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幸福指数与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

2015-05-25王桂菊黄池桃卢静程瑶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护龄调查表职业倦怠

王桂菊,黄池桃,卢静,程瑶

(崇阳县人民医院,湖北崇阳437500)

护士幸福指数与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

王桂菊,黄池桃,卢静,程瑶

(崇阳县人民医院,湖北崇阳437500)

目的探讨护士幸福指数与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2所二级甲等医院护士200名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幸福指数调查表,职业倦怠因素调查表调查护士所感知的幸福指数及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幸福指数需求依次为重视护理工作,尊重护士的劳动,打造护理文化,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创新先进的护理模式。护士职业倦怠主要因素依次为工作压力、医患关系、专业知识、专业地位及组织氛围。结论医院管理者要全面掌握分析护士职业倦怠产生的根源,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士的幸福指数和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护士;护理工作;幸福指数;职业倦怠;调查

护士幸福指数是对护理工作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幸福指数越高,越能反应护士热爱护理工作,表现为工作积极主动,自己承担的护理工作有一种荣誉感和自豪感。在工作重压下,由于工作和精神的过度紧张,个体产生的身心疲惫与耗竭等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职业倦怠。医院管理者通过加强医院管理,建立良好组织氛围,增加对护理人员的支持,从而提高对护士的保障,有助于解决其工作的后顾之忧,提高护士的幸福指数,从而予以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现将我们的调查情况分析及采取的措施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所二级综合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护士,以科室分层,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肿瘤科抽取400名护士组成样本200人,护士的纳入标准:①注册护士;②工作时间至少1年以上;③愿意参加调查,并认真填写调查表。

1.2 研究方法①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科室、职称、工作时间、婚姻状况、第一学历、夜班频次、平均月收入、获奖情况。②护士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调查访谈,对影响幸福指数的自身个体原因、职业因素、组织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③护士职业倦怠的情况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与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点相关的内容。

1.3 资料收集由于有些护士认为填写某些内容会影响领导对其工作信任或评价,为了解除护士的顾虑,向其说明此调查仅供研究之用,调查表无需填写真实姓名,从而确保资料的真实性。本研究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

1.4 研究可信度为提高研究可信度,在挑选护士作调查对象中选择不同学历、不同年龄、职称、院龄护士代表作研究对象。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本研究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0~45岁,30岁以下护士占总人数72.0%;35~40岁护士占总人数18.0%;40岁以上人数最少,20人,仅占10%。护龄6个月至20年,工作时间在8~15年的护士人数最多,超过20年最少,平均护龄(9.5±6.6)年;文化程度:第一学历方面,中专和大专的护士占了绝大多数,两者共占94.6%;在职称方面,护士职称最多,占48.0%;平均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仅占15.0%,平均月收入在1500~3000元占65.0%,平均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护士占30.0%。

2.2 护士幸福指数需求情况见表1。

表1 护士幸福指数需求调查表

2.3 护士职业倦怠情况调查见表2。

表2 导致护士职业倦怠原因调查结果

3 讨论

幸福指数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纵观以前的研究,在探讨幸福指数与护士工作关系时,所选择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较少。研究影响护士幸福感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对提高其应对工作倦怠的能力和促进个体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笔者认为,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指数越高,满足护士工作生活的需要和愿望值就越高,护士职业的倦怠感就自然缓解或降低。因此,提升护士的幸福指数是解决护士职业倦怠最佳的方法和途径。

从护士幸福指数需求情况分析,重视护理工作,尊重护士的劳动,打造医院护理文化,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创新先进的护理模式是护理人员幸福指数需求的四大主题。被调查的单位,通过满足护理培训、沟通表达、心理服务、外界支持,参与决策休假机会以及增加非在编护理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聘用护士同正式护理人员同工同酬,护士社会地位提高了,护士晋级、进修机会有了,护士待遇提高了,激发了护士工作的荣誉感、自豪感,预防和减轻了护士的职业倦怠。

从护士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调查情况看,护士职业倦怠与长期负荷脑力及体力劳动、持续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得不到缓解,身体严重透支有密切关系。经常面对痛苦愁闷,生离死别的场面,容易产生焦虑、抑郁。这与张雯和郑日昌[2]的研究一致。目前,医患关系不容乐观,医患纠纷一触即发,护士既要完成繁重的工作又要担心患者意外的发生,产生对自身的职业厌倦,降低其主观幸福感。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受益的是患者,成就的是口碑,护士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更安全、更放心、更愉悦。因此,护士的幸福指数要靠医院创造和谐医疗环境来提升,护士职业倦怠要靠内树素质、外树形象来缓解和克服。

孙雅博等[3]研究表明,轻度工作倦怠以1~5年护龄组护士居多,中度倦怠以11~15年,16~20年护龄组护士居多,高度倦怠以6~10年护龄组护士居多,与本研究调查情况一致。笔者认为,这与这个年龄组的护士处于工作量大而家庭压力大,工作压力、家庭压力、护患关系、社会地位等因素使她们产生头痛、失眠、烦燥不安、食欲不振等精神症状。因此,医院要关心护士的工作和生活,提高社会大众对护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护理部、护士长要尽量帮助护士减轻心理压力,化解家庭矛盾、护患矛盾。加强护士长与护士、护士与医生、护士与患者及护士之间的沟通和交流[4]。

重视职业心理素质的提高:通过对200名护士的幸福指数与护士职业倦怠情况调查发现,加强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应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一方面,要注重对护士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教育,培养完善人格和开阔的视野[5];另一方面,针对部分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缺陷、职业的倦怠状况,实施针对性较强的职业行为训练。我们的护理管理工作者对护士要进行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危机激励、文化激励等[6]。增加护士的工作成就感和自豪感,才能预防和缓解护士职业倦怠感,激励他们为光荣而神圣的护理事业而奋斗。

[1]王力,张厚粲,李中权,等.成人依恋情绪调节与主观幸福感、重新评价和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探新,2007,(3):91

[2]张雯,郑唱.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61

[3]张雅博,王金玲,张建梅,等.不同护龄护士心理、健康状态及工作倦怠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10,10(9):70

[4]深海霞,王艳梅.基于Bass领导理论的病房护士长领导方式与护士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0):40

[5]黄戈冰,许乐.护理专业学生人文教育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9):61

[6]甘露,吴强,伍艳玲.护士长领导能力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72

R473

B

2095-4646(2015)01-0073-03

2014-09-12)

猜你喜欢

护龄调查表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护龄及文化程度对门诊注射室护理人员工作倦怠感的影响
不同年资护士掰启安瓿引起手损伤原因分析
读者调查表
读者调查表
普外科护士年龄、护龄与心理资本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读者调查表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护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