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型报道是党报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形式

2015-05-30何伟森

理论观察 2015年7期
关键词:主要途径中国故事

何伟森

[摘 要]新闻媒体围绕团结、稳定、鼓劲的指导原则,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件、典型人物、典型事件进行典型报道时,在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发展大势上做文章,在精彩的真实故事、生动的百姓故事上下功夫,在坚持“三贴近”、深化“走转改”上显身手,分别是党报讲好中国故事的首要前提、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

[关键词]典型报道;中国故事;首要前提;重要内容;主要途径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7 — 0129 — 02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习总书记讲话统揽全局、思想深刻,蕴含着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是新时期指导新闻宣传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全媒体时代宣传报道各行各业典型的人和事的航标灯,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

我们在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的同时,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摆在广大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特别是处于信息时代的全媒体格局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更成为引领正确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任务。在这方面,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媒体,尤其是作为主流媒体之一的党的机关报,更要在讲好中国故事上大显身手、引领风尚,特别是要在典型报道领域勇于实践、有所作为,从而巩固壮大主流舆论,使其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形式。

所谓典型报道,即“对社会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普遍意义的人或事所进行的比较深入的报道。典型是客观事物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事物,芸芸大众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选择典型的人和事进行比较深入的报道,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意义,最易于为受众所认识、接受,最具有感染的力量。”〔1〕党报围绕团结、稳定、鼓劲的指导原则,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件、典型人物、典型事件进行深刻剖析,产生具有震撼人们思想、发人深省的力量的典型报道,适逢其时,与时俱进,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那么,党报怎样才能搞好典型报道,讲好中国故事呢?

一、搞好典型报道,需要在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发展大势上做文章,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首要前提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曾经指出,讲好中国故事,重要的是解决好讲什么、怎么讲和怎样讲好的问题。在提到“讲什么”时,刘云山阐释道,就是要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发展大势,聚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流展示好,把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的风貌展示好。刘云山对“讲什么”的阐述鞭辟入里、高屋建瓴、言简意赅,深刻凝练,颇具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理论与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在“讲什么”的过程中,首先应该秉持和遵循的前提条件。

在搞好典型报道方面,齐齐哈尔日报着力把握时代脉搏、真切关注发展大势,认真探索全媒体时代格局下党报典型人物和事件报道的新理念、采写的新视角、传播的新渠道,取得了实践经验,丰富了理论宝库,产生了质的飞跃,收到了显著效果。

2014年4月份以来,《齐齐哈尔日报》开设“时代先锋”专栏,先后报道了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等先进典型。特别是《屹立在黑土地上不朽的丰碑——追记龙江县龙兴镇雅鲁河村原党总支书记关学义》的长篇通讯,更是作者站在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以独特的视角、澎湃的激情、详实的故事、生动的笔触,讲述了抗击癌魔、忘我工作、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年仅50岁的中共党员关学义的崇高而光荣的一生。

长篇通讯以把握时代脉搏的角度为突破口,着力彰显共产党员关学义的高尚情怀和奉献精神,主题鲜明、立意深刻、文字隽永、情感丰富,竖起了一座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丰碑,为所有党员树立了一面鲜艳的旗帜。

文中写到,送行的队伍排出了几里地,雪地里被踩出了一个个脚印。大家都说,一个脚印,就代表老关在百姓心中留下的一个足迹。此时,天空中的雪花似乎也感受到了一股暖流,把它定格在了瞬间。茫茫群山传回低沉的回音:路通了,心顺了,自来水喝上了,漫山遍野的林木成材了,“穷山沟”变成了小康村,但您却默默地离开了……

一名共产党员,入党宣誓仅需短短的几分钟,但是要真正去践诺,经得起考验,需要拿出的是整整一辈子!他用共产党人的崇高境界,在老百姓的心中矗立起一座永远的丰碑。寥寥数语,画龙点睛,堪称讲好中国故事的范例之一。

二、搞好典型报道,需要在精彩的真实故事、生动的百姓故事上下功夫,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

刘云山在会见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代表并讲话时,就怎么讲好中国故事强调:“要真实、生动、鲜活地讲,真实的故事最精彩,百姓的故事最生动,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改进创新,努力出新出彩,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见精神。”刘云山为讲好中国故事所确定的基调,符合国情,实事求是,对新闻媒体搞好典型报道,讲好中国故事,具有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工作者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视新闻的真实性。在讲中国故事的过程中,要把真实的故事精彩地演绎,要把百姓的故事生动地讲述。在故事情节中,充分体现人物的思想性,展现事迹的生动性;在叙事说理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增强新闻媒体公信力、感染力、影响力的目的。

2012年7月22日,《齐齐哈尔日报·星期刊》一版在“感动鹤城好人榜”专栏,发表题为《惊世之举 义薄云天——记甘南县白血病爱心互动协会会长李冰冰》人物通讯,以讲述真实的、百姓的故事为切入点,以典型报道的方式,再现了患有白血病的李冰冰,顽强与病魔抗争,签字无偿捐献眼角膜和遗体,成立白血病爱心互动协会,竭尽全力帮助白血病患者和困难群体的感人事迹。

这篇人物通讯是在“精彩的真实故事、生动的百姓故事”方面下功夫的佳作之一,可贵之处在于作者选取主人公是一个平凡的“草根患者”,却做出了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让爱心的善举温暖世界、温暖人间!

文中写到,“三十年前党的生日的前一天,他带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降临到人间;三十年后党的生日的前三天,他带着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签字捐遗体。他拖着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身躯,为白血病患者奔走呼号;他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惊人毅力,为困难群体募捐善款。”2009年寒冬,为了拯救黑龙江省大庆市21岁的债台高筑的农村患者贺某的生命,李冰冰带领志愿者们走上寒冷的街头募捐时,“有很多爱心人士伸出了援助之手,也有不理解的指责李冰冰是骗子。为了说服这些人,李冰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甚至给一位不理解而且说风凉话的人下跪……这次募捐共为贺某募集善款20000多元。”

现实生活中,募捐的事情时常发生,捐款的人士大有人在,然而,又有多少人能为了一位素不相识的求助的患者募捐而向路人下跪的呢?本身患有白血病的七尺男儿李冰冰的街头一跪,不仅没有失去尊严,反而唤醒了人性的回归,给人们上了一堂道义和良知的“补习课”!作者在表达真实、生动、感人的情节之时,在细节上以其生花妙笔,使“草根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可学可敬。

三、搞好典型报道,需要在坚持“三贴近”、深化“走转改”上显身手,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要途径

刘云山指出,怎样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走出办公室、走出高楼大厦,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要深化“走转改”,多到基层一线,采写接地气、有温度的好新闻。刘云山的阐述一语中的,深刻隽永,新闻工作者要一贯秉持和认真遵循。

新闻界有句常言,脚板底下出新闻。的确,学习、实践、深入是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而其中最关键的一堂课就是“深入课”。历史经验反复证明,新闻工作者不能高高在上、闭门造车,更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是要沉下去,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采写那些鲜活、生动、感人的,能站得住、能立得稳、能叫得响的新闻作品。

在搞好典型报道方面,齐齐哈尔日报、鹤城晚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8·19”讲话精神,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典型报道领域积极作为、努力探索,坚持“三贴近”,深化“走转改”,发挥了主流媒体的作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13年8月初,嫩江流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大洪水。面对来势汹涌的洪水,齐齐哈尔日报把抗洪作为第一任务,选派精兵强将深入第一线开展报道。前方记者迎难而上,深入甘南县、讷河市等重灾区的县乡村屯,城防堤坝、田间地头,水中拍照片、坝上写稿件,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报道全市排涝、保丰收、抗洪、抢险、救灾等项工作;后方编辑精心润色稿件,通宵达旦编校排版,使《齐齐哈尔日报》的抗洪报道客观反映了全市各级组织和广大群众抗灾自救的情况,详实、准确、生动,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营造了团结向上的舆论氛围。

鹤城晚报快速反应、周密部署,全力做好抗洪抢险的典型战役报道。在抗洪的报道中,记者不辱使命,无畏艰险,昼夜采访在抗洪一线。8月7日,记者深入讷河市启明村,穿着水衩裤,和村民一起行走在没过膝盖的臭水中,倾听百姓声音,及时将第一线的消息通过报纸呈现在读者面前。8月15日,记者下午四点钟刚刚结束采访,从大昂堤下来,在回市里的路上又得知洪峰将于晚上抵达大昂堤,匆匆吃了一口饭后,便又折回大昂堤……次日早晨,长篇通讯《争分夺秒军民会战大昂堤》呈现在读者面前。8月20日,《鹤城晚报》刊发《洪水来袭 鹤城经受住考验——全市抗洪抢险综述》,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上述典型报道,既达到了讲好中国故事、发挥正确舆论引导作用的目的,又培育、锻炼了新闻队伍,更弘扬了新闻工作者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敬业精神。

综上所述,在全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要恪尽职守,锐意进取,勇于探索,拼搏争先,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典型报道的独特优势,努力在典型报道上开拓新思路、实现新突破,产生新飞跃。唯有如此,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使命。

〔参 考 文 献〕

〔1〕冯建.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97.

〔责任编辑:谭 蕊〕

猜你喜欢

主要途径中国故事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主要途径研究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主要途径研究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移动互联时代,如何讲好奥运里的中国故事
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探析
高职学生“中国梦”教育研究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