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新路径研究

2015-05-30许世骅赵津苹李姿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新媒体

许世骅?赵津苹?李姿

[摘 要]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己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广泛关注和熟练运用。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涌现出微信、博客、微博等各種新媒体技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有很大影响,尤其体现在高校大学生身上。新媒体时代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如何应对新媒体技术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挑战,成为摆在辅导员面前的迫切问题。高校的辅导员工作要正确认识并积极应对新媒体,发扬其利,避免其弊,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辅导员工作新模式。 本文主要结合新媒体的基本特征分析了新媒体对于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并且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水平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辅导员工作;路径

随着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新媒体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也深入到高校,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高校的管理。在新媒体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网络搜索、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技术获取知识信息,形成了新媒体环境下特有的学习模式。加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工作创新研究是应对新媒体对学生工作挑战与机遇的迫切需要。在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如何最大限度地把握学生思想行为新特点,规避其消极影响充分利用其带来的新机遇,创新高校辅导员工作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特征分析

新媒体使信息获取更加便捷且呈碎片化状态。信息化时代的特征之一便是人们生活节奏逐渐加快,而且生活休闲时间呈碎片化状态。通过微博、微信、QQ等媒介,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同时获取的方式、时间的选择越来越自由,即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新媒体。

新媒体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宽广的交流平台,使人际互动沟通更加多样。大学生经常通过人人网账户、微博平台等及时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记录或者表达内心所想并通过平台传播于他人,使信息成倍扩散。由于网络发言门槛低,这便使人们更乐于利用新媒体发表言论;由于监管力度较弱,使得新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差距甚远。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具有扁平化的特点,即信息传播的中间环节较少,往往都是点对点、点对面的传播。直接从消息发布者到信息接收群体,传播速度快、效率高,并且可以通过零碎的时间完成信息传播。

二、新媒体对辅导员工作的影响

1.新媒体技术作为新的载体,为学生工作提供了全新而又广阔的平台。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工作具有如下优势:一是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性,由单维度向多维度、多侧面转变。二是新媒体拥有信息资源丰富、覆盖广泛、传输迅速、互动性强、形式多元化等优势。

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个体即是受众者又是信息的发布传播者。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新媒体技术获取发布信息。对大学生而言,他们可以突破课堂和图书馆的有限资源和时间的限制,通过手机、电脑互联网络等新媒体在任一时间和地点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辅导员可以利用新媒体丰富的资源和多彩的信息表现形式,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形象生动地发布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内容,为大学生提供多种多样、高效快捷的信息传播平台。还可以更广范围、更加快速地向大学生传播各类信息,为学生提供服务,宣传学校最新的方针政策, 并不受制度、体制和其它繁琐程序的制约,为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便捷的广阔平台。

2.新媒体促使辅导员更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技能。传统的信息传递多以短信为主,辅导员主要通过面谈或者手机短信、电话的形式联系学生并开展相关工作。新媒体的推广为辅导员工作开辟了新的平台,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辅导员可以更好地实现与学生的信息互动和心灵沟通。这同时也要求辅导员能够主动学习新技术,积极利用新媒体开展学生工作。利用新媒体技术减少信息筛选层级,避免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大量流失,做到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有效性、完整性。同时也要求辅导员重视对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和指导,做到管理及时、教育及时、服务及时,使新媒体对大学生发展的良性影响得以彰显。

3.新媒体给辅导员工作提出新要求。传统教育形式多以真实可触的状态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教育形式多以网络沟通的形式存在,这也十分容易引起大学生的信任危机和人际关系危机。虚拟的网络交流平台弱化了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这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即网络人际和现实人际的混淆,这主要表现在许多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表现得十分活跃但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出现回避的现象。另外一个极端便是网络诈骗案件量的增加。此外,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网络的不良言论容易歪曲大学生的是非判断标准,辅导员应注意培养学生甄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加强大学生健康网络环境的建设和监督。辅导员需要通过网络舆情监督等引导学生拥有健康的媒体交流环境。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路径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者既要具有学生工作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又要掌握新媒体技术,熟练网络操作,否则在开展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就会处在被动地位。

1.不断加强技能培训,提高辅导员队伍科学化水平。各高校应通过开展新媒体培训、社会考察等活动增强辅导员对新媒体的认识,鼓励他们加强对新媒体知识的学习和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并邀请知名媒体机构与学校加强业务的互动交流,以强化辅导员本身的媒介素养。只有辅导员本身的新媒体利用水平及媒介素养提高了才能借助新媒体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传播理念,更好地引导大学生,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达到理想的工作效果。

2.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敢用新媒体技术,善用新媒体技术。辅导员应该用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正确的工作理念,了解并大胆尝试利用新媒体技术,培养自己的工作新思维、新手段,并在实践中勇于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不断探索学生工作的新方法,从而不断推动学生工作的新发展。

一是各院系建立 QQ 群、飞信群,开通微博、微信、人人网、手机等平台发布通告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动态,使随时随地开展学生工作成为可能,改变传统媒体时代一对多的工作方式,准确把握新媒体这种趋势,在传统工作方式的基础上融入形式多样化的新媒体,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二是搭建多样化的教育管理平台,如建设高校学生管理网站,将与学生日常管理息息相关的工作内容,比如:奖学金评比、外出请假、入党等信息转移到网络系统上,为开展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创造便利条件,提升工作效率。

3.加强监控,做好指导,提升学生新媒体使用自律能力。辅导员要做好网上引导工作,利用新媒体宣传学校管理方针,发布积极向上的信息,促使高校学生良好媒介素养的养成,规范学生文明上网。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控,同时开展网络文明教育,做到学生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辅导员可以发起倡导文明使用网络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承诺、监督等形式审查、规范学生的网络使用和新媒体平台信息发布的内容。最好能够建立监控长效组织,系统地筛查网络毒素,使其尽量远离学生的网络生活。同时增强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让学生能够鉴别出信息真伪,学会批判的分析网络信息,不被其左右,对社会状态有清晰的认知和把握。全面提升学生新媒体使用过程中的自律能力。

猜你喜欢

辅导员工作新媒体
试析网络环境下专科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
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探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