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转移视角下的专业服务能力建设对策
2015-05-30徐春林
徐春林
摘 要 “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项目促进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社会服务成效、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为进一步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服务能力,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需要结合产业转移的产业集聚等特点,加强对接承接产业、创新专业建设机制、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专业应用科研能力建设。
关键词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产业转移;体制机制;社会服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8-0008-04
实施产业转移是当前我国正在实施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家战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是完善承接产业转移体制机制、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的重要基础条件。本文从实证角度研究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影响,进而提出了以加强专业建设为载体,提升专业服务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具体对策。
一、专业服务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
(一)政策背景
专业建设作为联系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纽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产业人才需求、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的建设载体。2011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了“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旨在以支持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为切入点,提高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目前,全国各地区在实施承接产业转移中,均高度重视区域人才队伍建设和职业院校专业建设。金海军在《皖江城市带承接能力研究》中将人才作为产业承接能力评估体系模型中的产业支撑力指标[1]。刘焱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河南人力资源环境优化研究》中将职业教育作为优化承接产业转移环境的主要对策[2]。《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都提出要围绕示范区重点承接产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重点建设一批骨干专业。
(二)发展现状
近年来,示范区建设成为实现中西部地区崛起的国家战略,国家共批准设立了9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皖江示范区)为例,2013年,其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5.9%,辖区高职院校57所,占安徽省高职院校总数的78.1%。皖江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对承接产业发展确立了明确目标,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加快培育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优势产业是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机械设备、冶金等产业。根据《“十二五”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示范区将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以满足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承接需要。在规划期内,将新增高级技工22.5万人,新增技师2.5万人[3],因此示范区的建设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了巨大需求。
二、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对承接产业转移的作用与影响
皖江示范区共有48所高职院校参与“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占全省高职院校的65.8%,占示范区高职院校总数的84.2%。项目建设促进了皖江示范区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对于本地区提高产业承接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将项目建设中对接承接产业转移的75个相关专业作为分析对象,从对承接产业发展的适应性、社会服务成效、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对项目建设成效与不足进行分析 。
(一)项目建设成效
服务承接产业转移的专业建设理念得到广泛认同。示范区高校将遴选的重点建设专业定位在服务皖江示范区的产业需求,其中围绕示范区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建设专业为68个,占总建设专业数的78.2%。在“专业特点”指标中,属于“产业支撑型”比例达到46%。
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进一步提升。2013年皖江示范区三类产业结构比例是8.6%、58.1%、33.3%,示范区项目的三类产业相关专业占比分别为7%、34.5%、58.5%,相比全国该项目建设中的三类产业相关专业占比5.3%、32.2%、62.5%,其中一产和二产专业占比高于全国水平,这与示范区产业结构中重点发展汽车等优势产业和现代农业形成的人才需求是一致的。
专业吸引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项目专业平均新生报到率为88.9%,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7.2 %,相比2011年,新生报到率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增加2.7%。2013年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85.5%,半年后月收入达到2616元。
专业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建设期,项目专业的平均年社会服务总收入从12.5万元增加到34.6万元,平均年科研项目经费到款额从7.6万增加到30.6万元。
专业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显著。一是项目专业建设的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平均每个专业有效合作企业数达9.6个,比2011年增加74.5%。示范区的行业管理机构、县级政府、开发区参与专业建设的比例显著增加。二是校企共建专业的合作内容更加丰富,合作企业不仅参加了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指导性工作,而且积极参与教学基本建设与实施,其中项目专业平均得到企业设备投入28.7万元,合作订单培养学生52人,分别比2011年提高310%、113.4%。三是人才衔接培养体系建设成效显著。项目专业中,面向中职生源,单独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所占比例为25.3%。2013年度,项目专业自主招生比例占安徽省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院校专业总数的7.6%。项目建设中,部分专业及专业群与示范区产业承接企业合作,以自主招生改革为契机,开展了企业职工在岗接受学历教育的改革试点,为拓宽高职教育服务领域提供了范例。
专业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一是项目专业的教师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双师型”教师比例由2011年的58%提高到74%,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的课时总数由2011年的648课时增加到1210课时。二是实践教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项目专业平均的校内实训设备价值从2011年的379万元提高到769万元,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从2011年9.3个增加到15.1个。
专业培养的职业属性得到凸显。项目专业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双证书获取率为95.1%,专业理论教学时数与专业实践教学时数之比由2011年的1∶1.18提升到1∶1.22,其中校内生产性实训时数由180课时提高到201课时。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通过对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和建设状态数据的分析,发现项目专业在服务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和促进产业发展中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专业布局与设置不能完全适应皖江示范区产业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在:专业布局集中于合肥、芜湖、马鞍山,对于示范区的宣城、池州和安庆等地区支撑作用有限;专业人才供给量不能满足示范区产业快速发展。
二是产教融合需要进一步深化。项目专业中,建立政、校、企共建专业的运行协调组织比例不高,反映了示范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需求对接、协同育人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保障能力有限。同时,示范区各地政府、行业在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和发挥市场引导作用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便激发企业更加主动参与高职院校的办学投入、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管理,激励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开发、实践教学等合作。
三是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项目专业在企业员工培训和技能鉴定等方面的任务达成度较高,但是根据企业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和应用研发的能力尚需提高。
三、提升专业服务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对策
(一)促进专业对接承接产业
一是优化专业结构。围绕专业设置、专业布局和专业规模三个要素,提高专业结构对示范区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要及时根据示范区承接重点产业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开设相应专业或开发新专业,例如皖江示范区可以根据区域重点产业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同时要高度重视对已有专业的改造与调整,促进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符合产业体系需要。例如,我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规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为掌握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设计,皖江示范区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可以结合区域汽车产业发展需要,增设汽车覆盖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对于与区域重点产业紧密相关的电子应用技术等专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扩大招生,以增加人才供给能力。
二是重视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局与产业集聚的建设要求,产业集聚形成的产业链对人才需求不仅体现出对专业人才数量上的需求,而且要求人才供给体系能覆盖从上游到下游的多个产业环节。因此,示范区高职院校要转变以资源共享和学科联系的专业群建设理念,将对接示范区产业链作为专业群建设的重要依据,把服务领域相同或相近,专业基础相同的若干专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建设,形成对应产业链各个链条的专业链,并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组织、实训条件、校企合作等方面提高对产业链的适应性,形成对产业链的全面支撑作用。
三是发挥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在专业设置中的调控与引导作用。目前专业设置的调研工作主要是高职院校依靠学院完成,调研的样本和分析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本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可以组织高职院校共同对示范区内人才需求和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常态化、规范化的调研分析与信息发布,并在专业申报和各种项目申报中将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作为重要评审指标。
(二)创新专业建设机制
提升专业服务承接产业转移能力需要创新专业建设新机制,要根据示范区新建企业数量多、外来企业与专业合作基础薄弱、产业集聚度高等特征,在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保障校企共建专业运行机制上下功夫,主要举措有:一是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完善校企共建专业的相关制度,明确示范区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定位、校企双方共建专业的权利、义务与责任,为校企双方在专业教学投入、专业课程开发、校企联合开展教学提供制度保障,尤其需要出台关于顶岗实习、课程资源开发、技术人员参与教学等专项制度。二是拓展专业与产业交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例如,定期召开的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校企对接会可引入示范区的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分析、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成果推广等内容。三是加强校企共建专业的平台建设。通过吸引大量示范区企业参与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董事会的建设与管理,促进校企共同承担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四是政府采用项目试点、购买服务等形式,调动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例如,安徽省在开展“工学一体”就业就学工作试点中,对企校联合招工招生的实施流程、培养要求和资金补助给出了明确要求,推进了适合产业转移需要的校企一体合作办学模式形成。
(三)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为示范区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是专业服务承接产业转移的首要功能。专业人才培养应该面向普通在校生的学历教育和示范区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两个服务领域。
对于普通在校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深入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一是要在人才培养定位上符合示范区产业的发展需求,校企共同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引入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二是推行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改革,加大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包括教材、教学资源库,提高教师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能力,建设“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三是探索全面成才、多样化成才的新途径,例如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产品设计与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在人才订单式培养基础上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
面向示范区企业人力资源建设工作,要注重培训教学资源开发和管理模式需要。培训教学资源开发一般无法与现有专业的课程体系相对应。例如,示范区船舶制造业的船舶质量检验人员培训内容涵盖船舶材料、船舶制造工程、各种质量标准等,这就要求专业能够根据培训目标,自行开发培训课程和教材。针对示范区企业成立时间短,企业员工年轻化特点,应该积极推广项目建设中面向示范区企业职工在岗接受学历教育的经验,发挥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通过与示范区企业合作,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将课程内容与生产工艺和技术应用相互融合,将教学计划中的实践环节与实际生产操作进行合理置换,将教学评价与企业的员工管理相结合,使得在岗接受学历教育得到企业支持和企业员工的欢迎,满足产业承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需要。
(四)加强专业应用科研能力建设
产业转移在承接地实施中,从生产准备、产品试制到正常生产的过程对生产工艺装备开发、生产线安装调试、产品检测等技术应用领域形成了巨大需求,为高职院校开展科研服务提供了广阔空间。加强专业应用科研能力举措包括:一是准确定位高职专业科研服务对象与层次。高职专业科研服务应该侧重企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的应用研发与技术攻关,为此需要从政策、制度上鼓励和调动广大教师开展应用科研服务,包括加大对应用性科研项目立项的支持,加强与职称晋升、学术交流的挂钩,改进对项目经费的管理等。二是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各种校企合作平台,加强院校与企业的技术服务信息沟通和需求对接,例如发挥校企合作理事会、校企对接活动等作用,将企业的培训需求、技术创新需求能及时有效传递到高职院校。三是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利用专业的人才集聚优势,依据产业需求组建科研团队,加以培育、建设,形成科研合力。四是发挥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技术服务能力。将实训基地的规划、建设,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检验、检测等需求统筹考虑,实现技术设备资源与企业共享,能够承接企业的产品研发、试制与生产。
对皖江示范区“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项目建设的绩效分析,表明以专业为载体的项目建设,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方面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了承接产业转移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因此,承接产业转移地区高职院校应该牢牢把握产业转移中的产业集聚优势明显、应用研究需求大等特征,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主动服务承接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满足产教融合需求的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创新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参 考 文 献
[1]金海军. 皖江城市带承接能力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1(8):57-58.
[2]刘焱.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河南人力资源环境优化研究[J].北方经济,2011(24):63-64.
[3]安徽省人民政府.“十二五”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发展规划[EB/OL]. http://www.wjzl.cn/html/plan/4248.html,201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