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活作饵,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

2015-05-30杨开平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引导生活化

杨开平

[摘 要]生活处处是化学,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创设“生活化”课堂,让学生感受化学魅力,寓教于生活之中,带领学生领略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关键词]生活化 引导 化学世界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60088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化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生产密切联系的学科,生活处处是化学。生活给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无尽的素材。

将化学课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会使平淡的教学过程迸发出无穷的魅力和活力,使课堂的学习主体真正体会到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真正做到寓教于生活之中,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

“教学情境应该具有引起思维的性质。”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气息,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想象,并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本能地想探知“为什么”,从而主动地去寻找结论。

如在学习《常见的酸和碱》时,创设了《伊索寓言》中“狐狸与葡萄”的故事情境:有一天,一只饥饿的狐狸看到架子上的葡萄,却苦于摘不到,只好无奈地走了,边走还边说“葡萄没熟,肯定是酸的”。于是演变出一句“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俗语。我们暂且不讨论故事的内涵,单纯从事件本质及化学的角度来分析,狐狸说错了吗?当然它没有说错,葡萄的确是酸的。如果想知道为什么,我们马上通过“常见的酸和碱”的学习为大家揭晓原因。

又如复习酸碱时,如果按传统的看书、建立知识框图授课,效果不会很好。我给这部分内容改了一个名字,叫《厨房中的酸碱盐》,学生一看课题就联想到厨房中的相关物品,像醋酸、食盐、纯碱等,然后引出问题:怎样区分食盐和纯碱?进而引出酸碱盐的性质复习内容和知识体系的建立。

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收集,生活中可成为教学的素材的东西是很多的。

二、还原“生活化”本色,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奥妙

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只是有些时候,他们不一定知道其中的道理,我们可以抓住这些特点,将所学知识还原成实际生活问题,这样会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兴趣和信心。

初识化学,大多数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了兴趣。但有部分学生只关注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对基本操作和实验过程往往是很少关注的。

在学习基本操作时,结合生活常识来讲解,则会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学生不禁感叹:基本操作原来是从这些动作中演变来的呀!其实我也会。如搅拌与冲泡速溶咖啡的动作相同;倾倒液体,则与从雪碧瓶中倒出雪碧一样,取下瓶盖,杯子倾斜,紧靠瓶口,缓慢倒出。从中学生还会发现,液体饮料的瓶口都很小(细口瓶),而放置冰糖、饼干等固体食品的容器口都较大(广口瓶)。

生活是个大讲台,其中蕴含丰富的生活哲理;生活是个大熔炉,包罗万象。还原化学的生活本色,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化学的奥妙。

三、打造“生活化”课堂,让学生感受化学的美好

化学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这是化学绪言课的课题。同样,我们的化学课堂,要让学生在学到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还要感受到化学的美好。

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是生活中常用的知识,它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有相当一部分化学知识也可以从成语里学到。如元素符号的学习中的“谈古(钴)论金(金)”“雪中送炭(碳)”“留(硫)连忘返”“仙(氙)女(铝)下凡(钒)”等。

又如诗歌,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在课堂中出现一首有内涵的诗,而且还和化学有关,那该是多么美好!明朝诗人于谦写的《石灰吟》,除了托物言志以外,从化学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描述了一种常见的物质和一些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千锤万凿出深山”指的是采集石灰石,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烈火焚烧若等闲”,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煅烧石灰石,从而得到生石灰,属于分解反应;“粉身碎骨全不怕”,生石灰一般是块状,但遇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变成了熟石灰,固态氢氧化钙是粉末状的;“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里描述的反应原理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而碳酸钙在常温下是很稳定的。

再如,复分解反应条件是学生难以识记和理解的,而生活中的三种必需品水、电、气(天然气、煤气)恰好可以用来类比反应条件有“水、淀、气”生成。生活中有水、电、气的时候很舒畅,复分解反应有“水、淀、气”时才能发生。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卢梭说:“知识来自我们的脚、我们的手、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用生活作饵,把学生引入奇妙的化学世界吧!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引导生活化
初中写作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生活化练笔为小学生写作插上翅膀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网络评论要主动引导舆情
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及引导策略研究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