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行为反思与优化
2015-05-22徐宝芳
课堂教学行为形成于特定的课堂教学中,是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课堂活动方式。课堂的得失,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课堂教学中的每个教学行为。名师精彩的教学行为构成了经典的教学,名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精心设计是其智慧与灵感的呈现。 优化课堂教学行为,即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和精确化,是实施有效课堂的保证。课堂教学行为虽小,却能折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能闪耀出生命智慧的光环。“一滴水可映射出太阳的光辉”,教师应重视并关注课堂教学行为细节,才能使课堂魅力无穷。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创设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失败的教学行为给人以启迪,成功的教学行为给人以借鉴。
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课程改革的最后措施都要落实到课堂,即如何优化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行为要从教学反思开始,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策略、教学评价都是教师应反思的内容。现实中的课堂确实存在着教学目标重知识、轻方法、贫思想,教学过程代替学习过程,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等诸多问题,作为教师应积极思考如何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应勤于梳理自己的教学经验,让经验变为智慧,做对自己和学生有益的事。
建立在课堂教学行为反思之上的教学行为优化,首先应在课堂教学行为中突出学科思想与方法,因为学科思想与方法对学生终身受用。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没有一种数学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以后,相应地发展成一种形式化的技巧,结果使得火热的思考变成了冰冷的美丽。” 因此,当一名好老师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揭示知识背后的思想与方法,要用自己工作中所积累的研究思想与方法向学生揭示那些“火热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和领会那些“火热的思考”。那些“火热的思考”的积累,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是学习方法的核心,也是他们未来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现在的课堂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很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恰恰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学生的能力培养不仅在于内因或外因,而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提问,还要注意引问,即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长期坚持引问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为此,课堂教学中应运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助学、以学促教”的教学策略。
古人云:“名师出高徒”,师者的水平直接决定学生所能达到的高度,师个诸葛亮,学个诸葛亮;师个臭皮匠,学个臭皮匠;师个老巫婆,学个跳大神。师优者优,师庸者庸。为不误人子弟,都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好老师。当一名好老师应上好课,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应具有“十年磨一课,保留代表作”的精品意识,应重视课堂教学细节,精在点点滴滴。一年伊始,老师们总是想干点新事,其实最有价值的不一定是什么新东西,而是过去已经开始并值得保留下去的旧东西。这个时代变化太快,能用时间积累出来的价值越来越醒目,因此,能够积累自己平时教学的点点滴滴就显得十分重要,要坚信好课是研磨出来的!
总之,教学观察是优化教学行为的前提,有效地观察课堂教学细节,才能为教学反思提供条件;教学反思是优化教学行为的途径,只有科学的教学反思,才能准确把握自身教学行为的优缺点,进行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设计是优化教学行为的抓手,教师只有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才能为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提供保障。
徐宝芳,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科研党总支书记、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审查专家等。先后获内蒙古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共计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讲的“地理教学论”课程获内蒙古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荣誉称号;策划并主持“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二学位教材建设出版工作”,组织出版教材26部;主编《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研究》等教材;出版《人才地理学研究》、《地理教育实践与理论》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先后荣获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两项;主持和参加自治区级、国家级科研课题10余项; 2007年被评为全国首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