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阅读积累培养学生写作才能的探索
2015-05-30陈小燕
陈小燕
摘 要:阅读对写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只有广泛地阅读并背诵,积累丰富的文学素材和素养,才会自主写作,即“厚积而薄发”。同时,学生只有以广泛的阅读记忆、获取信息为前提,才能写出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好文章来。
关键词:阅读;积累;作文教学;人文素养;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42-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阅读积累既是作文教学的一项基本的学习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写作才能的有效途径。
一、作文教学为何要重视阅读积累
写作要在具备一定的语文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写作人只有在积累的语言文字和素材储备中进行检索,提取出本次写作所需要的材料进行构建,才能转化成书面的文字。“腹有诗书气自华”,语言等各种材料积累的越多,语言文字应用的能力就越强,写作的水平就越高。
二、阅读积累的内容
(1)积累一定量的语言文字材料。写作能力是由外在的语言材料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受教育者所内化的语言文字的数量、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写作水平的高低。有了大量文字、词汇、语句材料的积累,学生自然就能下笔如有神,写作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2)积累一定量的语法、修辞和写作理论知识。轻视语法修辞和写作理论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的看法是典型的实用主义的表现。比如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和技巧更能突出主旨、塑造形象,什么是记叙文、议论文等,这些都离不开语法、修辞和写作理论知识的积累。
(3)写作素材的积累。学生作文中的“旧”“空”“假”的现象,就是脱离生活所致。因此,我们应要求学生随时发现并收录能触发内心思考和感动的人、事、物、景等各种生活现象,占有了真实、丰富的材料,积累了丰富深刻的生活体验、生活感受,写作自然就有了源头活水。
(4)相关知识的积累。相关知识是指和语文的学习与运用密切相关的历史、地理、民俗、生活等一些专门的知识,如果缺乏必要的相关知识,就会在写作过程中犯常识性错误,即便十分精通语文学科的专门知识,还是不能写出出色的文章。
(5)阅读习惯的积累。教育学生“爱读书,好读书,会读书”,是每个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首先,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去读书,去积累。其次,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会“略读——细读——精读——品读”四步读书法,学会写读书笔记等。最后,教育学生逐步提高阅读的素养。“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的精髓,书读多了,“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就会达到。
(6)人文素养的积累。一个人审题能力和文章的立意与他的生活经验、思想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辨别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努力培养高尚道德情感,完善自我的道德意识,唤醒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怀意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进步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阅读积累提高作文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课堂讲授。课堂仍然是作文教学的主阵地,教师首先应该强化字词基础知识的教学,告诉学生一些写作的基本知识,如文体、审题、立意、选材、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教给学生修辞、表达方法等写作技巧。
(2)指导学生广泛涉猎、多背多记。除了课本,课外书、报纸杂志和电脑媒体中的信息都是积累的对象。积累的同时还要学生加强背诵记忆。任何学习都要以记忆为基础,背诵这个环节对于提高写作水平是必不可少的。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语言文字的运用,描写、叙述技巧的运用,表达的思想认识等方面都是值得学生好好学习的。
(3)引导学生参与生活。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丰富生活见识,教会学生用心观察、体验生活,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并学会思考。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聚分离合,从而积累鲜活、丰富、有意义的素材,写出的文章自然就会接地气,富有情感和生活气息。
(4)多悟是阅读积累的核心。阅读积累不等于各种语言材料的堆砌,积累与思考、感悟等环节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记忆积累的同时,教师要让学生融入到语言材料中去,加强对各种语言材料的感悟,才能使语言材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和思想。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养成对积累的内容的“多悟”的习惯,从音韵中感悟语言的美妙,从文字中感悟璀璨的文化,从言语中感悟深邃的思想,从现象中感悟人生的哲理,从事件中感悟生活的真谛,从而逐渐化为内在的语言积淀,形成语言能力。
(5)博览群书,让名著熏陶。“书中自有黄金屋”,学生只有涉猎广泛的经典名著殿堂,才能感受到文学宝库的“富丽堂皇”,才能激励其如饥似渴的用心去阅读、去探索。如四大名著、《诗经》《论语》《进化论》《昆虫记》《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等,都是学生的好读物。当然对于文学作品,教师可参考教育部评定的“100部青少年最喜欢的图书”指导学生去阅读。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提高作文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东西,学生只有日积月累,扩大阅读面,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提高自己的写作才能。
参考文献:
[1]申保华.优秀语文教师的阅读生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
[2]华霞.“前见”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