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胃论治老年呆病探析
2015-05-30于佳佳孙西庆
于佳佳 孙西庆
中图分类号:R25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8-0106-02
老年呆病,又称老年期痴呆,临床表现为老年人记忆力减退、智能障碍及人格改变,严重者可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我国老年呆病患者将逐渐增多,因此,寻找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迫切。目前,老年呆病的病因虽尚不明确,但病位在脑已是公认。脑以髓为体,以神为用。髓与神的生成、充沛皆需脾胃补养。兹就从脾胃论治老年呆病做一探析。
1 脑以髓为体,脾胃充髓
《类证治裁》言:“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忆所凭也。”《本草备要》有“人之记忆,皆在脑中”。脑为髓海、元神之府,髓充方可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髓亏则脑海渐枯,出现健忘、痴傻等症状,《医林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JDZX2012076)
通讯作者:孙西庆,E-mail:sunxiqing1191@sina.com
改错》载:“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精生髓,历代医家治疗髓亏多采用补肾填精法,然《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脏腑精气源于先天,但充养却全赖后天。可见,肾主藏精而非生精,如《杏轩医案》所注:“譬诸钱粮,虽储库中,然非库中自出,须补脾胃化源。”
肾中所藏之精在先天之精的基础上,依赖后天之精的充养,方能丰沛,上营髓海,补养脑窍,如《灵枢·五癃津液别》云:“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医林改错·脑髓说》言:“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海。”可见,脾胃与脑相应,脾胃健旺,运化有司,气血精津化源充足,脑髓得以充养,神机自用,神明有常,智强聪慧。
2 脑以神为用,脾胃化神
老年呆病属于中医“神”障碍范畴。《素问·六节
(修回日期:2014-06-05;编辑:梅智胜)
藏象论篇》云:“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八正神明论篇》谓:“血气者,人之神。”《灵枢·平人绝谷》载:“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可见,神的化生、充沛需水谷精津及气血的滋养,脾胃生成的精、气、血、津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脾胃和则运化有常,神得以充养,发挥其主宰生命,协调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气为神之母”,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医门棒喝》云:“升降之机者,在于脾土之健运。”《医学求是》曰:“脏腑之气机,五行之升降,升则赖脾气之左旋,降则赖胃气之右转也。”脾胃转枢正常,脏腑气机升降出入有序,气机调畅,清气得以升,浊气得以降,精血津液运行流动,神有所养。若脾失转枢,气机失调甚至停息,则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所谓“出入废则神机化灭”,神机灭,则智昏愦不清而成呆。
3 脾胃虚为本,痰瘀实为标
老年呆病的基本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者多为脾肾亏虚,实者多为痰、瘀。《灵枢·决气》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沈注金匮要略》载:“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主生血与统血。若脾胃虚衰,运化无力,一方面气血化源不足,气虚运血无力,血虚脉道不荣,如《景岳全书》云:“气血不虚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气血亏虚可生瘀血。
另一方面,气虚不固,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而成离经之血,《血证论》云:“其离经而未吐出者,是为瘀血。”而出血亦可致瘀。“神为气血之性”,气血充盈通畅,方能神志清晰。瘀血为有形之邪,易痹阻脑络,神失清明;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久瘀成虚,血虚神无所养,神衰统御无权,智昏痴傻。又“精血同源”,精可生血,血可化精,血虚精亏,精亏髓衰,清窍失养,发为呆病。《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阳明邪热与瘀血互结亦可循经上扰头窍,令人喜忘。《灵枢·经脉》言:“胃足阳明之脉……是主血所生病者。”故脾胃病变可生瘀血,瘀血令人喜忘,甚至呆傻。
脾主运化水液,吸收、转输水精,调节水液代谢,若脾虚不运,则水液停聚生痰饮。《景岳全书》云:“水谷不化而停为饮者,其病全由脾胃。”故有“脾为生痰之源”之谓。痰饮为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如《杂病源流犀烛》中描述痰:“其为物则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藏六府俱有。”若痰饮随气上蒙清窍,致使神机失用,可出现健忘呆钝、神昏癫狂等症,如《石室秘录》载:“痰气最盛,呆气最深。”脾为太阴湿土,喜燥恶湿,若痰饮留滞脏腑,困遏脾脏,脾阳不运,清阳不升,神无所养,如《医学探骊全集》曰:“脾之一脏乃运用之神所出……脾既为顽痰所困,则运用之神无从而出。”故脾胃健运,复其升降之职,杜绝生痰之源,痰祛饮化,神机运用有常则神清智明。
脾胃本虚,可生痰瘀之实,痰瘀又能阻滞气机,耗伤脏腑,标实进一步加重本虚,虚实夹杂,病机变化复杂,恶性循环,影响脑府功能,成为老年呆病的发病根源。
4 小结
李东垣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人至老年,髓海渐空,先天亏耗明显,后天充养亦渐不足,此时相对而言是补先天难而养后天易。只要脾胃健,就有可能改善肾虚状况,延缓衰老的进程,即张介宾所云“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现代医学对脑肠肽的发现,揭示神经系统与胃肠系统之间有着密切联系[1]。王氏等[2]研究发现,胃肠道可以将其接受的信息传至大脑,使脾胃在五脏藏神的整体协调关系中起着枢轴或关键作用,从而对“藏神”整体影响巨大。显示了脾胃对大脑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性,也表明从脾胃论治老年呆病的可行性、有效性。故老年呆病重在调和脾胃,一则可治本虚,二则可化痰瘀,最终使邪去正复,神明清灵。
参考文献:
[1] 张思超.“肠脑相通”假说及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 8(6):6-7.
[2] 王洪图,贺娟,翟双庆,等.脾胃转枢对五脏藏神调节的研究述评[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2):1-4.
(收稿日期:2014-07-22)
(修回日期:2014-11-15;编辑:梅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