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三大国事有河务
2015-05-24张春平编辑
文/张春平 编辑/任 红
康熙帝画像,清宫科技器物“天府永藏”系列展,北京,故宫博物院。 摄影/杨兴斌/FOTOE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年号康熙,其名有深意。康为安宁,熙为兴盛,蕴万民康宁、天下熙盛之意,蒙古语为“平和宁静”。与西方崇尚武功的恺撒大帝式英雄不同,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大英雄是因为治水被铭记的。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建立,正是由于大禹除水患而得民心。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九合诸侯”,约法三章中第一条就是“无曲防”,即不许截断邻国水源或把本国水患引向邻国。
作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最重视治水的君王,在长达61年的执政时间里,康熙帝将河务与三藩、漕运并列,作为国家的头等大事,六下江南以巡视河工为首要,十二次到三河交汇处清口阅视河务,亲自筹划治河,指授河臣。
夙夜廑念忧河务
“听政以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
滔滔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像伟大的母亲一样哺育了中华儿女,并以五千年的文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在我国古代社会,长城易修,河水难治。从上古时期大禹开始,治河便成了历代统治者的试金石和朝代兴替的催化剂。
千百年来的历史规律是乱世治兵、盛世治水。那时的康熙朝,东北有沙俄袭扰,西北有蒙族掠疆,东南有郑氏占台,西南有三藩之乱,内忧外患,离盛世尚远。康熙虽心系治水,希冀河清海晏,但于国于己都力所难及,因此,他就把治水写在了皇宫柱子上,以昭心志。正如他自己反复说过的:“听政以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
自明末以来,由于战乱频繁,黄河年久失修,于康熙初年造成了巨大灾患。仅康熙元年(1662年)至十六年,黄河大的决口就有60余次,不仅使河南、江苏、山东等地深受水患之苦,而且严重地影响了清王朝的交通命脉——漕运。
“朕自十四岁即反复详考如宿迁以下高家堰等运河。”
康熙六年(1667年),皇帝刚亲政不久,国家就遭遇了大洪水,黄河夺淮,黄淮相冲,不能合流入海,以致波及运河,漕粮受阻。更加严重的是,河水漫溢不止,当时北面黄河“尽归决口,北流入海,正河淤浅。宿迁以东,北岸民田,皆成巨浸”,南面淮河、运河一带“淮阳七州县(山阳、盐城、高邮、宝应、江都、泰州、兴化)田地一片汪洋”。沿河州县尽受水患,江苏高邮更是水高二丈,城门堵塞,乡民溺死达数万之众。从这时起,水患就引起了年少的康熙帝关注,于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打败洪水这个难以降服的敌人,除水患、安民生。诚如其言:“朕自十四岁即反复详考如宿迁以下高家堰等运河。”
康熙十五年(1676年)夏,黄、淮再发大水,黄河倒灌洪泽湖,河南、安徽等地一片汪洋,大堤决口34处,淮水冲入运河,不仅人民生命财产受到直接危害,而且切断了维系清朝统治的经济大动脉。这对平三藩、战噶尔丹以及收复台湾等国之大事都十分不利。面对极度拮据的财力,青年皇帝还是痛下决心要会一会这个“水敌”。他提出了“务为一劳永逸”的全面修治方针,提升安徽巡抚靳辅为河道总督,批准了一笔205万两巨额的治河经费,限定三年完工。当时治河包括了黄、淮、运三河,目的是要疏导黃、淮,合流入海,恢复运河正常航行,使沿河人民免于水患,安心生产。就当时的科技水平而言,治河是一项举全国之力也难以达成的任务。但在这三年里,康熙命靳辅实施了导黄入海等六大工程,“水敌”初步就范。
北京永定河湿地晓月湖。 摄影/李文明/东方IC
导黄入海六大工程暂时缓解了水患的燃眉之急,康熙心里明白,这只是治标,并未治本,这个敌人仍然没有心服口服,未来某天,或许会再次给自己以致命的反戈一击。康熙在等待着时机,一个与滔滔洪水决战的时机。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夏,清朝名将施琅率兵占领澎湖,收回台湾。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康熙心里最后一块石头落地,他开始谋划与洪水大决战,专心治理黄河。那段时间,康熙反倒比以前更忙了,为了打赢这场特殊的战争,康熙命人将“绘于纸上平漫难辨高下”的平面图改成“刻木制成观看易明的立体地形图”,悬挂在屋内。此外,他四处巡视,多次阅视河工,亲乘小舟,不避风险,踏勘地形,征求意见,并及时纠正地方官员治水计划中的错误方案,要求他们不要只待在衙门里,而应该走出去了解情况。为了这场战役,康熙在下一盘硕大的棋。
北京永定河莲石湖公园,生态逐渐改善,水鸟增多。摄影/屈兵超/东方IC
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湿地。 摄影/俄国庆/FOTOE
选用河臣亲实验
“倘河务不得其人,一时漕运有误,关系非轻。”
康熙清楚地看到了水治则国兴、水废则国亡的道理,为了征服“水敌”,他深刻认识到良将的重要作用,“倘河务不得其人,一时漕运有误,关系非轻。”但是,水敌难服,变幻莫测,这就需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有决胜千里的才能,还需要有通晓“水敌”的良将。一而言之,治水之人至关重要。康熙几经搜罗,终于挖掘出了一套深得要领的治水班子,不仅有倡导“兴水利,而后有农功;有农功,而后裕国”的巡抚大臣慕天颜,还有靳辅、于成龙、张鹏翮等一批降水大将。
降服水敌,需要足够的智慧与勇气。清朝初年,五易河督而未得其人,导致黄河越治越乱,水敌肆虐。康熙汲取先帝的教训,慎用、专用、重用河臣,以水为师,籍臣辅佐。其中,康熙首先做的就是聘请了一位高明的总工程师,那就是靳辅。靳辅借鉴明代水利学家潘季驯“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水理论,进一步提出了“筑堤束水与引河放水交相使用”的方法,找准症结,疏堵结合,一方面疏浚黄河下游清江浦至云梯关河道,使洪水得以畅流入海,另一方面相继堵塞高家堰及黄河各处决口,遏制了洪水的泛滥之势,为黄河构筑起了一道立体的防护网。随后,他又完成了改移运口于七里墩、开清口四道引河、疏浚皂河、加挑中运河等一批辅助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三十年的努力,终于使“黄淮故道次第修复,漕运大通”,“河中商贾船行不绝”。洪水这个倔强的敌人终于在康熙面前低下了头,康熙高枕无忧,自谓“两河安宴,堤岸无虞,深为可嘉”。
选对人只对了一半,做对事才是成败的关键。康熙充分看到了水患的危害性,事关国运民生,不能等更不能急,他对治水方案慎之又慎,每一项重要措施实施前,都要在永定河进行实验,得到验证后再推广。为了解决黄河泥沙淤垫、壅塞河道的问题,康熙便把永定河的河道裁弯取直,浚直河身,以直流冲沙,经过实验,效果很明显。当负责黄河河工的大臣请示把黄河的两处急湾浚直时,康熙成竹在胸,告诉他说:“我看永定河治理实验的办法很好,河身直,河底深,所以淤沙都被冲走了。现在治理黄河也用这种方法,才有效果。”此后,为了解决河水冲刷堤岸的威胁,康熙派人在永定河用树枝、秫秸、石头捆成“埽”,用来加固堤岸。经过验证后,这种方法在黄河治理中大范围推广。有的治河大臣不同意,认为永定河水可以用埽,而黄河水势大,不宜用埽。面对大臣的反对意见,康熙并没有以势压人,只是说“姑试用之”。治河大臣试用后,“河堤果然坚固”,从此心服口服。
清代康熙年间的《康熙南巡图》局部(绢本),故宫博物院藏品。供图/聂鸣/FOTOE
六下江南察水情
“朕南巡,亲睹河工夫役劳苦,闾阎贫困。念此方百姓,何日俾尽安畎亩?河工何时方得告成?”
为了彻底征服水敌,康熙还不辞劳苦,六下江南,进行全面的治河、导淮、济运。水臣靳辅治河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淮、扬水灾并未明显好转,康熙为此殚精竭虑,日夜焦劳,他惟恐官员治河失法,便举南巡之典,不远万里,亲阅河工,开始了他的南巡之旅。从康熙二十三年至四十六年(1684-1707年),康熙先后六次南巡,为了把黄河的事情彻底弄明白,他除了多次视察下游的孟津、徐州、宿迁、邳州和清口等地,还扬帆远上,直达中游的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等地,行程数千里,“所至之处,无不详视”。
康熙二十三年,康熙从山东出发,一直到达苏州和江宁(南京),开始了他的首次南巡。他一路察看地理,约谈名士,体察民情,特别是巡视了黄河沿岸一百八十里的各处险要工程,提出了很多治水意见。在三河交汇处清口,康熙甚至徒步十余里,虽然泥泞没膝,也不辞其艰。看到沿河百姓疾苦后,康熙感叹“朕南巡,亲睹河工夫役劳苦,闾阎贫困。念此方百姓,何日俾尽安畎亩?河工何时方得告成?”五年后,康熙帝再次南巡。在清河县,康熙帝谕示河道总督王新命:“中河与黄河逼近,如黄河溃决,将混而为一,宜有预防之法。”返回京师后,康熙御门听政,广泛征求百官的治河意见。
前两次南巡后,又过了十年,对治水已成竹在胸、甚至堪称专家的康熙进行了第三次南巡。这一次,他带着自己的想法而来。在看到“靳辅、董安国、于成龙但知筑堤御水,至于改河身使北,俾清水通流,并未言及。若不令清水通流,虽修堤筑岸,黄水终致倒灌,焉能御之”的问题后,他大胆作出了改修河道,使黄河河身稍向北移,淮水得以畅流的新方略,并命新任河道总督张鹏翮贯彻实施,拆除拦黄坝,深挖入海河道。次年夏天,发生了特大洪灾,康熙忧心自己的新方略能否经得起考验,便命张鹏翮日夜蹲守在河堤。咆哮的洪水终于屈服于勤勉的君王,在深了三丈、宽了二十多丈的河床里,再肆虐的洪流也不得不乖乖入海,黄河水没有倒灌,堤坝没有决口,农田也没有受淹。这一次,康熙终于赢了。
“初次到江南时,船在黄河两岸,人烟树木一一在望。康熙三十八年则仅是河岸,四十二年则去岸甚远,是河身日刷深矣。自此日深一日,岂不大治。闻下河连年大熟,亦从前所未有也。”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为了验收即将告成的河工,康熙进行了第四次南巡。康熙帝御舟入清口,阅视天妃闸、御坝,颁《奖勉河臣诏》对河道总督张鹏翮及在河各官亲加奖勉,命令吏、工二部对总河以下各官“详加议叙具奏”。康熙在船中亲作《河臣箴》并赐给张鹏翮,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文中说:“自古水患,惟河为大。治之有方,民乃无害。禹疏而九,平成攸赖。降及汉唐,决复未艾。渐徙而南,宋元滋溢。今河昔河,议不可一。昔止河防,今兼漕法。”一路巡视后,康熙十分满意,便欣然命笔作《览淮黄成》诗一首:“殷勤久矣理淮黄,几度风尘授治方。九曲素称天下险,四来实为兆民伤。使清引浊须勤慎,分势开流在不荒。虽奏安澜宽旰食,诫前善后奠金汤。”
河工虽然告成,但康熙认为尚须察验形势,筹划善后之规。因此,康熙开始了他的最后两次南巡。在清州,康熙泊舟于土桥闸,对大学士等说:“初次到江南时,船在黄河两岸,人烟树木一一在望。康熙三十八年则仅是河岸,四十二年则去岸甚远,是河身日刷深矣。自此日深一日,岂不大治。闻下河连年大熟,亦从前所未有也。”在扬家庄等处新开的河闸口及附近堤岸,见黄河已顺轨安澜,康熙非常高兴,欣然赋诗二首。最后一次南巡,康熙虽已知天命,但为了考察泗州西溜淮套是否可以开河,还是决定前往。殚精竭虑,劳苦用心,清晰可见。
清东陵景陵圣德神功碑楼,俗称小碑楼,河北遵化清东陵景区。 摄影/王爱忠/FOTOE
浑河永定心愿遂
“坚堤长护幸安全。”
除黄、淮、运主要河道外,康熙对其他江河的治理也十分重视。据《奉天通志》记载,我国东北“辽河官堤之设,盖始于有清康熙”,对防止辽河的洪汛灾害,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为了使关东粮食粮饷北运,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曾派人测量浑同江与辽河间的水运,打算沟通伊通河与东辽河之间的航运。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他还派人勘测过鸭绿江和图们江,为治理提供资料。到了晚年,他仍亲自指挥治理了永定河。
最能表现出康熙治河才能的,是他对永定河的治理,这也是晚年康熙的治水杰作。永定河的上游是桑乾河,下游原名芦沟河,又叫浑河。这条河经常泛滥成灾,沿河居民常常“架巢而居”,素有“小黄河”、“无定河”之称。永定河挟带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滚滚而下,经常使河道淤塞,酿成水灾。清朝建都北京,要保卫京城和附近的安定,就务必要治理浑河。康熙为了根治这条害河,亲上河堤,乘船沿河巡察。在巡视河道时,遇到水浅的地方,他就冒险改乘小舟,边看边指示治河方略。有时,也登岸步行,亲自用仪器测量,定方向,钉木桩,还向陪同的大臣讲解测量方法。整个治理浑河的工程,都是由他亲自组织、直接领导的。最后,这位伟大的皇帝亲自测量出河床已高出堤外地面,得出此河已成悬河,是造成水害的主要原因。之后,他亲自调集大量民夫,靠人力挖挑泥沙,但是费工甚大。后来康熙提出了用水力冲刷的办法,引清河的水,从琉璃河与浑河汇流处,用清河的水势冲刷浑河,同时加固堤岸,使大量积沙冲走。治水大臣们认为这个方案只适合水势迅猛的夏天,到冬天,可能就无法发挥作用,但是康熙却告诉他们,冬天的效果会更好。将信将疑的治水大臣们等到冬天,意外地发现河底泥沙被冲得更干净。康熙告诉他们,冬天水势为冰面所压,冲刷力量其实更大。
浑河经过康熙的治理,水分流下泄,终于出现“从此安流,水害不作”的和平景象。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再没有发生大患,沿河人民生活安定,附近的农田得到灌溉。为此,康熙下诏改赐浑河为永定河。1716年,京畿大雨,山水骤涨。康熙忙赶去巡视永定河,看到堤岸坚固,河水并没有泛滥,他高兴地吟起诗来说:“坚堤长护幸安全。”
“永定”二字,是这位帝王毕生治水宏图的无意流露。这位伟大的君王,直至去世前两个月,还在巡视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