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
2015-05-30金晓荣
金晓荣
[摘 要]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为读者服务。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应顺应形势,及时更新服务理念,不断地摸索创新服务方式,彰显高校图书馆的特色,使图书馆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有力工具,成为读者起航彼岸的助动器,在瞬息万变的数字化时代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服务创新图书馆,以服务构建新时代的高校图书馆特色,体现了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网络时代 读者服务 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52.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39-02
目前,高校图书馆正朝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读者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与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综合化和高效化的特点。网络环境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确立和巩固高校图书馆的地位,必须摒弃传统的读者服务模式,在构建现代化高效信息平台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新科技,全方位、高效率为读者服务,从而深化、延伸高校图书馆服务的领域和层次。
一、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遭遇的困境
(一)手续复杂,借阅不方便
读者到图书馆借书先得查询。传统的图书馆通常在公共服务区配置查询的电脑数量不多,学生需要等候,查询完了得去办借阅手续,还得排队,这会导致读者想到图书馆借书但又怕麻烦。
(二)投入不足,图书馆资源配置不到位
由于高校扩招,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而国家却没有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生均图书不达标,加上物价上涨,这使得有限的资源更加紧张。同时,由于资金不够,图书馆服务设施更新慢,无法适应网络化、信息化的需求。
(三)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妨碍服务水平提升
由于传统的图书馆工作要求不高,所以部分工作人员认为在图书馆工作是件较为简单的事,不注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不能及时更新服务理念,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二、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时代特点
(一)服务对象的扩展
传统的图书馆工作服务于到馆读者,而在当今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不再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它将以信息收集整理和传播者的角色成为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具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借助开放的网络设施,遵循网络协议,社会成员就可获准进入图书馆馆网,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享受快捷完整的图书馆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将突破图书馆的地域,而不仅限于校内的师生员工。
(二)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格局发生改变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使得磁盘、磁带、缩微、芯片、胶片、光盘等各种新型载体的电子信息资源不断产生,其更新快,利用方便,越来越受高校图书馆和广大读者的重视和偏爱,使得图书馆馆藏结构和内容形式也随之大放异彩。一方面,图书、报刊等印刷型实物载体的文献资源以及存储在磁带、光盘等载体的电子馆藏文献资源仍然颇具魅力;另一方面,建立在网络信息技术上的虚拟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以灵活便捷的方式成为了广大读者的首要选择,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他们更愿意选择电子馆藏文献,因为借阅更便捷。
(三)读者需求方式、内容的变化
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直接促使高校图书馆通过网络、卫星信号等各种信息通道,实现与读者手机、电脑终端的信息接收和传递,而读者在接受服务时,希望在浏览高校图书馆网页和访问其资源时,能随意抽取所需信息的任何部分,下载存取信息不受限制。但杂乱无序、真假难辨的信息资源不断冲击着读者的视野。如何从高校图书馆查找获取有用的、符合自身研究方向,独具个性化的、系统的学科知识信息成为读者的新困扰。
(四)读者服务方式的多样化
虚拟网络空间图书馆的产生使得读者对象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真实读者与虚拟读者并存,服务模式也由封闭转为开放,由被动转为主动,由分割式管理转为整体协调式管理,由读者获取信息的单一化转为满足读者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因此,网络时代的图书馆服务,已不仅仅可以在馆内实现,还将在原有基础上突破时空限制形成新的开放型服务体系,任何读者都可以在远离图书馆的任何地方通过互联网享受图书馆提供的全天候远程化服务。
(五)读者服务效益评估的转变
传统图书馆对读者效益评估是对图书馆服务工作质量和成效高低程度进行的分析、判断及评定。衡量读者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主要是藏书保障率、文献借阅率、读者到馆率、书刊拒借率等。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方便快捷地搜寻、选择和使用所需要的资源和服务,而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因此,信息的可存取性和参考咨询工作的质量,以及信息检索的“全、快、精、准”才是衡量服务效益的重要指标。
(六)服务理念彻底改变
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与馆藏资源格局的重新调整,使得图书馆读者工作的基础已不再是“重藏轻用”,而是引导读者如何畅游知识和信息的海洋,如何引导读者利用本馆丰富的资源和网络资源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因此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必须要依循“读者本位”的主线,坚持以向读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为主,以提供和指导读者应用阅读技术为辅助,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读者多层次的需求。
三、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策略
(一)树立现代服务理念
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生命线就是服务理念的更新。网络时代,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将从传统转向从事更多、更深层次的信息加工与整合工作。在读者服务的各个方面,图书馆要采取与时代同步的现代管理理念,树立开放服务和竞争意识,以读者新需求和新变化为导向,运用新知识、新技能引导读者积极向上,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功能,不断改进并提高自身服务水平,用图书馆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读者,满足读者,留住读者,真正体现“一切为了读者,为一切读者服务”的理念。
(二)人力资源的强化更新
现代高校图书馆的两大支柱一是高素质的馆员,二是高科技的现代化设备。面对新型的图书馆服务,只有认真热情的态度已不足以应对读者的需求。图书馆馆员必须加强学习,在熟悉各种现代设施的功能与应用,在熟悉图书馆各种文献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基础上,具有广泛的学科知识,这样才能真正担当起信息专家、信息向导、信息管理者、系统专家的角色,才能应对边缘学科、新型学科不断出现,学科综合化、交叉现象日益凸显的局面。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大力引进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高级人才,教育培养图书馆专业人才,引进和培训学科馆员,只有拥有一支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队伍,才能胜任网络时代的读者服务。
(三)配置合理有效的数字化馆藏资源
印刷型文献资源、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构成了新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生力军,它们互为依存,协同合作。传统的印刷型文献是图书馆信息资源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为读者提供最直接,最基本的信息资源。而数字化馆藏因具有迅速、高效、可共享性和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在存取形式和服务方式上有别于传统馆藏。高校图书馆要立根于读者的需求,着眼于学校的发展方向以及专业设置、学生规模、学科前景的需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数量多、品种多、覆盖面广的优势,配备高层次技术人才,对那些无序的网络信息进行搜集、筛选、加工,将其整理成有序、可利用资源,以最快速度、最佳效能和最好的检索方式提供给读者,从而使高校图书馆数字化馆藏建设有针对性、有步骤地构建,开发具有自己学科专业特色的、以服务于本校学科专业设置及科研方向的信息需求为目的的数字资源库,让图书馆的资源体系变得越来越完善。
(四)加强读者信息服务的调研
读者信息的研究与图书馆服务的成败紧密相关,它是开展有效信息服务的前提保证。读者系统的阅读取向与阅读内容的统计调查,用户推荐的具体文献是什么,某文献被具体利用的次数是多少等,这些全面系统的用户反馈信息数据的调研将会将成为管理人员审查调整工作手段的重要依据。图书馆应建立完善的用户资源体系,掌握好用户的基本信息情况,用户的访问信息情况,图书资源的利用情况,用户评价信息的情况,要尽可能全方位、多渠道地收集相关信息,满足不同部门的需求。
(五)搭建馆际协作通道
搭建馆际合作通道,实现全省、全国,甚至世界互联互通的图书馆网络资源共享,最大限度的自动化协同服务,是所有图书馆的当务之急。高校图书馆必须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整体化发展道路,有效避免文献资源的重复建设,合理配置文献资源,丰富馆藏信息资源,这样既提高了信息资源利用率,又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应顺应形势,及时更新服务理念,持续不断地摸索创新服务方式,这样才能彰显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有力工具,成为读者起航彼岸的助动器,在瞬息万变的数字化时代中发挥重要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袁新华.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7).
[2] 黄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思考[J].昌吉学院学报,2007(6).
[3] 吴桂兰,刘忠和,刘华.转变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模式与读者服务创新的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3(4).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