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专业出版=?

2015-05-30王旭坤

出版广角 2015年8期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互联网

【摘要】“互联网+”带来了传统行业生态的革新与提升,面对“互联网+传统专业出版=?”,笔者的答案是各自领域的信息提供商。出版界用互联网思维洗洗脑,明出版传播之宗,求互联互通之变。除了大佬们总结的各式准则,互联网思维更是一种永远学习、不断创新、永不止步的求索之道。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思维;智能数据库;信息提供商

【作者单位】王旭坤,法律出版社。

进行产品升级,依然沉醉在来稿加工、粗放制作的简单循环中,产品就死了,手里的牌也没有了。没有营销升级,再度陷入传统打法顺其自然,产品就埋没了,一把好牌也能打到烂。做一行,就要力争做赢家;做赢家,需因时制宜。“时”是什么?互联网时代。

一、互联网思维和“互聯网+”

近三五年,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世界互联网发展呈现出从PC端到移动客户端的显著趋势,各环节的信息交流广泛数字化,并日益加速,移动互联网改变着信息传输的效能,已冲击到各行各业。

互联网时代是我们每个人从生产到生活都离不开的背景。

互联网思维又是什么?据不完全考证,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在2011年的一次演讲中最早提出互联网的思想,例子举的就是媒体行业,优卡网把很多时尚杂志的内容集成到网站上,因为传统杂志没有互联网的思维。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在2012年频繁提到互联网思想,并总结为专注、极致、口碑、快。后来许多知名媒体人,如罗振宇等也总提“互联网思维”。2013年是国内互联网行业收获颇丰的一年,电子商务、新媒体成为焦点,经中央电视台为首的众媒体广泛使用,开始成为最时髦的词汇,各家有各家的提炼法,包括著名的20条准则。

2015年以来,最热的是“互联网+”。这源于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的提案,他认为“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简单的说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实际效果绝不是简单相加,也不是颠覆,而是让××传统行业得以升级换代,抑或诞生新生态。

2015年,“互联网+”正式写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信息科技和传统产业生态融合的全新定位,意味着“互联网+”正式被纳入顶层设计,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近年,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迅速融入传统产业。互联网技术属于信息技术的范畴,也是最能体现信息技术价值的一环,互联网之后必然是物联网。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这一切离传统出版行业远么?

笔者认为近到触手可及。我们正处于一个做什么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时代,不懂得利用互联网做产品、卖产品必然故步自封,不在互联网思维层面思考行业发展战略,风险将陡增。

二、从二维空间到多维空间的突破

互联网大佬们说:随便把哪个行业拿过来,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一遍,就发现可做的事情还是蛮多的。那么,传统出版社+互联网=?专业类出版社+互联网=?

下面笔者结合专业出版领域,从核心产品来谈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用互联网思维颠覆更新传统出版。

举例而言,作为终端用户的我遇到一个著作权纠纷案件,首先要打管辖。那么在浩如烟海的专业纸书中,先要挑几本不错的(通过朋友推荐或者搜索引擎),再查找相关理论或资讯,接着去搜索相关案例一一比照后,确定自己的行为方案。然后输入案件的关键信息(如当事人、案由、争议点),它马上智能推送出管辖相关的理论探讨(经过专业的编辑与筛选),并自动依次排列出相似度较高的判决以供参考。请问,你选择么?

当然,一个数据海量、断识权威、设计美观,使用便捷的数据库,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在制造中,不是我们就是别人。

反观传统专业出版社大多在做什么呢?第一步,做一个分类比较科学、资讯比较权威、排版比较用心的系列纸书,这也是传统出版社正在提供的大量产品;第二步,通过二维码的嵌入,让产品突破惯常纸质图书的平面阅读,实现关联阅读、立体学习,或者制作相关的配书光盘、视听产品(课件)等;第三步,做一个相对微量,但是非常专业的小数据库,满足部分用户专题阅读和基本搜索需求;第四步,把更多的数据与信息整合起来,当用户输入一个问题,试着给出答案;第五步,整合相关联的微库(或者说一片云),连成更大的,不断迭代更新,实现人机交互和基于用户的无限次二次整理加工,一步步提供更多维、更好的产品。

可以说,绝大部分传统出版社现在都处于第一个道场,那就是持之以恒做纸书,在二维空间里面做产品。把一本纸书做到极致,这当然是基本功,且很有功德。比如法律社科人文板块做得比较好的北大社麦田书坊,其每一件法政类产品几乎都可以赢得市场和口碑双高评。此外,有的出版社或民营公司的视听产品也很成功。但归根结底,二维空间的纸书与电子书,三维空间的讲座与课件,仍是一个单独的“碎片”,只能单方传递,没法实现信息交互;只有一个整体,没有体认用户需求的多频次重新整理组合“小产品”,还在第一个道场扑腾。

我以为,判断一个出版企业是否进入第二道场的关键,是其产品是否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和来自用户的多频次二度加工”。这两个关键词怎么理解?“人机交互”是指人机互动。我输入一个指令,它通过调取数据库或者资源库的某项记录执行,呈现指令结果。比较典型的是现在传统电视向互联网电视的发展,原来的电视只能看录播节目,继而可以直播,现在则可以点播,点播就是典型的交互性体现。如何理解“用户的多频次二度加工”?就好比我有一个诉求或面临某个难题,在我周围有大片的信息云,通过输入某个或者某几种指令,把几片云拽下来,形成一个新的小一点的产品,这个产品再生产是建立在原有大数据资源基础上的,基于个体需求调取重组,从而解决问题或满足诉求。以数据库为例,以前是知道答案在哪去找资料,现在是知道问题更智能地推送答案。二度加工是基于用户的个性需求,且增加了智能成分,信息可以无限量更新重组,不必像纸版那样不断报废、加印、再版。

環顾四周,出版界能进入第二个道场的,多是科技出版公司或大型集团。国内比较突出的有知网、法宝、超星等,国外牛气的,如施普林格、爱思维尔、威科与CCH等,基本上早就变身为信息供应商,卖数据、卖教育、卖培训。它们多年前就开始布局资源库,尤其是数字资源,且已整合成一个个较为庞大的数据库产品。此链条上分布的主体一般为“资源拥有者—资源整合者—客户对象—终端用户”。笔者认为出版社进入第二道场的主力产品就是智能数据库,这是有前瞻性的专业出版社现在着眼和发力所在。

三、互联网+专业出版=专业领域的信息提供商

互联网+法律出版社=?我以为这答案早就公布在我们的官网上——法律图书出版商和法律信息提供商。互联网+传统专业出版,那就是各自领域的信息提供商。伴随其“互联网+”的过程,传统二维产品之外,将研发更多数据库产品,定位从各板块多条产品线共存到多种专业资源的平台整合,从而获取更多的商业机会和经济回报。

清华出版社总编辑吴培华在清华社“十三五”规划中写道:“今天的时代,已经到了以作者为中心的传统出版模式向以用户需求转型,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的新型数据服务业务模式转型,也就是内容为王向信息服务为王转型的时代;围绕用户需求提供服务,而不是简单的产品。”越来越多的大学社和专业社已意识到这一趋势,就看谁能早日从战略规划实现战术落实。

虽然互联网技术是许多传统出版社的短板,但技术绝不是壁垒,可以被社会分工所弥补。“互联网+”意味着出版的业态升级,我从来不参与讨论纸书是否会消亡以及传统出版的价值问题,因为时代并没有改变人性,出版传媒其“宗”仍然是信息、知识、经验与智慧的传播,身处依靠数字资源为基础与技术驱动的互联网时代,仍可谓万变不离其宗。

出版界用互联网思维洗洗脑,是“明宗求变”。专业出版社尤其要在智能数据库上发力,这绝非七八年前热议的电子书、音像产品或者互联网出版物同等量级的产品。

李彦宏说:“互联网行业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不断地变化,不断有新东西出来,新公司,新业态,新的思维方式。变化没有什么不好的?即使有人把我颠覆掉,对手做的产品更牛,那也很有意思,我再弄一个比他先进的出来。”百度现在玩得最火的是人工智能,这是物联网的一个基础,预计5年以后,50%以上的搜索将通过语音和图像形式来实现。

除了网络大咖总结起来的那些:专注、极致、口碑、快、用户中心、粉丝效应、迭代累加等,我更想说,互联网思维更是一种永远学习、不断创新、永不止步的求索之道。

[1]王义之. 百度李彦宏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区别传统企业[EB/OL]. http://www.it863.com.cn/html/2014/mi_0117/42354. html.

[2]政府报告中的互联网+是什么 [EB/OL]. 腾讯网,http://news.qq.com/a/20150413/065424. htm.

[3]陈海燕. 互联网×数字出版=?[J].中国编辑,2015(5).

[4]刘学明.“互联网+”时代的出版业,慎谈转型[N].出版商务周报,2015-05-15.

[5]冯宏声. 出版的未来:从“互联网+”到“内容+” [J].出版人,2015(4).

猜你喜欢

互联网思维互联网
浅析移动互联语境下中小成本电影去中心化的创作趋向
论述互联网思维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互联网思维下零售业发展研究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