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先秦儒家的忧患意识与救世精神

2015-05-30刘仲雨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忧患意识

摘 要:儒家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其核心就是忧患意识和救世精神。从内涵上看来看,先秦儒家思想中的忧患意识更多的是体现在忧国忧民上,这种思想的出现也标志着儒学积极发展的一种态势。本文主要针对先秦儒家的忧患意识与救世精神进行分析。

关键词:先秦儒家;忧患意识;救世精神

儒家思想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支柱思想,不仅在我国的历史中承担起了巨大的教化作用,甚至可以说从古至今儒家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改造是意味深远的。而先秦儒家在思想上主要的两个关键的地方就是忧患意识和救世精神。

一、儒家思想中的忧患意识分析

忧患意识通常情况下讲的是人在自然生物界中所具有的那种生物生存的本能。虽然说从目前来看,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处于顶端,但是无论人类在自然界中地位如何都不能逃脱自然界的束缚,那么人的这种忧患意识就尤为重要。而先秦儒家思想中主要的就是肯定了人作为自然生态的一份子所应该抱有的那一份对自然的敬畏。而且从立世的角度上看,忧患意识的存在能够帮助人看清自我的困境,并用自身的生命力量去打破困境。从内涵上看来看,先秦儒家思想中的忧患意识更多的是体现在忧国忧民上,这种思想的出现也标志着儒学积极发展的一种态势。而儒家思想要发展,要向上就必须有君主的支持,所以先秦儒家的忧患意识首先是从大角度上来讲,忧的是道。所谓道即是人走的方向,在孔圣人的心中,个人的患难、贫穷都是不足道哉的,他所关注的是世间大道,而此大道也即是儒家所提倡的以仁治国的治国方略。先秦时代群雄割据,百姓民不聊生,所以儒家圣人孔子以大爱的角度提倡君王以仁孝治国,关注对国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所以儒家思想在禮上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思想阐述,而且这种礼教思想是一直传承至今的。其次先秦儒家站在君王的角度上来讲,替君忧国同样是先秦儒家忧患意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这种忧国不同于忧道,它更多的是从君王的角度上来考虑,劝说仁人志士出仕入相,为国效力,一切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原则,以封侯拜相作为目标。“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一句中孔子很明确的表现出先秦儒家在忧国方面对于知识份子的重视程度,同时也是对知识分子的一种劝谏。孔子一生仕途不顺,但是他仍然没有放下心中的社会责任。

二、先秦儒家的忧患意识与救世精神

先秦儒家思想中在忧患意识上不仅仅忧道、忧国,更忧民。特别是儒家思想讲求的是仁,而面对百姓民不聊生却丝毫不为所动并非是仁士所为,更何况儒家生于战争时期,所以对于战争的霸权主义没有任何的好感,因此儒家思想在周游列国期间对于战争一向都保持着回绝状态的。这也是先秦儒家在忧患意识上所表现出来的绝对态度,战争不可取,治国方为大略。

先秦儒家思想在救世精神上则主张积极进取,乐生入世的态度。它不同于传统佛教精神中往生极乐只说,只信奉今生今世,并积极入世,特别是在忧患意识的前提之上,先秦儒家表现出了对现实世界的尊重与肯定,并且敬畏生命,所以先秦儒家思想在救世理念上始终都是处于一种积极的态度,在大生大死之间,先秦儒家关注生活的宽度,而不是生活的长度。正如荀子所言,人自生以来便以注定死期,既然生死由命,又何必在乎起点和终点而忽略了人生的过程呢。所以先秦儒家所救之世首先就是生死之间的大世,它不仅改变了传统人们对于生与死的畏惧,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上它更主张活的洒脱,活出过程。所以儒家的哲人们才会纷纷入世,去传播如家的礼教思想,并在生命需要之时,秉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去救助每一个需要付出生命去救助的人。这就是儒家救世思想所造就出的仁心仁德。其次儒家救世思想上还注重个人世界的拯救,这种救世思想更多的是在个体的道德品质修养上的提高,即为修身。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作为儒家思想中最主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支撑起了先秦儒家在就是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它讲求的是每个人都是一个小世界,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进行救赎,而这种从忧患意识中衍生出来的救世思想不仅能够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强盛,更主要的是在人才的培养上能够促进国家有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这在当时那个动荡不堪的年代里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语

综上可以得出结论,先秦儒家思想对于我国的思想领域发展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意义不仅仅在于历史的借鉴上,更多的是它为我国未来的发展也指明了一定的方向,虽然时代不同,但是中国人的礼教仍在,中国人仍然要秉持着忧患意识而生存,秉持着救世思想而独立于世界之巅。

参考文献

[1] 傅永聚,孔德立.先秦儒家忧患意识探源——兼论忧患意识与民族精神之关系[J].孔子研究,2007(05).

[2] 薛安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

[3] 郭建锋,张英杰,刘海英.论先秦儒家忧患意识及其观照下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25).

作者简介:刘仲雨,衡阳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忧患意识
在化学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中国古代治国理念中的忧患意识研究
莫让秋月春风等闲度
湖湘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与魏源的“救亡图存”“经世致用”
中原文化与文晓村新诗创作
试论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体现
警惕美国别有用心的“忧患意识”
浅析阮籍《咏怀诗》中的忧患意识
以“忧患意识”锻造领导核心
河南当代文学对中原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