁观者”的具体作为。
第三,“合·和”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指向多赢、指向持续赢的价值观追求。多赢、持续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价值追求,是体现社会正能量引领的价值追求。那么究竟什么是多赢、持续赢呢?怎样才能实现多赢、持续赢呢?“合·和”价值观的回答有三:首先是价值标准多元,只有在多元的价值标准指导下,才能形成多赢的局面;其次是评价主体多元,一个评价主体引领一个价值走向,主体多元则一定能催生多赢的结果;第三是评价方法多元,用方法多元指向价值的多层面,建构持续赢的正能量体系。
第四,“合·和”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它指向的是一个高度,但未必总是指向最高处;它成就一种伟大,但彰显的是一种风度;它是一道风景,但不是固化的美丽,而是充满了灵动;它指向花开花落的全过程,不仅欣赏鲜花盛开的形象之美,也赞赏“零落成泥碾作尘,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精神之美。
第五,“合·和”是一种态度,是为人、处世、做事的哲学方法。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不仅需要“合”,同样也需要“和”。它提示我们:学会中庸哲学,万事万物应当取法乎“中”。它尤其告诫我们:在物质追求上,哪怕只有一杯水、一块饼,也要学会如“合”字造字方式“一人一口”那样去分享;在充满竞争的现实生活中,需要有下“和”棋的思维,竞争未必都要分胜负,不输有时就是一种赢。
当“合·和”一体转化为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思想方法以后,他就会时时、事事、处处以“合·和”的思想审视,以“合·和”的方法实施,以“合·和”的原则处理,以“合·和”的态度对待,以“合·和”的策略推进,以“合·和”的结果呈现。自然而然,“合·和”也就成为了他的文化底色。
综上所述,给人生定位好“合而不独”的做人本色,发展好“和而不同”的个性特色,烙上“合·和”一体的文化底色,我们就不仅可以说“合·和”教育走向了真实存在,我们更可以骄傲地说:“我们给每一个孩子的美好人生着上了三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