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吃
2015-05-28张小六
张小六
中国是一个最讲究“吃”的国家。“民以食为天”千百年来就一直是国人时常引用的一句名言,老祖宗甚至还把管理国家这样的大事与吃相联系,故有“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言)之说,将宰相治国比作调味、调鼎、调羹,意喻协调不同的政治力量。
讲究饮食关键在于烹调,吃的艺术主要就是烹调的艺术。烹调的核心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色、香、滋、味、形”。
品尝美食,自然从赏色观形开始。孔子就非常重视食物的色彩,曾说“色恶、不食。”因此,高明的厨师总是选料精当,刀工娴熟,火候恰到好处,烹调方法符合菜性,色彩搭配独具匠心,烹调出来的菜肴能做到红者红、白者白、青者青、黄者黄,五颜六色,和谐悦目,让人观之而垂涎。深谙此道的厨师不仅会注重一盘菜的色彩组合,而且还讲究餐桌色彩的整体效果。即各种菜肴之间的色彩搭配,上桌的先后序列,力求浓淡相宜,深浅有别,用色彩构成抑扬起伏的音乐般的旋律美。同样,菜肴的形状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的食欲。菜肴的形状之美来自于厨师的刀工之美,刀工有如油画中的笔触,木刻中的刀味或钢琴中的指法,是构成菜形的基本因素。块、条、片、丝形各异,经加热之后精彩纷呈,美不胜收。有些菜肴的形状甚至雕龙刻凤、造型状物,栩栩如生,让人产生强烈的品尝欲和期待心理。
当然,形色再佳,都毕竟是菜肴的“形式”,评判菜肴的质量好坏终究要看其味道的优劣与否。品尝美味,味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食物的细嚼慢咽,充分调动味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在反复咀嚼中品尝菜肴的美味,此可谓“食不厌咀嚼”、“饮不厌细呷”是也。
味觉十分微妙,甜、酸、咸、辣、苦、鲜,只是对味道所作的高度概括。每一种基本味道都有浓淡强弱的差异,诸味调和又生化成无穷无尽的味道。“味之和不过五,而五味之化,不可胜尝”,再加上不同原料和烹调方式所引起的冷热、干湿、粘滑、润涩的触觉、温觉变化,各种滋味的组合就会像天文数字一般难以穷尽。所以,古人云:“口不尽味,乐不极音”。这种滋味感觉有很强的直观性、体验性,往往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美食滋味千变万化,但讲究菜肴本味、真味,充分发挥原料的自然之味,是历代美食家所追求的共同目标。这一观念发端于先秦而纵贯古今,与中国传统美学中注重天然真趣,反璞归真的审美观一脉相承。
说到底,“吃”的艺术包罗万象。人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色、香、味、形、滋、意所能给予的感官享受,而且能激发多种心理活动,改变人的精神状态,使人领悟到人生与世界无限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