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的实践探索
2015-05-22蔡明忠
蔡明忠
摘要:本文侧重探讨研究性学习成果课程化的作用、方式和应关注的问题,让师生的生活与经验进入教学过程,使学生在真实开放的情境中高效理解和掌握地理学科基础知识。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成果;课堂教学资源;实践探索
地理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密切联系的基础学科,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对积累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加以选择、改编和利用,从而赋予日常生活以课程的意义,让现实生活素材补充、丰富、具体化现有的教材内容,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学科知识体系。
一、研究性学习成果课程化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成果是学生亲身体验的结晶,将其作为一种学习资源,不仅可以构建开放的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观点,感受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构建开放教学内容
新的课程观强调“课堂教学素材不再局限于课本,还包括来源于发展中的地理学科、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学生自身经验与地理学习活动本身[1]。”要想做到课堂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亲身体验过的研究性学习成果作为学习素材,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内容。如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中的“现实中的人类社会,已经出现了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老龄化等人口问题”时,可利用“东山县老年生活调查”作为教学素材。通过展示学生收集到的老年人生活中存在的就医难、出行难、赡养难等问题,以及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老人们的期盼等信息,让学生借助本县老年人的生活实景,了解当前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2.帮助理解教材观点
学习内容若能与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相关联,能被学生的经验所覆盖,就能使抽象的教材观点融入学生的经验之中并被其理解。地理学科中的许多概念、原理都是从具体的生产与生活情境中提炼出来的,教学中可利用研究性学习成果创设学习情境,让研究性学习成果成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依托自己的活动体验领悟和感知文本知识,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建构。如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中“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说明市场和科技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提供“东山县蔬菜产供销现状调查”。通过展示该调查内容,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市场、科技等因素如何影响农作物的播种种类和播种面积。
3.化虚为实贴近实际
如果教学案例可触及、能看到,则会产生亲切感,获得真实感受,从而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并借助自己的体验进入教材文本世界。“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指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将研究性学习成果作为学习资源,可以使学生感知教材内容不是虚构的,并非遥不可及,而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学生对真实的东西会感兴趣,并产生学习的欲望。如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海洋地理》中“海洋环境问题”时,可展示“东山县海洋环境污染调查”,通过展示学生收集到的各种污染现象的图片、影像及访谈等材料,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海洋污染的严重性。
二、研究性学习成果课程化的方式
研究性学习成果转化为课堂学习资源的方式多样,可以采用替代教材案例,充实学习内容,创设学习情境等。
1.以研究性学习报告替代教材案例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教材设置了大量学习案例,但有些案例远离学生生活背景,与学生生活体验有一定距离,无法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难以引发其对地理问题的思考。因此,需要教师在不改变教材编排意图的前提下,利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替代教材案例。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设计的“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问题研究。其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因地制宜观,懂得引进物种时,必须考虑引入地与原产地的环境是否具有相对一致性。我县是南方的一个小县,没有引种过欧洲草坪。为此,可提供能承载相同教学目标的“东山县外来入侵物种调查1”报告,替代教材设置的问题研究案例。“东山县外来入侵物种调查1”部分结果显示我县曾在20世纪80年代末大量引种澳大利亚桉树,但发现种植桉树的地方,其它植物基本灭绝。究其原因是因为桉树不仅生长快,而且需水量大、吸水能力强。有的生态学家甚至将澳大利亚桉树比喻为抽水机。随着桉树的生长,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导致本地原生植物因缺水和光照不足而枯死。该研究性学习结论之一是本县不宜大量引种澳大利亚桉树。
2.以研究性学习成果丰富学习内容
教材不仅受到编写者预设教学思路的限制,而且受到选材时间和教材篇幅等多种因素制约,导致有的内容表述过于单调或过于浓缩。往往一些重要的原理或观点仅用一个句子进行说明,或用一幅图予以承载。这样易导致学生无法借助丰富的体验,去感知知识的产生与构建过程。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中的“直面环境问题”,教材只叙述:“在城市地区,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集中,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而在广大乡村地区,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人的认识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逐步认识事物客观规律的过程。只有经历必要的感性阶段,积累相应的直接经验,才能进行有效的思考,促进知识的有效建构和思维的发展。面对教材这种结论式的简述方式,学生只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学时应适当补充形成观点或原理的背景性材料,丰富学习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可补充“东山县环境调查”,通过丰富的图片展示,让学生感受东山县环境问题不仅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破坏方面,而且城乡水污染、垃圾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也十分突出。
3.以研究性学习实例引发思考
研究性学习倡导学生大胆地、奇妙地、天真地对现实生活进行研究,这样可能会因受到生活中的一些非本质因素的干扰,研究性学习成果所体现的观点或结论也可能会与教材观点产生冲突。教师可利用这些冲突,通过对话、提问、比照、分享等交流环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交通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中,教材观点如下:“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教材观点表明新的交通站点和干线两侧会迅速发展成为繁华区域。但在开展“漳州铁路发展史调查”时,学生查阅到20世纪60年代,漳州市在市区北郊建有一个火车站即漳州北站,但该火车站及沿线两侧至今仍然是漳州较落后的郊区。这一事实与教材观点不相符合。为让学生准确理解交通方式和布局对聚落形态影响的复杂性,可提供该研究性学习报告,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为什么漳州最早建成的火车站附近无法迅速发展成繁华区域?”学生在分析漳州市区最早的火车站所处位置后发现,该站距鹰厦线干线15千米,进出该站都要通过同一条支线,耗时多,效率低。为解决漳州市的客货运输问题,漳州市还在距市区15千米的鹰厦线干线上修建了另一个站点即郭坑站。所以火车很少进出漳州北站,从而影响到该区域的辐射功能,导致该区域发展缓慢。
三、研究性学习成果课程化应关注的问题
选择研究性学习成果作为学习资源应选择能承载教学目标、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学科逻辑的素材。使用时要克服只对材料进行零散展示,而缺乏必要知识联结的现象发生。
1.关注材料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当学生面对现实生活材料时,往往习惯于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如果选择的研究性学习材料不当,学生就容易纠缠于生活经验的思考,而影响到地理教学目标的达成。拓展学习空间,联系学生生活,必须首先立足于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成为链接课内外、沟通校内外的桥梁。因此,研究性学习成果不能随意直接进入课堂,应根据课标要求去选择和改造。如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设计的“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问题研究时,可引入“东山县自行车污染调查”。同样是问题研究,但“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号召全民支持和推广使用自行车,而“东山县自行车污染调查”却以一位社会学家曾说过的“现代社会,不是汽车在污染,也不是工厂在污染,而是自行车在污染!”这一句话为引语,调查重点放在不文明骑车问题上。因而该研究报告有相当一部分是介绍不文明的骑车现象造成的社会问题。为满足符合教材的教学目标,可对“东山县自行车污染调查”进行改造:产生不文明骑车原因有哪些?若大家都文明骑车,会给生活带来哪些益处?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形成要支持和推广使用自行车的共识,达到倡导短程出行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教育目标。
2.关注材料的科学逻辑性
开发课堂教学资源,既要联系学生的个体学习体验,又不能忽视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不能只追求材料的多样,形式的花哨而忽视所选材料的学科逻辑。应用研究性学习成果,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地理视角去认识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学会应用地理思维对现实问题进行抽象,而不能只把课堂教学停留在一个个孤立的地理现象层面,致使材料与学习目标不相吻合、相互游离。如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三章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中“生物入侵”时,可展示“东山外来入侵物种调查2”。针对调查报告主要采用罗列大量的“福寿螺”、“实蝇”、“水浮莲即凤眼莲”、“飞机草”等实物图片的实际,在展示结束后指导学生对其内容进行整理、归类,帮助学生理解和形成如下观念:“一些生物一旦被自然或人为地引入新的地区,脱离了原来的生境,就有可能无节制地繁衍,给新栖息地带来严重的生态、经济损失。”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研究性学习成果辅助教学,不仅可以使教材内容化虚为实、变抽象为具体,增强教学直观性,也能使学生在真实开放的情境中更高效地理解和掌握地理学科知识。▲
参考文献:
[1] 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69.
[2] 朱慕菊.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