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015-05-30赵丽明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初中数学优化

赵丽明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方式,让课堂有限的时间焕发无限生机,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展示强大的活力,是我们数学教师值得深思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式;优化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提出一定的要求,要求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上,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来开展数学教学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本文提出了一些方法建议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优化。

一、树立多元化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有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数学课程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树立其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也要关注情感态度,也即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问题解决,也要关注数学思考过程,也即将结果和过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二、课堂问题设计指向明确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多数属于记忆性的问题,学生只需打开记忆库便可找到完美的答案,这种问题不会引发学生的思考,更谈不上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的探究过程。同样,“生练”在多数情况下,也摆脱不了简单模仿和按程序解题的模式,长此以往,必将窒息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遏制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掩盖了数学教育的真正价值。另外是教学活动中的另类“一言堂”现象。这里所指的“一言堂”不是针对教师而言的,而是指在组织教学活动中,由教师的“一言堂”演变成的学生“一言堂”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常见于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针对这种现象,首先应该肯定教师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所做的有效尝试,但遗憾的是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意义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合作学习没能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同时,合作交流又缺乏对小组中所有成员的关注,使得交流活动成了小组中学习成绩优良者的“独脚戏”,即所谓的学生“一言堂”。这样的教学活动,“合作”成了“独做”,交流形同虚设,未能真正意义上面向全体学生,其结果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因此活动效果只能是低效的。

三、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动手环节

初中学生由于其年龄还小,不太成熟,直观而形象的教学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结合所要教授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对教学活动进行安排,要尽量增加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或者验证问题的答案,让问题的解答方式更加多元化,这样对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好处。如在教学生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向学生提问如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结论。有的学生提出用量角器分别量出每个角的度数然后计算三者之和,从而使结论得以验证。之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换一种方式,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这一结论。让学生分别将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来然后将三个角的顶点放在一块,将三个角拼到一起,拼成一个180度的角,从而使问题的结论得到验证。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将直观的感受问题解答过程,使得思维更加活跃,学习的兴趣被调动,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将数学思想方法有机地渗透入教学计划和教案内容之中

教学计划的制订应体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综合考虑,要明确每一阶段的载体内容、教学目标、展开步骤、教学程序和操作要点。数学教案则要就每一节课的概念、命题、公式、法则以至单元结构等教学过程进行渗透思想方法的具体设计。要求通过目标设计、创设情境、程序演化、归纳总结等关键环节,在知识的发生和运用过程中贯彻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的一体化。

应充分利用数学的现实原型作为反映數学思想方法的基础。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问题解决或构建所做的整体性考虑,它来源于现实原型又高于现实原型,往往借助现实原型使数学思想方法得以生动地表现,有利于对其深人理解和把握。例如: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始终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中。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所讨论的对象进行合理分类(分类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标准统一、分层不越级),然后逐类讨论(即对各类问题详细讨论、逐步解决),最后归纳总结。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好分类的方法原则,形成分类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应根据教学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般在知识的概念形成阶段导入概念型数学思想,如方程思想、相似思想、已知与未知互相转化的思想、特殊与一般互相转化的思想等等。在知识的结论、公式、法则等规律的推导阶段,要强调和灌输思维方法,如解方程的如何消元降次、函数的数与形的转化、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有哪些常用思路等。在知识的总结阶段或新旧知识结合部分,要选配结构型的数学思想,如函数与方程思想体现了函数、方程、不等式间的相互转化,分数讨论思想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相互转化。在所有数学建构及问题的处理方面,注意体现其根本思想,如运用同解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应注意为简便而采取的移项法则。

参考文献:

[1]赵怡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第14期.

[2]雷丽青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数学教学通讯》, 2010年第18期.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初中数学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