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中生物中的兴趣教学
2015-05-30王玉玲
王玉玲
【摘 要】随着教师对待新课改的意识不断提高和普及,兴趣教学越来越被受到重视。尤其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我们意识到,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大帮手,只有真正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他们才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并且享受这一过程。
【关键词】高中生物 主体意识 课外实践 生活经验 形象思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095
在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21世纪,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更要与时俱进,随时关注新的教育方法,并尝试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其中值得关注的就是生物课堂中的兴趣教学,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说起兴趣教学,大家可能以为是让学生觉得课堂有趣好玩,实际上并不是这么简单。这是一个更为深入的过程,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愉悦轻松的态度,主动获取他们所需要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断互动,共同努力。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在高中生物课堂将兴趣教学全面贯彻实施需要做到这四个方面:1.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2.进行课外实践教学;3.寻找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的契合点;4.注重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
一、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当我最初进行教学研究时,对学生进行了调研,不少学生给出接近同一种反馈,他们觉得生物课的学习就是老师在课堂教授新知识,课下布置作业或者需要记忆的内容,下节课在提问之后进行新课程的讲解。这是长时间学生形成的固有上课模式,使得学生慢慢地丧失了自主意识,忽视自己作为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具有充分主观能动性的人,有的学生甚至从来就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习中的主体。
为了能够充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我进行了以下具有成效的教学实践。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按照分组让学生课下共同预习新的课程内容,在每堂讲授新课程之前,对学生进行内容比较简单、比较基础的小提问,这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可以增加学生的独立意识,认识到自己可以独立完成任务,而不是完全依赖于老师,还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从而更有助于开展课堂教学。
其次,因为生物课程的教学确实有不少内容需要学生课下记忆,而记忆最好的方式就是做练习题,练习题中也会有难易之分,因此,在布置练习题时,将一些基础性、背诵性就能完成的题目单独划出来,完成之后小组之间交互检查,为防止学生间互相包庇的现象出现,可以采用积分制,查出对方错题可以给对方小组减分。
另外,剩下难度较高的题型,在课堂上进行讲解,鼓励会做的学生在课堂上为大家讲解,逐渐改变由教师来讲的旧有模式,这不仅可以提升讲题同学的主体意识,听讲的同学也会带着批判的意识去听,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起立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生物课堂就变成了大家共同讨论的课堂,最终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教师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学生讲解、共同讨论、自由发言的形式看似减轻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其实不然,只有形式敢于发言,老师才会真正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发言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这也是是对老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但是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充分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后,独立性会使得学生主动对课程产生持久的兴趣。
二、进行课外实践教学
众所周知,“实践是产生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在生物教学中,教师真的带领学生们走进大自然,来体验学习的这门课程了吗?很显然,是少之又少。当学生在课外进行学习交流时,面对的是整个校园的自然环境,心胸更为开阔,这时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反而更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当学生观察植物时,可以带领学生回忆细胞内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也可以回忆植物细胞的构成,再与动物细胞的构成进行比较,主要可以加深记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往往会给高中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会对这门课程甚至教师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进行课外教学实践是兴趣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教学还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实践为辅。
三、寻找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的契合点
大部分学生对生物课程的认识停留在没完没了的背诵和记忆,这也是认知上的一个误区,可能只有在讲到人体的构成和运动时学生才会觉得生物和自己的生活存在关系。当一件事情和自身的利益挂钩时,人更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去注意和关心,心理学家也已经发现,人对与自己有关的事的记忆力更为持久。
因此,生物老师要充分利用人普遍具有的这一特性,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教学内容和孩子的具体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便于学生进行记忆,延长记忆时间。例如,在讲到基因的遗传和突变等问题时,可以先让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课堂导入,告诉学生通常情况下自己的五官有的地方像父亲,有的地方像母亲,但是有的地方似乎和谁都不太像,这是为什么呢?当一个问题涉及学生切身利益时,便会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可能原本枯燥的学习内容,因为和学生自身的生活經验相契合而充满了乐趣,同时便于教学内容的开展。
四、注重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
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迅速,生物课程的学习也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为涉及一些DNA和细胞内部的组成构造时,虽然可以通过画图展示,但是DNA作为人体内部的物质,学生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在理解上是有一定难度。形象思维是指一些比较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者图案,对高中学生而言,对形象的物体的记忆是较为容易。因此,可以借助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的方式,利用学生对形象的物体的高度感知力,带动对于抽象知识的接受和记忆。例如,一些氨基酸和DNA组成的内容可以做成不同的形状,或者将各种名称的首字母进行编排,赋予新的便于记忆的形象和意义等等,帮助学生联想和想象,推动教学内容的高效开展。
五、结语
通过以上对于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发现,在高中生物课堂进行兴趣教学是一项必要的内容,但是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实施兴趣教学的过程中,一是要遵循适度原则,让学生在合理的兴趣范围内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二是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切不可求之过急,尤其是在激发学生主体性时,要遵循自愿原则,不能强制要求学生,这样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出现不良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能够做到以上几个方面,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将会是一种充满乐趣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