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2015-05-25贾连峰
贾连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活动中自主探索并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自主探索、互助学习的精神,在评价中获取更多情感,同时学会欣赏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迅速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从而正确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长方体有( )个面,一般都是( ),相对的面的( )相等;
2.正方体有( )个面,它们都是( ),正方形各面的( )相等。
二、实物引入,提示课题,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结识了长方体,请大家帮它设计一件漂亮的外衣,你们能帮助长方体实现它的愿望吗?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和彩笔,怎么穿才能显得它更加漂亮呢?
学生动手操作。
师:谁能说说你涂了几个面?他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学生回答。
三、自主探索,形成表象,建立概念
1.感受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刚才我们想对长方体的哪些部分进行包装?
生:长方体的6个面。
师:那么,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呢?
师:老师手中有一个展开的长方体,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原来的立体图形变成了平面图形。
生:我发现长方体的外表是由6个长方形组成的。
师:说得对! 请同学们在展开图上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谁来帮老师在黑板上标明?
学生上台演示。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我们把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大胆猜想,动手测量,探索求法
师:你怎样理解表面积?
生:指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6个面的总面积。
师:说得太好了,那怎样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呢?
生:可以先测量,再计算。
师:请你们计算出你展开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小组合作,赶快行动吧!
学生测量、记录、计算,做完后汇报。
生:我把6个面的长和宽量出来,再把6个面的面积相加。
生:我们只量3个面的长和宽,把3个面的面积加起来,再乘2。
生:正方体的表面积只需要一个面的数据,用一个面的面积乘6就可以了。
生:我是用(上×2+前×2+左×2)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
生:我是用棱长×棱长×6得出正方体表面积的。
师:同学们真能干,自己动手总结出了计算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好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计算塑料片的面积。
四、结合实际,灵活应用
师:我们周围有很多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现在我们就带着我们的研究成果走进我们生活中的小问题。(课件出示)
1.一个长方体的药箱,工人师傅用了多少纸板?
生:老师,这里没有量出长、宽和高。
师:对,要求每个面的面积,必须知道长、宽、高。(出示长100㎝,宽60㎝,高50㎝。)
师:现在能计算了吗?
生:能。
学生列式并计算。
2.一个玻璃鱼缸是正方体,棱长3分米,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学生独立计算。
师:同学们一定要注意,鱼缸上面没有盖,也就是少了1个面,我们应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五、深化提高,综合应用
师:把一个长10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分成3个小长方体,它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课件演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六、归纳知识,总结学法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或深刻感受?
学生回答。
(责任编辑 冯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