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脂康联合非诺贝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临床观察

2015-05-24吕兰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血脂康贝特类药物

吕兰

血脂康联合非诺贝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临床观察

吕兰

2型糖尿病;高血脂;血脂康;非诺贝特;瑞舒伐他汀

文献[1]报道,大剂量他汀治疗将可能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因此,在调脂达标的同时,权衡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正引起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关注。与他汀类药物相比,贝特类药物在降低甘油三酯(TG)和提高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方面疗效显著,符合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TG水平升高,而HDL-C降低的血脂谱[2-3];而中成药血脂康具有降脂效果平稳,安全性好的特点[4]。本研究采用血脂康联合非诺贝特治疗2型糖尿病伴发高血脂症,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2月来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0.72±4.41)岁,平均病程(5.19±1.82)年。对照组40

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1.58±4.38)岁,平均病程(5.41±1.22)年。两组一般资料具可比性(P>0.05)。两组血脂、血糖见表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符合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5]和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6]。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向所有患者或其监护人履行告知义务,并取得知情同意。

1.2 入选标准 ①糖尿病患者;②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5.18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37mmol/L,或甘油三酯(TG)≥1.70mmol/L,伴或不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4mmol/L;③入选前2周内未服用其他调脂药物,若服用其他调脂药物者则需经2周的药物洗脱期;④患者通过胰岛素或药物控制血糖平稳。排除①近3个月内有糖尿病昏迷、酮症酸中毒、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史者;②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③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④活动性肝炎患者;⑤本人或家族中有遗传性肌肉疾病者;⑥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者;⑦对他汀类和贝特类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者。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1天1次,每天晚上服用;治疗组予血脂康0.6g,1天2次,早晚饭后服用,在此基础上给予非诺贝特胶囊(Ⅱ)200mg,1天1次,每天早晨与餐同服。两组调脂治疗同时均予常规降血糖治疗,并维持原来的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疗程均为8周。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和血糖水平,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等指标。记录不良反应,监测两组谷丙转氨酶(ALT)和肌酸激酶(CK)。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各项参数的数值以(±s) 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依据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7],显效:血脂达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20%,或LDL-C下降≥40%,或HDL-C上升≥0.26mmol/L;有效:TC下降10%~20%,或LDL-C下降20%~40%,或HDL-C升高(0.104~0.25)mmol/L;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血糖达标率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糖尿病患者综合控制目标[6]:FPG为 4.4~7.0mmol/L,2hPG<10mmol/L,HbA1c<7%。

3.2 结 果 治疗8周后,对照组40例中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治疗组40例中显效2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两组降脂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血糖达标38例(95.0%),对照组为25例(62.5%),两组血糖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两组治疗8周后血脂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0.01),其中治疗组TC、TG和LD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平均降幅分别达到30.24%、53.44%和38.97%,而HDL-C上升达0.33mmol/L;对照组 TC、TG、LDL-C分别降低 29.38%、17.04%、47.12%,而HDL-C较治疗前上升0.20mmol/L。组间比较,治疗组TG降幅和HDL-C增幅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LDL-C降幅大于治疗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mmol/L,±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mmol/L,±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例数40治疗组4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C 6.40±0.89 4.52±0.91* 6.35±0.74 4.43±0.63* TG 3.17±0.74 2.63±0.67* 3.20±0.87 1.49±0.56*△LDL-C 3.82±0.65 2.02±0.74* 3.85±0.59 2.35±0.65*△HDL-C 1.02±0.14 1.20±0.19* 1.01±0.12 1.34±0.23*△

3.4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比较 治疗组治疗8周后血糖水平均有较大改善,其中FPG和2hPG较治疗前分别降低 0.73mmol/L和 1.04mmol/L,HbA1c降低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PG、2hPG和HbA1c较治疗前略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8周后,FPG、2hPG和HbA1c较对照组分别降低0.95mmol/ L、1.36mmol/L和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

3.5 不良反应 所有受试者在试验期间用药依从性良好,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其肝功能和肾功能异常率与用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个别患者出现疲劳、恶心和便秘等情况,大多发生在用药1周内,随着用药时间延长,症状均可缓解,不影响治疗的进程。

4 讨论

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终点事件,其有效性得到了大量循证医学的证实,但同时他汀类药物广泛和大剂量的应用也增加了人们对其安全性的担忧。除常见的肝功能损害和肌病以外,他汀类药物引起的新发糖尿病风险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Meta分析[8-9]发现,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较常规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增加了12%的新发糖尿病风险,这使得临床医生需要考虑一个重要问题:在调脂达标的同时如何控制好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新发糖尿病风险。

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主要特点是HDL-C水平下降而TG水平升高,同时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小而致密的LDL-C颗粒增多,而高TG水平使得胰岛β细胞内氧化增强从而抑制葡萄糖的氧化代谢,引起葡萄糖刺激胰岛素的分泌障碍,促使胰岛素抵抗,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10]。

非诺贝特为第二代苯氧芳酸类药物,可以显著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水平,降低LDL-C,并升高HDL-C的水平,具有全面平稳的调脂作用,应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治疗疗效肯定。而血脂康由新一代纯天然红曲提炼精制而成,其主要成分为洛伐他汀,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清TG和升高HDL-C的作用,同时含有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成分,可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11],且安全性好。两者联用可充分发挥药物的互补协同作用,有利于调节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并改善血糖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均有明显降脂疗效,对照组降LDL-C、提高HDL-C优于治疗组。瑞舒伐他汀是一种新型强效调脂药,具有比现有他汀类药物更强的调脂效果。血糖控制方面,治疗组血糖达标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FPG和2hPG、HbA1c水平均有降低(P<0.05~0.01)。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血糖控制最有效、最可靠的指标,其每下降1%,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可减少20%[12]。而对照组FPG、2hPG和HbA1c较治疗前略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血脂康联合非诺贝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可以有效降低TG并升高HDL-C的水平,同时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且安全性好。

[1]ACCORD Study Group,Ginsberg HN,Elam MB,et al.Effects of combination lipid therapy in type 2 diabetesmellitus[J].N Engl JMed,2010,362(17):1563-1574.

[2]张会霞.非诺贝特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短期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4):1102-1103.

[3]张国学.非诺贝特治疗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脂173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10,45(23):36.

[4]占美,吴斌,柳汝明,等.血脂康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脂症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房,2010,21(l2):1106-1109.

[5]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0.

[6]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心血管系统药物研究指导原则[S].1993:49-51.

[8]Waters DD,Ho JE,Boekholdt SM,etal.Cardiovascular event reduction versus new-onset diabetes during atorvastatin therapy:effect of baseline risk factors for diabetes[J].JAm Coll Cardiol,2013,61(2):148-152.

[9]Mcevoy JW.Statin therapy dose and risk of new-onset diabetes[J].JAMA,2011,306(12):1325-1326.

[10]王薇,刘静,孙佳艺,等.甘油三酯水平与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516-519.

[11]江洪.不同剂量血脂康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4):393-394.

[12]赵小军.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水平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l4,11(11):1492-1495.

(收稿:2014-10-12 修回:2015-01-17)

浙江省海宁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海宁 314400)

猜你喜欢

血脂康贝特类药物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从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看血脂康的临床应用
血脂康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On the Effects of English Subject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辛伐他汀与血脂康一样吗
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冠心病的临床价值评估
最美妙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